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22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包括车架、调节组件和防卡秧组件,且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上端,并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推进杆、支撑板、伸缩杆和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撑台的内侧固定有两组所述电动推进杆,且所述电动推进杆的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支撑板,并且所述车架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固定有测距传感器,所述防卡秧组件位于储秧盒的内侧,且所述防卡秧组件包括转轴、支撑杆、分割刀片和引导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部分秧苗在储秧盒中处于倾斜状态,能够将其扶正,避免不能被插秧结构夹持,从而防止堵住出口导致插秧机卡秧空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秧,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


技术介绍

1、通过采用无人插秧装置能够减轻农民种植负担。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630263.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插秧深度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利用电机带动装置进行转动,并利用扇形齿轮的转动,可以拨动齿板运动,从而实现夹持板的上下运动,完成装置对水稻的插秧过程,使装置的插秧更加稳定。

2、但是上述类似方案,由于土壤硬度不同,不能针对土质与人工的要求对插秧的深度进行调节,不便于装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并且,当部分秧苗在储秧盒中处于倾斜状态,并不能被插秧结构夹持,从而堵住出口导致插秧机卡秧空转。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类似方案,由于土壤硬度不同,不能针对土质与人工的要求对插秧的深度进行调节,不便于装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并且,当部分秧苗在储秧盒中处于倾斜状态,并不能被插秧结构夹持,从而堵住出口导致插秧机卡秧空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包括车架、调节组件和防卡秧组件,所述车架的上端左侧固定有支撑台,且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上端,并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推进杆、支撑板、伸缩杆和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撑台的内侧固定有两组所述电动推进杆,且所述电动推进杆的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支撑板,并且所述车架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测距传感器,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储秧盒,并且所述储秧盒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防卡秧组件位于所述储秧盒的内侧,且所述防卡秧组件包括转轴、支撑杆、分割刀片和引导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转轴,且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组所述分割刀片,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引导环。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纵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贴合。

4、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右端,且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有滚轮。

5、进一步的,所述储秧盒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组隔板,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孔,并且所述储秧盒的左侧固定有若干组出口。

6、进一步的,若干组所述出口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所述分割刀片,且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和伺服电机构成转动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储秧盒的左侧固定有插秧器,且所述储秧盒和插秧器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车架构成升降结构。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可以实现当土壤硬度不同时,能够针对土质硬度对插秧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装置的使用,提高其实用性,并且,当部分秧苗在储秧盒中处于倾斜状态,能够将其扶正,避免不能被插秧结构夹持,从而防止堵住出口导致插秧机卡秧空转,其具体内容如下:

10、当车架进入水中后,伸缩杆自然伸长滚轮与土壤接触,车架在行走过程中土壤变硬,则滚轮陷入的深度变浅,并使测距传感器数值增大当增大至设定值时,则将测量数据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电动推进杆向上移动,从而抬高插秧器的高度,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伺服电机带动转轴和支撑杆转动从而使刀片在出口处上下移动,从而将卡在出口处的秧苗扶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包括车架(1)、调节组件(3)和防卡秧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上端左侧固定有支撑台(2),且所述调节组件(3)位于所述车架(1)的上端,并且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电动推进杆(301)、支撑板(302)、伸缩杆(303)和测距传感器(304),所述支撑台(2)的内侧固定有两组所述电动推进杆(301),且所述电动推进杆(301)的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支撑板(302),并且所述车架(1)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伸缩杆(303),所述伸缩杆(303)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测距传感器(304),且所述支撑板(302)的上端固定有储秧盒(4),并且所述储秧盒(4)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6),所述防卡秧组件(7)位于所述储秧盒(4)的内侧,且所述防卡秧组件(7)包括转轴(701)、支撑杆(702)、分割刀片(703)和引导环(704),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转轴(701),且所述转轴(701)远离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支撑杆(702),所述支撑杆(702)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组所述分割刀片(703),且所述支撑杆(702)远离所述转轴(70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引导环(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纵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板(302)的下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03)位于所述车架(1)的右端,且所述伸缩杆(303)的下端固定有滚轮(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秧盒(4)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组隔板(41),且所述隔板(41)靠近所述支撑杆(70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孔(42),并且所述储秧盒(4)的左侧固定有若干组出口(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出口(43)的内侧设置有两组所述分割刀片(703),且所述支撑杆(702)通过所述转轴(701)和伺服电机(6)构成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秧盒(4)的左侧固定有插秧器(5),且所述储秧盒(4)和插秧器(5)通过所述调节组件(3)与车架(1)构成升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机,包括车架(1)、调节组件(3)和防卡秧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上端左侧固定有支撑台(2),且所述调节组件(3)位于所述车架(1)的上端,并且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电动推进杆(301)、支撑板(302)、伸缩杆(303)和测距传感器(304),所述支撑台(2)的内侧固定有两组所述电动推进杆(301),且所述电动推进杆(301)的上端卡合连接有所述支撑板(302),并且所述车架(1)的下端面固定有所述伸缩杆(303),所述伸缩杆(303)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测距传感器(304),且所述支撑板(302)的上端固定有储秧盒(4),并且所述储秧盒(4)的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6),所述防卡秧组件(7)位于所述储秧盒(4)的内侧,且所述防卡秧组件(7)包括转轴(701)、支撑杆(702)、分割刀片(703)和引导环(704),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转轴(701),且所述转轴(701)远离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支撑杆(702),所述支撑杆(702)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组所述分割刀片(703),且所述支撑杆(702)远离所述转轴(70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引导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农机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