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运科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279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有主机基座,设置于该主机基座内部或上端的花盆,所述花盆内无土栽培有植物花卉,在所述主机基座的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将主机基座内的空气导出到外界的风机,主机基座内设置有水液容器。该种植物型空气净化装置,为天然、无二次污染的绿色空气净化器。在该系统中,安装了强制空气流动的风机,使空气顺畅地流经植物的根、茎和叶各个部分,大大增加了与植物作用的空气量,加快了净化空气的速度。相对于目前价格昂贵、定期更换过滤设备、作用只局限于净化空气的各种空气净化器,该植物空气净化器不仅净化了空气,还能增加空气中氧气和负离子的含量,同时也起到了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美化环境的作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空气净化器,尤其是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科学研究检测和统计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甲醛、 苯、氨、氡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 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表 明,室内空气因家具、地毯、油漆、涂料、清洁剂、电器、电脑和其他材料导 致的挥发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2-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高达 100倍。因此,美国己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人类健康的5大环境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 为人类健康的IO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 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目前中 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平均每天304 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一百多亿美元。由此可见,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 健康的危害。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是普遍采用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市面上的室内空气净化或消毒机器一般使用过滤器+活性碳+HEPA 空气净化器(机械式)、紫外线照射(物理式)、喷洒消毒剂(化学式)等方式 实现净化空气。大部分机械式空气净化器只是滤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物质,而无法去 除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过滤器+活性碳+服PA空气净化器有 过滤、除尘和一定的抑菌作用,使用成本较低而被广泛使用。但活性炭吸附是 简单的物理吸附,对改变化学异味分子结构没有任何作用。而且机械式空气净 化器的主要功能部件,如滤芯、活性炭等,需要经常更换,否则,被吸附在活 性炭表面上的尘埃、细菌因吸附表面饱满了以后无法再吸附,容易随风吹散到室内,形成二次污染。紫外线、臭氧机器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但紫外线、臭氧机器容易致 癌,需要严格控制在非常稀薄的比例,现有的工艺还无法较好的解决这个矛盾, 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人必须离开室内,也就是说无法做到人机一室。大量的喷洒消毒制剂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二次污染。另外其散 发的气味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美国NASA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开始的研究表明,利用天然植物可以有效地 去除室内污染,并建立了 biofiltering system,即生物净化系统。经过研 究试验,表明经过合理利用,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 有机物质、有害气体和微尘等有害物。植物叶子的气孔能释放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同时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一二氧化碳。科学研究表明,植物吸收的 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一氧化碳、甲醛和苯等挥发性有机物质、悬浮粉尘、臭 氧、氮化合物、亚黄酸等各种空气污染物质。同时还发现植物类型不同,对 各种污染物质的吸收能力也不同。被吸收的这些物质通过代谢分解作用转化成 别的可以被植物吸收用于生长的物质。例如,甲醛是一种室内重度污染物质, 但甲醛经过吊兰叶子的气孔被吸收后就转化成了有机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 质。同时,如果让植物的根部充分接触空气,其吸收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数量和 效率要高于叶子;植物根部的微生物代谢分解的有毒物质也要多于叶子。另一 方面,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水由茎脉进入叶子,然后被释放出来。释 放出来的水分通过叶子背面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进入空气中,起到加湿器 的作用。植物呼吸时还能产生的阴离子,净化空气。此外,当水被根部吸收并 进行蒸腾作用时,近根部很快补充进新鲜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以维持土壤中 微生物的生存,但同时进入的不仅仅是氧气,还有其他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 质大部分会经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微生物或植物的营养来源。另有研究表明,浮游粉尘城市污染粉尘的90% 95%。室内空气中的粉尘主 要是吸烟、暖气、烹饪、办公机器以及建筑材料的磨损和热化形成的浮游粉尘。 有实验表明,在室内摆放植物能够减少相当数量的粉尘,在封闭的室内摆放一 些植物,粉尘减少的速度比没有植物时明显快许多。在室内拿出20%的空间摆放 植物比拿出10%的空间摆放植物其粉尘去除量要多出三倍。综上所述,植物能够持续净化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但在自然状态下,室内 空气不流动,与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相比,其净化量少,速度慢,而且不能发挥 植物根部吸收、分解有毒气体和挥发物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自然状态下,室内空气不流动,与 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相比,其净化量少、速度慢,而且不能发挥植物根部吸收、 分解有毒气体和挥发物的作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制空气流经植物的根、茎和 叶的利用植物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型空气净 化器,包括有主机基座,设置于该主机基座内或上端的花盆,花盆与主机基座 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花盆内无土栽培有植物花卉,在所述主机基座的壳体上 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将主机基座内的空气导出到外界的风 机。风机通电启动,空气被吸入花盆内,强化了空气与植物叶的对流,提高了 植物的呼吸效率和光合作用,之后,空气流经花盆内和植物的根部,根部可以 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有害气体和微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最后,经过净化的 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经排风口排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持续循环工作,室内的空 气逐渐得以净化;主机基座中安装的风机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风机, 如轴流式或离心式风机;花盆与主机分离式结构,设计成内嵌式、上下叠放式 等多种形式,可按照实际需要随意更换花盆和植物花卉;由于植物具有光合作 用(产生氧气)和蒸腾作用(产生水蒸汽),因此该空气净化器可同时具有增加 氧气和空气湿度的作用。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基座上、用于遮罩所述植物花卉的透明罩,在所述透明 罩上开设有进风口。当植物的冠部(枝、叶、花等部分)较小时,可用透明罩 遮罩住植物花卉,并在透明罩上开设进风口,这样在透明罩内形成一个小的空 气净化系统,进一步强化了空气与植物花卉的对流,提高了植物的呼吸效率和 光合作用。必要时还可在进风口内装设一个风机导入空气。所述主机基座底部内设有水液容器,所述花盆的底部与该水液容器相通, 所述植物花卉的的根部穿过花盆底部浸于所述水液容器内。采用此结构方便对5所采用的植物花卉进行水培,植物花卉的部分根系浸入置于水液容器中的水液 里,在水液容器中加入营养液,保证了植物花丼生长所需的水和养份。还包括有灯蕊条棒,该灯蕊条棒的一端插入所述花盆内,另一端浸入到所 述水液容器内。灯蕊条棒的下端浸入水液中,上端在花盆中,利用毛细现象的 原理,灯蕊条棒从下端水液容器内吸入的水会到达上端花盆中,利用灯慈条棒 的作用为植物花卉提供了必要的水份。在使用陶粒基-营养液栽培植物花卉时,所述花盆侧壁上布设有多个网孔, 所述花盆内设有陶粒基,底部有营养液。采用陶粒基营养液无土栽培的结构, 使用周边侧壁布有网孔的花盆,而盆底部有一定的深度以便盛储营养液供应植 物花卉生长所需的养分。经植物净化后的空气由花盆周边的网孔流出,最后由 风机排出;当然这里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有主机基座(1),设置于该主机基座(1)内或上端的花盆(3),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3)内无土栽培有植物花卉(4),在所述主机基座(1)的壳体(11)上开设有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处设置有用于将主机基座(1)内的空气导出到外界的风机(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有主机基座(1),设置于该主机基座(1)内或上端的花盆(3),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3)内无土栽培有植物花卉(4),在所述主机基座(1)的壳体(11)上开设有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处设置有用于将主机基座(1)内的空气导出到外界的风机(1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机基 座(1)上、用于遮罩所述植物花卉(4)的透明罩(5),在所述透明罩(5) 上开设有进风口 (5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基座(1) 底部内设有水液容器(2),所述花盆(3)的底部与该水液容器(2)相通, 所述植物花卉(4)的根系(41)穿过花盆(3)底部浸于所述水液容器(2) 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灯蕊条棒(31), 该灯蕊条棒(31)的一端插入所述花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科
申请(专利权)人:刘运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