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1、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上料和输送是其线体中的两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低滚筒线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设备,通常由多个滚筒组成,用于输送各种物料,其高度较低,通常只有几十厘米。现有提升机构多用丝杆顶升机构,体积较大,当采用丝杆顶升机构作为提升机构给低滚筒线上料时,由于其体积较大,无法适应放入低滚筒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链条提升机构,以满足低滚筒线上料的低高度需求。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链条提升机构,包括机架、电机驱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滚筒下方,且顶升机构的左右两侧连接在机架上,顶升机构具有两组顶升组件,顶升组件能够从滚筒的间隙向上升起;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侧面,且左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左侧连接,右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右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可以减小机构整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从而满足低滚筒线要求;且电机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顶升机构的顶升组件升降。
3、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输出主轴、电机安装板和两个主动链轮,其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固连在机架上,所
4、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轴承座的安装,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轴承垫块,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垫块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
5、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四链条、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和转动侧板,其中,所述转动侧板固连机架的侧面,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第四从动链轮沿传动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动侧板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均与主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链条水平设置在机架下方,前端链接在主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上延伸,第二链条下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上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水平设置且向后延伸,第三链条前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第四链条上端连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下端链接在第四链轮上。采用同一个电机通过链条传动将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顶升机构的顶升组件实现同步升降。
6、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链条传动的稳定性,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在第一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一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二张紧轮设置在第二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二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三张紧轮设置在第三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三链条的张力,所述第四张紧轮设置在第四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四链条的张力。通过调整每条链条所对应的张紧轮,对该链条的松弛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其传动稳定,避免了传动的不同步,以及链条从链轮上脱掉。为了方便四个张紧轮的连接,每个张紧轮均通过一链轮挂板连接在转动侧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底板、顶板、支撑侧板、链条扣件、顶升组件和升降导向组件,其中,支撑侧板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转动侧板的内侧,所述底板与顶板平行设置,且底板两端连接在左右支撑侧板的下端,顶板两端连接在左右支撑侧板的上端;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上顶升板、顶升柱和下顶升板,所述下顶升板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下顶升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链条扣件,靠前的链条扣件一端连接在下顶升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链条上,靠后的链条扣件一端连接在下顶升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四链条上;上顶升板设置在顶板上方,且为两个,前后平行设置,每个上顶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顶升柱,顶升柱的下端穿过顶板与下顶升板固连;所述升降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上限位弹垫、下限位弹垫和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为多个,支撑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导向柱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且上限位弹垫位于下限位弹垫的上方,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之间的距离与顶升机构的最大行程相等;所述导向柱贯穿下顶升板,所述下顶升板通过直线轴承转动连接在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之间的导向柱上。
8、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提升高度的准确性,还包括提升检测机构,所述提升检测机构为上下两组,上下两组提升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与顶升机构的最大行程相等;每组提升检测机构均包括提升检测传感器和提升检测板,所述提升检测传感器通过提升检测板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下顶升板的位置。
9、在放置托盘等物料时,为了便于后续工序操作的一致性,需要保证物料位置前后统一,因此,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方后侧的防撞限位机构,所述防撞限位机构为多组,沿机架后侧边沿排布,每组限位机构包括防撞限位柱和阻挡弯板,所述阻挡弯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防撞限位柱固定在阻挡弯板的前侧面上,且朝向滚筒一侧。通过防撞限位机构来限制托盘的前后位置,从而保证其位置的一致性,并且通过防撞限位柱可以对托盘进行保护,避免在上料或推动过程中对托盘产生磕碰,作为优选防撞限位柱采用具有一定缓冲性能的材质,如橡胶。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流利导向机构,所述流利导向机构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每侧的流利导向机构均包括一个条架和若干导向辊,所述条架下端固连在机架上,条架内侧面上设有侧向开口的u型安装槽,所述导向辊竖向设置在u型安装槽内,且能够在u型安装槽内绕轴线转动。流利导向机构能够对放置在滚筒上的托盘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同时,采用导向辊的滚动进行导向,可以减小与托盘之间的摩擦,使托盘顺利进入左右两侧的流利导向机构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还设有防护侧板和角铁护板,所述防护侧板与机架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防护侧板分别将左右两侧的链条传动机构罩在其内侧;所述角铁护板设置在机架上方的左右两侧,流利导向机构安装在角铁护板上。防护侧板一方面可以防尘,防异物,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提高安全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链条提升机构,采用电机和链条组成的机构进行驱动升降,可降低升降机构高度,满足低滚筒线对顶升机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驱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滚筒下方,且顶升机构的左右两侧连接在机架上,顶升机构具有两组顶升组件,顶升组件能够从滚筒的间隙向上升起;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侧面,且左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左侧连接,右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右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侧,且电机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顶升机构的顶升组件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输出主轴、电机安装板和两个主动链轮,其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固连在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输出主轴设置在减速机内,且两端向左右两侧延伸出,并通过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在电机安装板上,输出主轴左右两端延伸出轴承座,端部连接主动链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四链条、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和转动侧板,其中,所述转动侧板固连机架的侧面,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第四从动链轮沿传动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动侧板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均与主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链条水平设置在机架下方,前端链接在主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上延伸,第二链条下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上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水平设置且向后延伸,第三链条前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第四链条上端连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下端链接在第四链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在第一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一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二张紧轮设置在第二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二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三张紧轮设置在第三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三链条的张力,所述第四张紧轮设置在第四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四链条的张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底板、顶板、支撑侧板、链条扣件、顶升组件和升降导向组件,其中,支撑侧板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转动侧板的内侧,所述底板与顶板平行设置,且底板两端连接在左右支撑侧板的下端,顶板两端连接在左右支撑侧板的上端;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上顶升板、顶升柱和下顶升板,所述下顶升板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下顶升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链条扣件,靠前的链条扣件一端连接在下顶升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链条上,靠后的链条扣件一端连接在下顶升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四链条上;上顶升板设置在顶板上方,且为两个,前后平行设置,每个上顶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顶升柱,顶升柱的下端穿过顶板与下顶升板固连;所述升降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上限位弹垫、下限位弹垫和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为多个,支撑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导向柱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之间的距离与顶升机构的最大行程相等;所述导向柱贯穿下顶升板,所述下顶升板通过直线轴承转动连接在上限位弹垫和下限位弹垫之间的导向柱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检测机构,所述提升检测机构为上下两组,上下两组提升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与顶升机构的最大行程相等;每组提升检测机构均包括提升检测传感器和提升检测板,所述提升检测传感器通过提升检测板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下顶升板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方后侧的防撞限位机构,所述防撞限位机构为多组,沿机架后侧边沿排布,每组限位机构包括防撞限位柱和阻挡弯板,所述阻挡弯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防撞限位柱固定在阻挡弯板的前侧面上,且朝向滚筒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利导向机构,所述流利导向机构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每侧的流利导向机构均包括一个条架和若干导向辊,所述条架下端固连在机架上,条架内侧面上设有侧向开口的U型安装槽,所述导向辊竖向设置在U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驱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滚筒下方,且顶升机构的左右两侧连接在机架上,顶升机构具有两组顶升组件,顶升组件能够从滚筒的间隙向上升起;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侧面,且左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左侧连接,右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与顶升机构的右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侧,且电机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顶升机构的顶升组件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输出主轴、电机安装板和两个主动链轮,其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固连在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输出主轴设置在减速机内,且两端向左右两侧延伸出,并通过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在电机安装板上,输出主轴左右两端延伸出轴承座,端部连接主动链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轴承垫块,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垫块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四链条、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和转动侧板,其中,所述转动侧板固连机架的侧面,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第四从动链轮沿传动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动侧板上,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四从动链轮均与主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链条水平设置在机架下方,前端链接在主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二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上延伸,第二链条下端链接在第一从动链轮上,上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所述第三链条水平设置且向后延伸,第三链条前端链接在第二从动链轮上,后端链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所述第四链条竖直设置且向下延伸,第四链条上端连接在第三从动链轮上,下端链接在第四链轮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在第一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一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二张紧轮设置在第二链条的外侧,用于调节第二链条的张力,所述第三张紧轮设置在第三链条的外侧,用于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董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殷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