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842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合理防护措施因素;S2、新增加强防护措施因素;S3、选取大堤敏感系数较大的n个主要加强防护措施因素;S4、确定试验控制指标;S5、极差分析,由S4得到的试验控制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剔除对试验控制指标影响最小的防护措施因素,保留其余防护措施因素;S6、建立工程造价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佳防护措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最有利于控制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设计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临近基坑建(构)筑物的主要防护设计措施有加强围护结构刚度、设置隔离桩等,但是目前几种防护措施的组合效果没有标准,无法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在设计中没有考虑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设计合理防护措施因素

3、确定对建/构筑物进行防护的防护措施,并用理正设计软件设计出对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有影响的合理防护措施因素;

4、s2、新增加强防护措施因素;

5、在s1设计的合理防护措施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防护措施进行加强,并相应新增加强防护措施因素;

6、s3、选取大堤敏感系数较大的n个主要加强防护措施因素

7、计算出每种加强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平均大堤敏感系数,最后选取大堤敏感系数较大的n个主要加强防护措施因素

8、s4、确定试验控制指标

9、针对s3中的主要加强防护措施因素,选取代表其高、中、低的不同数值,进行正交试验,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大堤沉降、大堤水平位移以及大堤影响范围,作为试验控制指标;

10、s5、极差分析

11、由s4得到的试验控制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剔除对试验控制指标影响最小的防护措施因素,保留其余防护措施因素;

12、s6、建立工程造价的目标函数

13、将s5中保留的防护措施因素作为变量,建立工程造价的目标函数,运用montecarlo法筛选出满足大堤变形控制标准下的最经济组合,即最佳防护措施。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合理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钢支撑型号、钢支撑间距、钢支撑道数。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强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插入比、钢板桩刚度、钢支撑刚度、隔离墙位置、隔离墙厚度、隔离墙深度。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s3中,计算出每种加强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平均大堤敏感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7、针对每种加强防护措施因素,挑选3个分别代表高、中、低的不同数值,利用数值计算软件求出3个不同的大堤敏感系数,并求出每种加强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平均大堤敏感系数;

18、其中,大堤敏感系数η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9、η=si/s;

20、其中,s为基于s1中合理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建/构筑物的大堤沉降;

21、si为基于s1中合理防护措施因素和s2中加强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建/构筑物的大堤沉降。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s5中,极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23、极差其中,kij为因素号i,水平为j的试验指标之和,

2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评估这些措施的组合效果并引入经济目标函数,求得满足建(构)筑物变形等标准的最经济的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最有利于控制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设计措施。

2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钢支撑型号、钢支撑间距、钢支撑道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插入比、钢板桩刚度、钢支撑刚度、隔离墙位置、隔离墙厚度、隔离墙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计算出每种加强防护措施因素下的平均大堤敏感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极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钢支撑型号、钢支撑间距、钢支撑道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基坑的建/构筑物防护措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防护措施因素包括钢板桩插入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陈培帅姬付全刘朋飞任梦李嘉成孔茜宋相帅曾德星冯鑫温博为邱敏杨林李德杰罗会武张瑞元张子平肖靖陈富翔彭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