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宝驹专利>正文

改变道路通行格局的框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965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变道路通行格局,构建人车分流、低架的车行天桥的桥梁框架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凹凸插接头和预应力索提升了连接模块构件的整体力学性能,形成了高性能、经济性的组合结构构件。采用上述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各自材料特性,大幅减少工程材料,同时可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现场施工只需拼装组合,简便易行,实现快速施工,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投资、节约城建成本,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可拼装的桥梁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改变道路通 行格局,构建人车分流、低架的车行天桥的框架构件。
技术介绍
传统桥梁一般为解决交通跨越江、河、山谷、铁道、障碍物或实现机动车的立体交 叉分流而设,其必然要采用大跨度的结构形式,常用的有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 连续刚构、斜拉索结构、悬索结构、拱结构。专利说明书01214905.5《可拆卸及移动人车通道装置》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人车分 流的新思路,在原机动车道上沿纵向方向设置车行通道,在车行通道下方沿横向方向设 置仅供行人通行的通道或活动空间,其桥梁结构是低架的、极小跨度的,同时直接安装 于原机动车路面之上,根据机动车路面的宽度进行铺装,在这种应用模式下,采用上述已有的桥梁结构形式无疑不是最经济的。这就需要一种模块拼装式、极小跨度、良好的 力学性能,同时便于运输、快速拼装组合,综合经济性优的构件来构建该功能的桥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改变道路通行格局,构建实现人车分流、低架的车 行天桥而提供一种极小跨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便于运输、快速拼装组合,综合 经济性优的桥梁构件。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框架结构将抗拉性能强的钢材、抗压性能强 的混凝土通过连接件的组合连接,形成力学性能优越、经济性好,同时易于组合拼装的 模块构件。本技术提出的框架构件,包括上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下层钢结构框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与钢结构框架通过连接件相结合成为组合结构。通过连接件的组合作用,使位于钢结构框架桁梁上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兼作桥面板并主要承担由弯矩 引起的纵向压应力,而下部的钢桁梁则主要承受拉应力,两种材料扬长避短,各尽所能, 协同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结构中的作用,因而由此形成的组合结构框架构件的承载能力 和刚度将远远超过非组合的独立结构形式。框架构件上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设有凹凸插接头,各模块框架构件拼装时,凹 凸插接头相互嵌合,将使构件连接更牢靠。在凹凸插接头内设有预制孔,构件拼装连接 后,在预制孔内穿入预应力索,通过张拉预应力索,各构件配合紧密,形成整体,取得 更优越的整体力学性能。使用预应力索张拉连接构件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便于拆卸, 当所设置的车行天桥需要拆除,释放预应力索的张力,即可将各框架构件分离,达到方 便拆卸的目的。上述的凹凸插接头可以选择的形状为矩形、梯形。在凹凸插接头周边设置有便于相 互拼装配合及安装弹性嵌缝材料的连接槽,可实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之间的无缝对接, 有效防止雨水渗漏,同时保证桥面平顺,减少桥面行车噪音。钢结构框架还设有框架间相互连接固定的插槽,使得钢结构框架之间的连接更简便、 牢固。有益效果本技术为改变道路通行格局,构建人车分流、低架的车行天桥提供了一种桥梁 组合结构框架构件,采用上述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各自材料特性,大幅 减少工程材料,同时可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现场施工只需拼装组合,简便易行, 实现快速施工,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投资、节约城建成本, 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改变道路通行格局的框架构件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的框架构件,包括上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l),下层钢结构框架(2),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与钢结构框架(2)通过连接件相结合成为组合结构。框架构件上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设有矩形凹凸插接头(3),各框架构建拼装 时,凹凸插接头(3)相互嵌合,将使构件连接更牢靠。在凹凸插接头(3)内设有预制孔(4), 构件拼装连接后,在预制孔内(4)穿入预应力索,通过张拉预应力索,给预应力钢筋混凝 土板(l)施加压力,使各构件配合紧密,形成整体,取得更优越的整体力学性能。当所设 置的车行天桥需要拆除,释放预应力筋的张力,即可将各框架构件分离,达到方便拆卸 的目的。在凹凸插接头(3)周边设置有便于相互拼装配合及安装弹性嵌缝材料的连接槽,可实 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之间的无缝对接,有效防止雨水渗漏,同时保证桥面平顺,减少 桥面行车噪音。钢结构框架(2)还设有框架间相互连接固定的插槽(5),使得钢结构框架之间的连接 更简便、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变道路通行格局的框架构件,包括上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下层钢结构框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与钢结构框架通过连接件相结合成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结构框架设有框架间相互连接固定的插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具有相互拼装组合的凹凸插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变道路通行格局的框架构件,包括上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下层钢结构框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与钢结构框架通过连接件相结合成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结构框架设有框架间相互连接固定的插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具有相互拼装组合的凹凸插接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变道路通行格局的框架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宝驹
申请(专利权)人:钟宝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