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182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46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涵芯模装置,属于箱涵预制技术领域,该箱涵芯模装置包括芯模、轨道和行走轮;芯模包括桁架、顶板、两个侧板和调节机构;顶板设于桁架的顶部,顶板与顶壁对应设置;两个侧板对应设于桁架相对的两侧,两个侧板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设置;侧板与桁架转动连接;调节机构用于驱动侧板转动,以调节侧板与对应侧壁之间的角度;轨道铺设于底面并沿通腔的开口方向延伸;行走轮设于桁架底部,行走轮沿轨道行走。本技术提供的箱涵芯模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节侧板与箱涵侧壁之间的角度,以方便箱涵芯模脱模,并在箱涵底面铺设轨道,使安装于桁架的行走轮沿轨道行走,以方便箱涵芯模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箱涵预制,尤其涉及一种箱涵芯模装置


技术介绍

1、箱涵,是一种跨越河、道等障碍物的水利工程结构,由铸铁、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在日常生活或城市建设中,箱涵经常被用来建造过街天桥、隧道、下穿河道或道路等,从而保证自然水道和人工建筑物的交通畅通。

2、目前,箱涵大多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预制,箱涵内部通常需要借助预制芯模结构浇筑形成。由于箱涵芯模设于箱涵内部,预制芯模的拆除难度大,预制芯模的脱模时容易损坏箱涵内壁。并且现阶段大多采用吊装的方式运转芯模,芯模尺寸较大,不仅不便于预制芯模运转,而且吊装过程中易对预制芯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预制芯模周转效率低、施工效率缓慢。

3、因此,设计一种方便脱模、便于运转的箱涵芯模装置对箱涵预制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涵芯模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节侧板与箱涵侧壁之间的角度,以方便箱涵芯模脱模,并在箱涵底面铺设轨道,使安装于桁架的行走轮沿轨道行走,以方便箱涵芯模运转。

2、本技术提供一种箱涵芯模装置,用于预制箱涵;箱涵内部设有通腔;箱涵包括顶壁、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顶壁与底面相对设置,顶壁、底面和两个侧壁共同限定形成通腔;箱涵芯模装置包括:

3、芯模,其包括:

4、桁架;

5、顶板,其设于桁架的顶部,顶板与顶壁对应设置;

6、两个侧板,其对应设于桁架相对的两侧,两个侧板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设置;侧板与桁架转动连接;

7、调节机构,用于驱动侧板转动,以调节侧板与对应侧壁之间的角度;

8、轨道,其铺设于底面并沿通腔的开口方向延伸;

9、行走轮,其设于桁架底部,行走轮沿轨道行走。

10、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驱动侧板转动,以使侧板朝远离箱涵侧壁的方向转动,从而减小侧板与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芯模脱模;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箱涵底面铺设轨道,使行走轮沿轨道行走,以方便芯模脱离箱涵内部以及芯模的运转。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桁架还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远离桁架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卷扬机收卷钢丝绳,以使桁架脱离通腔。

1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钢丝绳,利用卷扬机收卷钢丝绳,以对桁架施加拉力,从而使行走轮沿轨道朝脱离通腔的方向移动。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桁架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设于桁架的左右两侧并与两个侧板对应设置;支撑件用于支撑侧板竖直设置。

1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对侧板竖直设置时进行支撑,以增加侧板竖直设置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箱涵侧壁的浇筑质量。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顶升机构,顶升机构设于桁架底部,用于抬升桁架。

16、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升机构,利用顶升机构抬升桁架,以使顶板靠近外模的顶面设置并形成浇筑空间,从而形成箱涵顶壁;并且还可以增大箱涵芯模与箱涵底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箱涵预制时,箱涵芯模对箱涵底面的损坏。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两个顶升机构对应设于桁架与通腔开口方向相垂直的两侧;顶升机构抬升桁架时,行走轮脱离轨道并位于轨道上方。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为顶丝,顶升机构为千斤顶。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芯模还包括两个角板,两个角板对应设于顶板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角板与两个侧板一一对应设置,角板对应设置于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角板设于侧板的上端。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角板与对应的侧板一体成型。

2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角板与侧板一体成型,一方面可以方便设置角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机构驱动侧板转动而带动角板转动,从而方便角板脱离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

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桁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沿水平方向设置,纵梁沿竖直方向设置,横梁与纵梁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调节机构连接于纵梁。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桁架还包括加强梁,加强梁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加强梁的一端连接于横梁,加强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横梁或纵梁。

2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梁,以增加桁架的整体强度。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箱涵芯模装置能够实现芯模的快速脱模,并且还可以便于芯模运转,提高芯模周转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涵芯模装置,用于预制箱涵;所述箱涵内部设有通腔;所述箱涵包括顶壁、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顶壁、所述底面和两个所述侧壁共同限定形成所述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芯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还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桁架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收卷所述钢丝绳,以使所述桁架脱离所述通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桁架的左右两侧并与两个所述侧板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侧板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桁架底部,用于抬升所述桁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机构对应设于所述桁架与所述通腔开口方向相垂直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抬升所述桁架时,所述行走轮脱离所述轨道并位于所述轨道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顶丝,所述顶升机构为千斤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还包括两个角板,两个所述角板对应设于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角板与两个所述侧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角板对应设置于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的连接处,所述角板设于所述侧板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纵梁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纵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加强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或所述纵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涵芯模装置,用于预制箱涵;所述箱涵内部设有通腔;所述箱涵包括顶壁、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所述顶壁、所述底面和两个所述侧壁共同限定形成所述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芯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还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桁架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收卷所述钢丝绳,以使所述桁架脱离所述通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桁架的左右两侧并与两个所述侧板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侧板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桁架底部,用于抬升所述桁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涵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顶升机构对应设于所述桁架与所述通腔开口方向相垂直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抬升所述桁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大伟董立业赫亚锋尚乾坤牛印升吕护生李德洲佟洪磊张浩男郭灿沙良涛张海锋侯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