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灰尘净化分离技术,具体是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在粮食、食品厂、橡胶、焊接等行业中随处可见其身影,常见的滤筒除尘器有三种:
2、1、直立式滤筒除尘器,常用于单机设备,粉尘易清落沉降至灰斗,效果好。该安装方式也是滤筒中针对粉尘浓度稍高的工况常用的方式;
3、2、倾斜式滤筒除尘器,滤筒上下相叠,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换筒,但清灰时,上层滤筒清落的粉尘沉落于下层滤筒上,难以清除;
4、3、水平式滤筒除尘器适于中小除尘系统非粘性、低浓度、粒粗粉尘除尘用,也适于一些老式袋除尘器的改造用,但下层滤筒上部的粉尘更难清除。
5、无论是哪种形式,其原理大致相同,均是粉尘通过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经管道进入尘室,通过滤筒过滤分离到洁净室经风机作用完成。粉尘则被滤芯阻拦在其表面上,当被阻拦的粉尘不断沉积掉落,净化后的空气由风道、经风机排出。
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滤筒经常会发生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则需要借助压差感应器监测具体的压差值,在压差值达到预设值后,利用控制系统产生脉冲气流反向吹扫,使堵塞的灰尘向外排出。
7、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一系列的感应元器件在扬尘、高温、潮湿等环境下,尤其对于电路控制模块集成度高的大型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故障排查时需要一一校对,十分麻烦。
8、而且脉冲气流作用的过程中,由于脉冲气流的流向与风机的引风风向相反,故风机需要停运,清扫完成后再重启,对于粉尘浓度较高的工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包括架体;
4、所述架体顶部安装有隔板,在所述隔板的上方安装有箱体,下方安装有灰斗,所述隔板将所述灰斗和所述箱体之间分隔为洁净室和气灰室;
5、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安装有滤罐,所述滤罐上开设有多个滤孔,且在滤罐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滤罐的底部具有开口;
6、所述滤罐的下端伸入至所述气灰室,滤罐的上部处于洁净室中;
7、所述箱体的外部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依次通过第一吸气管和气罐与所述洁净室连接;在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号阀组,所述一号阀组还通过第二吸气管与所述气灰室连接;
8、在所述灰斗的一侧安装有进气口,所述一号阀组在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之间处于常开状态;
9、当所述洁净室和气灰室之间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所述一号阀组动作,以断开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并使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与第二吸气管导通,封闭进气口;且在所述洁净室与气灰室之间的压差消除时,一号阀组反向动作,以重新切换至引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导通,并与第二吸气管断开,打开进气口。
10、如上所述的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所述一号阀组包括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第一阀壳,所述第一阀壳内部的阀芯与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壳外部的阀柄连接;
11、所述阀柄与控制组件相配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气罐下方的缓冲罐、与所述阀柄配合的执行件、以及连接所述执行件与所述缓冲罐的触发机构;
12、所述缓冲罐的一端与所述气罐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有两组相互固定的滑饼,所述滑饼的外周设置有一号密封环,滑饼通过所述一号密封环密封滑动于所述缓冲罐内;
13、所述滑饼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从所述缓冲罐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触发机构,滑饼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饼抵触,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罐的内壁抵触;
14、所述触发机构在所述伸缩杆相对所述缓冲罐伸缩活动至预定行程时带动所述执行件瞬间动作,对一号阀组的连通状态切换。
15、如上所述的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缓冲罐的一端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推拉架的一端套合;
16、所述推拉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两个滚柱,两个所述滚柱上下分布,且其中一个滚柱通过定位柱与所述伸缩杆上的定位孔转动配合;
17、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横移架,所述横移架上边缘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套合,横移架上边缘的另一端设置有销孔,且销孔通过销钉与伸缩杆固定;
18、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导轨板,所述导轨板上形成有矩形的轨道槽,所述导轨板上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上形成有斜槽;
19、所述斜槽中滚动嵌合有嵌辊,所述嵌辊转动设置在升降件的下端,所述升降件的上端设置有凸柱,且在升降件上形成有竖直的竖槽,两个所述滚柱滚动嵌合在所述竖槽中;
20、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箍,所述套箍中滑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部卡合有随动件,所述随动件上设置有水平的横槽,所述凸柱滑动嵌合在所述横槽中;
21、所述横移架上形成有立槽,所述立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滚动嵌合在轨道槽中;
22、所述套筒与控制杆滑动配合,且控制杆贯穿所述套筒;所述卡柱与触发件的一端转动配合,触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还连接所述执行件;
23、所述控制杆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隔挡部,且隔挡部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套筒内设置两段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隔挡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套筒内壁抵触。
24、如上所述的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所述执行件的上端形成有一段水平的让位槽,所述控制杆的下端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执行件固定;
25、所述阀柄的端部设置有切换柱,且切换柱滑动嵌合在所述让位槽中;
26、所述进气口处密封滑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上部通过开闭件与所述执行件的下端固定。
27、如上所述的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常闭的二号阀组,所述二号阀组通过补气管与所述洁净室连通;
28、所述二号阀组与弹动组件配合,且所述弹动组件与所述气灰室导通,所述弹动组件在所述洁净室与气灰室之间的压差消除的过程中,将所述二号阀组打开,以使所述洁净室通过所述补气管及所述二号阀组与环境大气导通;
29、所述二号阀组和所述执行件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在所述执行件带动所述阀柄反向转动,使引风机的进气端从与第二吸气管导通,切换至与第一吸气管重新导通的过程中,将所述二号阀组关闭,以使所述洁净室与环境大气隔绝。
30、如上所述的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所述二号阀组包括安装在所述补气管端部的第二阀壳,所述第二阀壳内部密封转动设置有阀球,阀球中央开设阀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包括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阀组包括连接引风机的进气端与第一吸气管的第一阀壳,第一阀壳内部的阀芯与转动设置在第一阀壳外部的阀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伸缩杆伸出缓冲罐的一端上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一端与推拉架的一端套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的上端形成有一段水平的让位槽,所述控制杆的下端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执行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常闭的二号阀组,所述二号阀组通过补气管与所述洁净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阀组包括安装在所述补气管端部的第二阀壳,所述第二阀壳内部密封转动设置有阀球,阀球中央开设阀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棘轮一面上的拨柱,所述拨柱设置在棘轮的偏心处,且所述拨柱始终处于靠近执行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底部安装有闸板阀。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对粉尘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包括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阀组包括连接引风机的进气端与第一吸气管的第一阀壳,第一阀壳内部的阀芯与转动设置在第一阀壳外部的阀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伸缩杆伸出缓冲罐的一端上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一端与推拉架的一端套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的上端形成有一段水平的让位槽,所述控制杆的下端通过驱动杆与所述执行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立滤筒式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常闭的二号阀组,所述二号阀组通过补气管与所述洁净室连通;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洁,廖彦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