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护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防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077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5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板,包括上防护层、检测组件、下防护层,检测组件位于上防护层和下防护层之间;检测组件包括抗冲层、缓冲层和检测电路层,抗冲层、缓冲层和检测电路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检测电路层包括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若干检测导线,当防护板受到外力冲击且冲击能量从抗冲层传递至缓冲层时,高静压强度的缓冲层增大了抗冲层在受冲击处的应变程度,使得冲击形成的冲击坑可冲断检测电路中若干检测导线,在若干检测导线被冲断后,检测电路能输出分级预警信号。本申请利用外力冲击动能对检测电路层中导线的剪切作用,来实现通过导线通断的情况反映防护板是否受到冲击损伤的目的,且在若干导线被冲断后,检测电路可输出分级预警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板


技术介绍

1、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中最为核心的动力供给部件,决定了整车的续航里程、成本、使用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指标。目前,现有电池包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装配到整车上,其中电池包中的电气、热管理、电池管理系统等集成固定到电池包内部,电池包的防护板既起到对电池包内部零部件支撑和承载的作用,又起到对电池包的安全防护作用,然而处于车底部的电池包防护板容易受到异物的磕碰、剐蹭和挤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对电池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驾驶员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底护板损伤存在很强的隐蔽性,如若不能及时检测发现并有效控制的话,很可能导致电池包发生起火或爆炸的严重事故。

2、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能够随时监测防护板情况的传感设备,以及时发现电池包底部异常损害的情况,以此来降低和避免进一步的危害。现有相关使用力学传感器或通过位移等方案监测防护板损伤情况,但普遍都存在检测成本高昂、检测可靠性不高、检测响应范围有限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对损伤预警产生误报或错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力学传感器监测防护板损伤情况,存在检测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护板,包括上防护层、检测组件以及下防护层,检测组件位于上防护层和下防护层之间且三者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检测组件包括抗冲层、缓冲层和检测电路层,抗冲层、缓冲层和检测电路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检测电路层包括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导线,检测导线分布在防护板的两层之间,当防护板受到外力冲击且冲击能量从抗冲层传递至缓冲层时,高静压强度的缓冲层增大了抗冲层在受冲击处的应变程度,使得冲击形成的冲击坑可冲断检测电路中若干检测导线,在若干检测导线被冲断后,检测电路能输出分级预警信号。

4、可选地,下防护层、抗冲层、缓冲层以及上防护层沿第一方向设置,下防护层为冲击直接接触的层;下防护层与抗冲层之间设置检测电路层,和/或抗冲层与缓冲层之间设置检测电路层,和/或缓冲层与上防护层之间设置检测电路层。

5、可选地,缓冲层呈蜂窝结构,缓冲层上沿第一方向上的通孔为缓冲空间,缓冲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缓冲瓦楞板上形成若干瓦楞槽,若干瓦楞槽沿第三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缓冲瓦楞板以两者之间的中心面呈对称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缓冲瓦楞板中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瓦楞槽形成缓冲空间。

6、可选地,缓冲层为瓦楞结构,缓冲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缓冲瓦楞板上形成若干瓦楞槽,若干瓦楞槽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缓冲瓦楞板以两者之间的中心面呈对称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缓冲瓦楞板中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瓦楞槽形成缓冲空间。

7、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缓冲瓦楞板之间设置加强平板,加强平板的材质为金属箔材或者为pp玻纤。

8、可选地,缓冲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的材料为发泡聚氨酯、非牛顿流体或树脂胶水。

9、可选地,缓冲层的材质为铝、不锈钢或聚丙烯中的一种;缓冲层的壁厚范围为0.02mm~0.50mm。

10、可选地,缓冲层的静压强度范围为1mpa~50mpa。

11、可选地,检测导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金属丝;或者检测导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非金属导电丝线;或者,检测导线仅为金属丝或非金属导电丝线,通过防护板复合过程中的热熔胶膜绝缘检测导线。

12、可选地,检测导线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检测导线的间距在3mm~50mm之间。

13、可选地,检测电路层为一个,检测电路层中的检测导线排布防护板内的整个板面;或者,检测电路层为两个以上,各检测电路层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在防护板的两层之间,或者,各检测电路层分布在防护板的两层之间的不同区域上。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当防护板的板面发生冲击损伤时,防护板板面最外层(下防护层)最先受到冲击作用而发生凹陷变形,然后冲击能依次传递至检测电路层以及抗冲层,由于缓冲层搭配抗冲层能够实现将冲击能量更加聚焦在一定的冲击范围内,因此冲击所产生的凹陷量在冲击范围内相比范围外更加显著,凹陷量的差异也更大,使得外力冲击产生的冲击坑深度落差也更大,这也更利于检测电路层检测防护板的损伤情况,提高了防护板冲击损伤的检测可靠性;另外,利用外力冲击动能对检测电路层中导线的剪切作用,来实现通过导线通断的情况反映防护板是否受到冲击损伤的目的,且在若干导线被冲断后,检测电路可输出分级预警信号,方案简易可行,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护层、检测组件以及下防护层,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上防护层和所述下防护层之间且三者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层、所述抗冲层、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上防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下防护层为冲击直接接触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呈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通孔为缓冲空间,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瓦楞结构,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瓦楞板之间设置加强平板,所述加强平板的材质为金属箔材或者为PP玻纤。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材料为发泡聚氨酯、非牛顿流体或树脂胶水。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铝、不锈钢或聚丙烯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缓冲层的壁厚范围为0.02mm~0.50mm;和/或,所述缓冲层的静压强度范围为1MPa~50MPa。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导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金属丝;或者所述检测导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非金属导电丝线;或者,所述检测导线仅为金属丝或非金属导电丝线,通过所述防护板复合过程中的热熔胶膜绝缘所述检测导线。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导线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检测导线的间距在3mm~50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层为一个,所述检测电路层中的检测导线排布所述防护板内的整个板面;或者,所述检测电路层为两个以上,各所述检测电路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防护板的两层之间,或者,各所述检测电路层分布在所述防护板的两层之间的不同区域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护层、检测组件以及下防护层,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上防护层和所述下防护层之间且三者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层、所述抗冲层、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上防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下防护层为冲击直接接触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呈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通孔为缓冲空间,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瓦楞结构,所述缓冲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缓冲瓦楞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瓦楞板之间设置加强平板,所述加强平板的材质为金属箔材或者为pp玻纤。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材料为发泡聚氨酯、非牛顿流体或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杰郭青荣沈瑞麟周君吴磊李炯锋潘维勇张智浩王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