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避免润滑油在空调换热器内形成油膜的用于制冷压缩机排气侧的油气分离挡板,所述压缩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及与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构成的电动机构部及由支承在转轴下部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气缸、设在气缸内并与转轴连接的转轴偏心部及转轴偏心部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构成的压缩机构部,气缸一端与气体吸入管连接,所述油气分离挡板设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它包括一圆板及若干均布设在圆板边缘一周的叶片,所述叶片的下部以与圆板表面垂直的方式固定在圆板的边缘,中部以上以与其下部形成一锐角为α的方式径向地向外延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压縮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
技术介绍
空调压縮机工作时需要润滑油在压縮机内部起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制冷系 统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往往随压縮机排气通道进入冷凝器甚至蒸发器,因此会在冷凝器或 蒸发器的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由于油膜导热系数小,使得冷凝器或蒸发器的传热效 果降低,同时压縮机内部零部件也会因缺少润滑油的润滑而增加磨耗,进而使压縮机性能 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 的油气分离挡板,它能避免润滑油在空调换热器内形成油膜而影响其换热效果,同时增强 制冷压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一种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 挡板,所述压縮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 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及与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构成的电动机构部及由支承在 转轴下部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气缸、设在气缸内并与转轴连接 的转轴偏心部及转轴偏心部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构成的压縮机构部,气缸一端与气体吸入 管连接,其中所述油气分离挡板设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它包括一圆板及若干均布设在圆板 的边缘一周的叶片。 上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中所述叶片的下部以与圆板表面垂 直的方式固定在圆板的边缘,中部以上以与其下部形成一锐角为a的方式径向地向外延展。 上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中所述圆板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 与电机转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另一种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所述压縮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构成的电动机构部、由与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支承在转轴下部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气缸、设在气缸内并与转轴连接的转轴偏心部及偏心部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构成的压縮机构部,气缸一端与气体吸入管连接,其中所述油气分离挡板设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它包括同轴并上下设置的一小圆板和一圆环板,以及若干均布连接在小圆板的外端面一周与圆环板的表面之间的叶片。上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中所述小圆板的直径小于圆环板的内径;所述叶片的内侧边的上端部与小圆板的外端面连接,它的底边的外端部连接在圆环板的靠近内圆端面的表面上,并使叶片表面与小圆板的圆心到小圆板与叶片的连接点之间3的连线成一锐角为P 。 上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中所述叶片为一横向具有一效曲率 的曲面板。 上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中所述圆环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 用于与电机转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孔。 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的技术解决方案,即在压縮机电机转子 上部铆接点上安装一油气分离挡板,当电机转子高速运转时,该油气分离挡板随转子同步 旋转。对油气分离挡板上叶片进行了独特设计,叶片的高速运转使得油雾粒子与叶片不断 碰撞,增加了油雾的凝集,并在叶片离心力的作用下,抛向壳壁,从而达到压縮机内制冷剂 和润滑油的油气分离。降低空调压縮机排气侧部位的制冷剂蒸汽和润滑油的油雾混合物中 油的浓度,避免润滑油在空调换热器内形成油膜而影响其换热效果,同时增强了制冷压縮 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油气分离挡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压縮机内部润滑油的流向示意图; 图2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后压縮机内部润滑油的流向 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一种油气分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另一种油气分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先请参见图2,空调压縮机包括机壳、电动机构部和压縮机构部,机壳包括上盖 11、壳体12和底壳13 ;电动机构部包括固定在壳体12上的定子21、在定子21内旋转的转 子22及在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23 ;压縮机构部包括支承在转轴23下部的上轴承31和下轴 承33、设在上轴承31和下轴承33之间的气缸32、设在气缸32内并与转轴23连接的转轴 偏心部34及与转轴偏心部34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35 ;气缸32 —端与气体吸入管4连接。 再请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5,固定在转子22的 上端,它包括一圆板51及若干均布设在圆板51的边缘一周的叶片52,其中,圆板51的表面 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转子22铆接在一起的铆接孔510 ;叶片52为一 C字型薄板,其下部以与 圆板51表面垂直的方式固定在圆板51的边缘,中部以上以与其下部形成一锐角为a的方 式径向地向外延展。 上述油气分离挡板可以将叶片52制作成较小的尺寸,以使其在圆板51的边缘一 周布置得密度大一些。 再请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5,它包括一小圆 板51、一圆环板52及若干叶片53,其中,小圆板51的直径小于圆环板52的内径;小圆板51 和圆环板52同轴并上下设置;圆环板52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转子22铆接在一起的 铆接孔520 ;若干叶片53均布连接在小圆板51的外端面一周与圆环板52的表面之间;叶 片53为横向具有一效曲率的曲面矩形薄板,它的内侧边的上端部与小圆板51的外端面连 接,它的底边的外端部连接在圆环板52的靠近内圆端面的表面上,并且叶片53表面与小圆板51的圆心0到小圆板51与叶片53的连接点P之间的连线成一锐角为13 。 在转子22高速运转时,上述两种油气分离挡板的叶片能形成较强的离心力,使油滴被抛向壳体11,聚集落下,从而达到从制冷剂和润滑油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另外上述两种油气分离挡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分离效果好的特点。 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的优点是 1.油气分离挡板随电机转子高速运转时产生离心力,利用该离心力分离冷媒中的 润滑油,随着冷媒流速的加快,分油效果也相应提高。 2.降低了压縮机排气侧部位制冷剂蒸汽和润滑油的油雾混合物中油的浓度,降低 了油循环率,增强了压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实验结果可知,安装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后,压縮机的 冷力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油循环下降明显。 3.提高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压缩机的油气分离挡板,所述压缩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及与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构成的电动机构部及由支承在转轴下部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气缸、设在气缸内并与转轴连接的转轴偏心部及转轴偏心部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构成的压缩机构部,气缸一端与气体吸入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挡板设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它包括一圆板及若干均布设在圆板的边缘一周的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空调压缩机的油气分离挡板,所述压缩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及与转子中心结合的转轴构成的电动机构部及由支承在转轴下部的上轴承和下轴承、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气缸、设在气缸内并与转轴连接的转轴偏心部及转轴偏心部连接的环形滚动活塞构成的压缩机构部,气缸一端与气体吸入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挡板设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它包括一圆板及若干均布设在圆板的边缘一周的叶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下 部以与圆板表面垂直的方式固定在圆板的边缘,中部以上以与其下部形成一锐角为a的 方式径向地向外延展。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 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电机转子铆接在一起的铆接孔。4. 一种用于空调压縮机的油气分离挡板,所述压縮机包括由壳体、与壳体两端密封连 接的上盖和底壳构成的机壳、由固定在机壳上的定子、在定子内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马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