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662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二控制芯片、变压器以及雾化装置,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MOS管的栅极和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与第三MOS管连接,第二MOS管与第四MOS管连接,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之间,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变压器的二级侧与雾化装置连接,能够采用直流电对雾化器进行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1、雾化器主要用于将液体进行雾化,相关技术中,采用交流电对雾化器进行供电,通过调整雾化器的输出频率,进而改变雾化的频率,但是在无法提供交流电的情况下,雾化器就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驱动电路,能够采用直流电对雾化器进行供电。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驱动电路的雾化器。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二控制芯片、变压器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二级侧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第一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当第二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通过改变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的时间,改变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以及第四mos管的导通情况,进而改变变压器一次侧的电流方向,使得变压器二次侧产生感应电动势,对雾化装置供电。因此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在使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的情况下,也能使雾化器工作。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源芯片、电感以及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设置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串联组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正电源端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正电源端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芯片的反馈端、所述电感以及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接地。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感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三极管和信号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有驱动电路,当第一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当第二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导通。通过改变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的时间,改变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以及第四mos管的导通情况,进而改变变压器一次侧的电流方向,使得变压器二次侧产生感应电动势,对雾化器供电。因此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在使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的情况下,也能使雾化器工作。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二控制芯片、变压器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二级侧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芯片、电感以及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设置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串联组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正电源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正电源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芯片的反馈端、所述电感以及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感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和信号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二控制芯片、变压器以及雾化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二级侧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芯片、电感以及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设置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串联组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阮太元李继岚蔡雄友李婉璐吴曙光李飞亚王宇坤陈智键邓至荣谢奇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