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却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冷却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3814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58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系统。本申请提供的冷却组件,应用于电池,其包括:第一冷却板以及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内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与所述第一冷却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板内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与所述电池的最小厚度d之间的比值的范围0.01≤s/d≤0.1。当所述冷却组件应用于电池,所述电池发生体积膨胀时,挤压所述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发生变形,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变小,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变形面与所述电池膨胀后的表面依然贴合,所述冷却组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随着热量的累积,会影响电池的性能。目前通过液冷板对电池进行降温,将液冷板设置在多个电池之间,并与电池表面贴合,通过向液冷板中输入冷却液,随着冷却液的流动带走热量,并将升温后的冷却液排出冷却板。随着电池的充放电倍率的提升以及电池容量的增加,电池的发热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将液冷板与电池的最大表面进行贴合以提高散热效率。但是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体积膨胀,电池中间变形量大于电池边缘的变形量,导致电池表面不平整,所述电池与液冷板的贴合变差,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组件,应用于电池,能够与电池较好的贴合,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2、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组件,应用于电池,其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内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层叠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板内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的范围为:1mm≤s≤30mm。

3、本申请所述冷却组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在1mm至30mm之间时,当所述冷却组件应用于电池,所述电池发生体积膨胀时,挤压所述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发生变形,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变小,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变形面与所述电池膨胀后的表面依然贴合,所述冷却组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变小,缓冲了所述电池的体积膨胀,避免因限制电池体积膨胀而造成电池析锂,影响电池性能。当所述冷却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间隔设置,当某一颗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避免热量通过冷却组件快速传递给其他正常电池,避免诱发其他正常电池发生热失控,提高了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当所述冷却组件应用到储能装置时,也不会影响所述储能装置的体积能量密度。

4、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

5、当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时,所述电池发生膨胀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缓冲了所述电池的体积膨胀,避免因限制电池体积膨胀而造成电池析锂,影响电池性能;并且所述弹性件始终抵持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使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与所述电池表面贴合,保证散热效果;当所述电池恢复膨胀前的状态,所述弹性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第一冷却板及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始终与所述电池表面贴合,以保证散热效果。

6、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围合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包括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围合成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相对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板体向远离第三板体的方向凹陷,部分所述第三板体向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

7、通过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板体向远离第三板体的方向凹陷,部分所述第三板体向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能够使所述弹性件不需要借助其他连接件就能够稳定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结构简单,节省弹性件的固定成本。

8、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气凝胶、硅胶、弹簧或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9、通过设置所述弹性件为气凝胶、硅胶、弹簧或橡胶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保证对所述弹性件施加力时,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当施加的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回复,恢复至初始状态。

10、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导热系数的范围为:0.01w/(m·k)≤λ≤0.08w/(m·k)。

11、当所述弹性件的导热系数λ在0.01w/(m·k)至0.08w/(m·k)之间时,所述弹性件既不会影响所述冷却组件的散热效果,也不会影响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12、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端。

13、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当所述冷却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时,可以对所述电池的底部进行保护,并且可以更好的固定电池。

14、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内具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内具有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5、当设置所述第一底板内具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内具有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冷却组件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所述冷却组件的散热能力,能更好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

16、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

17、通过设置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从而使得所述冷却组件的各个流道间可以互相流通,只需要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就可以完成冷却组件的进出水,从而简化冷却组件的结构,节省成本。

18、其中,所述第一冷却板具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子流道与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一冷却板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一冷却板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冷却板具有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二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三子流道与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与所述第四子流道沿所述第二冷却板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子流道与所述第四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二冷却板的第四方向延伸;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上且连通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围合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包括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围合成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相对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板体向远离第三板体的方向凹陷,部分所述第三板体向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内具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内具有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具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子流道与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一冷却板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流道与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一冷却板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冷却板具有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二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三子流道与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与所述第四子流道沿所述第二冷却板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子流道与所述第四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二冷却板的第四方向延伸;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上且连通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板的同一侧,且连接件的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及所述第三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子流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所述第四子流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

9.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的间隔距离s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最小厚度d的比值的范围为:0.005≤s/d≤0.2。

11.一种用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之间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围合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包括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围合成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相对设置,部分所述第二板体向远离第三板体的方向凹陷,部分所述第三板体向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分别抵持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背离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内具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内具有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板及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