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0256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电源侧传统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参数,绘制典型日的负荷曲线;步骤2、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的目标,构建优化模型,使配电网系统负荷波动最小;步骤3、确定步骤2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优化约束条件;步骤4、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步骤2所构建的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的储能配置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在双碳目标下,配电网发生了重大变革,已快速地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地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也就是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源荷的接入,推动传统配电网向新型配电系统快速演进。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日益提升,负荷需求快速增长,系统备用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负荷期间,备用容量不足使供需不平衡的风险增加,难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

2、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配电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新能源的波动性、负荷的不确定性和储能系统的高效配置。传统的配电系统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需要一种能够综合考虑电源、负荷和储能三者耦合关系的优化配置方法,以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经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现有技术的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通过建立一个综合考虑电源、负荷和储能相互作用的优化模型,实现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设定电源侧传统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参数,绘制典型日的负荷曲线;

5、步骤2、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的目标,构建优化模型,使配电网系统负荷波动最小;

6、步骤3、确定步骤2所构建的优化模型的优化约束条件;

7、步骤4、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步骤2所构建的优化模型,最优的储能配置方案。

8、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9、(1)设定传统火力发电和风能、光伏发电机组的容量,包括对各种电源的技术参数;

10、(2)收集典型日负荷侧的数据并绘制典型日的负荷曲线。

11、而且,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以配电网系统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建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

12、

13、式中,ps(n)为n时刻电网输入功率;t为考察时刻数;为考察时间内电网输入功率的平均值。

14、而且,所述步骤3的优化约束条件包括:

15、(1)功率平衡约束:

16、

17、式中,ng为火电机组数,为火力发电机的功率;npv为光伏发电机组数,ppv,t为光伏发电机的功率;nwind为风力发电机组数,pw,t为风力发电机的功率;nes为储能装置数,pi,t分别为储能充/放电功率;nl为负荷节点数,为负荷大小;

18、(2)储能优化约束

19、容量约束:

20、功率约束:

21、式中,分别为储能的安装容量下限、上限;分别为储能配置功率的下限、上限;

22、(3)储能系统运行约束

23、a.储能充放电功率约束

24、

25、式中,pi,t为t时段储能的充/放电功率;为储能充放电功率上限值。

26、b.储能荷电状态soc由剩余电量s(n)、配置容量er决定,即:

27、

28、式中,μ为充放电效率,p(t)为t时刻的功率,eessr为储能容量;socmax、socmin分别代表储能soc的上下限;

29、(4)风力、光伏发电机约束

30、

31、

32、式中,分别为风力发电机的出力上下限和光伏发电机的出力上下限;

33、(5)火电机组约束

34、

35、式中,第一个约束为出力上下限约束,分别为火电机组出力上、下限;第二个约束为机组爬坡约束,ri,down、ri,up分别为火电机组最大向下爬坡速率和最大向上爬坡速率。

36、(6)电网潮流安全约束

37、a.节点电压约束

38、vmin≤|vi|≤vmax   (13)

39、其中,vi是第i个节点的电压幅值,vmax、vmin分别是该节点电压的最大和最小电压幅值。

40、b.线路功率流约束,线路的传输功率应不超过其热稳定容量

41、pmin≤pij≤pmax  (14)

42、其中,pij是从节点i到节点j的线路功率流,pmin和pmax分别是线路的最小和最大传输功率。

43、而且,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

44、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迭代随机粒子搜索最优解,其具体步骤包括:

45、(1)初始化粒子群

46、a.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粒子,每个粒子代表一个可能的解,即一个储能配置方案;每个粒子具有位置和速度;

47、b.评估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即计算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成本,并找出当前的最优解;

48、(2)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

49、根据粒子的当前位置、历史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更新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50、a.速度更新公式

51、vi(t+1)=w·vi(t)+c1·r1·(pbesti-xi(t))+c2·r2·(gbest-xi(t))   (15)

52、b.位置更新公式

53、xi(t+1)=xi(t)+vi(t+1)    (16)

54、其中,vi(t+1):粒子i在t+1时刻的速度,xi(t+1):粒子i在t+1时刻的位置,w:惯性权重,用于平衡探索和利用,c1,c2;学习因子,r1,r2:随机数,范围在[0,1]之间,pbesti:粒子i的历史最优位置,gbest:全局最优位置。

55、(3)评估和更新适应度

56、a.使用更新后的位置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

57、b.如果新的配置方案优于粒子的历史最优解或全局最优解,则更新这些最优解;

58、(4)迭代过程

59、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60、(5)输出最优解

61、当迭代结束时,输出全局最优解,即最优的储能配置方案。

6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63、1、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一个综合考虑电源、负荷和储能相互作用的优化模型,实现了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这有助于在高负荷时段通过储能设备的放电来满足需求,减少对传统电源的依赖,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4、2、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精确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操作,实现电网负荷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以配电网系统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建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优化约束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储耦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聂文海李顺昕岳昊张玉刘敦楠赵一男加鹤萍李笑蓉李佳怡武冰清康可依郭嘉豪丁健民赵敏李海滨董少峤宋斌赵轩梁大鹏刘丽申惠琪赵芃刘志雄关皓闻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