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其运行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09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高温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壳体内部等距且水平设置有若干锂电池,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冷却软管,所述冷却软管呈弯曲设置且相邻锂电池之间的区域与锂电池的侧端均与冷区软管的侧端接触,且冷却软管内部设有在冷却软管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却软管、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加速冷却装置、封闭门与间歇散热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适时对锂电池的降温效率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对锂电池进行降温散热,以提升锂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高温防护,具体为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锂铁电池是2000年后由美国永备公司所推出来并得到成功市场化的新型绿色高能化学电源,在应用于需要的高能量高功率电源的电子设备和电动玩具方面,显示了非常优越的性能。在中等放电电流以上时,锂铁电池的放电时间可达碱锰电池的6倍左右;而与镍氢电池相比,其放电电压平稳,储存时间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对于电动汽车用锂电池来说,通常需要具有大容量存储的特性,能够进行长时间的放电和频繁的充电,以满足用户的长期频繁使用;

2、大部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在2000次以上,但是在户外环境的变化和频繁的使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衰减会出现加速,从而大大缩减了电池寿命,因而提高磷酸铁锂电池高温循环寿命迫在眉睫,对行驶中的车辆内部的锂电池进行散热降温非常有必要,传统的散热方式通常采用风冷或者冷却液降温的方式,但是该降温方式是始终恒定的,而锂电池的温度会随着车辆的行驶速度逐渐升高,所以当车速达到一定时,恒定的降温方式也许无法满足锂电池的降温需求,需要一种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适时对锂电池的降温效率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对锂电池进行降温散热,以提升锂电池使用寿命的锂电池高温防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其运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壳体内部等距且水平设置有若干锂电池,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冷却软管,所述冷却软管呈弯曲设置且相邻锂电池之间的区域与锂电池的侧端均与冷区软管的侧端接触,且冷却软管内部设有在冷却软管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且冷却软管的一端从冷却机内部的冷却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且第一进气口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壳体两侧内部至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的对侧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的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进气口,且第二进气口与壳体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壳体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一侧设有加速冷却装置,且加速冷却装置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且冷却软管的一端穿过加速冷却装置与其相连接,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的对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向上翻转且对开口封闭的封闭门,所述壳体两侧中空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间歇散热装置。

2、优选的,所述加速冷却装置包括控制箱、转动轴、第一风扇和挤压盘,所述控制箱设置在壳体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一侧,所述控制箱的侧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口大小一致的开口且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转动轴竖直且转动设置在控制箱内部的中部,所述第一风扇的中部穿过转动轴与其连接,且第一进气口与第一风扇的一侧位置对应,所述挤压盘的中部穿过转动轴与其连接,且挤压盘位于第一风扇的正下方,所述挤压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冷却软管的侧端分别穿过控制箱的两侧侧端且环绕在挤压盘的一侧外部,且挤压盘一侧的凸起部对冷却软管的侧端挤压。

3、优选的,所述控制箱顶部远离第一进气口的一侧设有导向出风管,所述导向出风管呈l形设置且两端呈贯通设置,所述导向出风管的下端位于控制箱内部,所述导向出风管的上端位于壳体顶部的上方且与其顶部平行。

4、优选的,所述间歇散热装置包括驱动轮、旋转轴、第二风扇、驱动杆、滑动轮和驱动套,所述旋转轴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壳体侧端的中空区域内部,所述第二风扇的中部穿过旋转轴与其连接,且第二进气口与第二风扇的一侧位置对应,所述驱动轮的中部穿过旋转轴与其连接,且驱动轮位于第二风扇的正下方,所述驱动套水平设置在驱动轮与封闭门之间,所述驱动杆穿过驱动套与其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封闭门的侧端抵止,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侧端呈圆形均匀布设有若干弧形的凹陷部,且滑动轮与驱动轮侧端其中一个凹陷部相接触。

5、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侧端与驱动套远离驱动轮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6、优选的,还包括进气挡板,所述进气挡板设置在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的一侧侧端,所述进气挡板上设有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壳体的上方与下方位置对应的开口。

7、优选的,所述进气挡板侧端开口处覆盖有过滤网。

8、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本装置在使用时,壳体与锂电池处于车辆的底盘内部,壳体测端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朝向车辆的进气格栅,而且锂电池是密封在壳体内部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往车辆内部流动的气流无法进入壳体内部直接与锂电池接触,以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对锂电池造成损害;

10、s2: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车辆的移动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格栅往车辆内部流动,空气在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流动,从而实现对壳体与其内部的锂电池的第一层降温,且车辆行驶速度越快,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降温效率越高;

11、s3:随着空气在车辆内部流动,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加速冷却装置内部,进而带动加速冷却装置工作,使得冷却软管内部的冷却液在冷却软管内部流动,进而对锂电池进行第二层降温,且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加快,加速冷却装置带动冷却液在冷却软管内部的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进而配合锂电池的温度升高适时提高散热效率,且冷却软管内部的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始终通过冷却机进行冷却,避免影响到冷却液的降温效果;

12、s4:随着车辆的行驶,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壳体侧端的中空区域,进而触发间歇散热装置工作,从而间歇式触发封闭门进行翻转,使得壳体侧端的开口短暂敞开又封闭,接着再次敞开,从而将壳体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实现对锂电池的第三层散热,且随着车辆行驶速度加快,封闭门打开的频率也随之加快,进而提升对锂电池的降温散热效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中,车辆行驶时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流动至控制箱内部时,随着空气的流动带动第一风扇朝一个方向开始旋转,进而带动挤压盘旋转,挤压盘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挤压盘两侧的凸起部对冷却软管的交替式挤压,进而控制冷却软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流动,从而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走锂电池表面的热量,再通过冷却机对冷却液进行冷却,进而实现对锂电池的降温散热效果,且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加快,第一风扇的转动速度随之加快,进而控制冷却软管内部冷却液的流动速度随之加快,进而配合锂电池的温度上升,提升冷却液对锂电池的冷却效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15、本专利技术中,当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壳体侧端的中空区域开始流动后,随着空气的流动带动第二风扇朝着一个方向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轮旋转,使得滑动轮依次在驱动轮侧端多个凹陷部轮流滑动,在复位弹簧的配合下,使得驱动杆在驱动套内部进行往复的水平方向滑动,进而控制驱动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壳体(2)内部等距且水平设置有若干锂电池(3),所述壳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冷却软管(4),所述冷却软管(4)呈弯曲设置且相邻锂电池(3)之间的区域与锂电池(3)的侧端均与冷区软管的侧端接触,且冷却软管(4)内部设有在冷却软管(4)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所述壳体(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5),且冷却软管(4)的一端从冷却机(5)内部的冷却端穿过,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6)且第一进气口(6)与壳体(2)内部连通,所述壳体(2)两侧内部至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对侧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进气口(7),且第二进气口(7)与壳体(2)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壳体(2)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设有加速冷却装置(8),且加速冷却装置(8)与第一进气口(6)相连通,且冷却软管(4)的一端穿过加速冷却装置(8)与其相连接,所述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对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向上翻转且对开口封闭的封闭门(10),所述壳体(2)两侧中空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间歇散热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冷却装置(8)包括控制箱(81)、转动轴(82)、第一风扇(83)和挤压盘(84),所述控制箱(81)设置在壳体(2)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所述控制箱(81)的侧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口(6)大小一致的开口且与第一进气口(6)相连通,所述转动轴(82)竖直且转动设置在控制箱(81)内部的中部,所述第一风扇(83)的中部穿过转动轴(82)与其连接,且第一进气口(6)与第一风扇(83)的一侧位置对应,所述挤压盘(84)的中部穿过转动轴(82)与其连接,且挤压盘(84)位于第一风扇(83)的正下方,所述挤压盘(8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冷却软管(4)的侧端分别穿过控制箱(81)的两侧侧端且环绕在挤压盘(84)的一侧外部,且挤压盘(84)一侧的凸起部对冷却软管(4)的侧端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81)顶部远离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设有导向出风管(9),所述导向出风管(9)呈L形设置且两端呈贯通设置,所述导向出风管(9)的下端位于控制箱(81)内部,所述导向出风管(9)的上端位于壳体(2)顶部的上方且与其顶部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散热装置(11)包括驱动轮(111)、旋转轴(112)、第二风扇(113)、驱动杆(114)、滑动轮(115)和驱动套(116),所述旋转轴(112)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壳体(2)侧端的中空区域内部,所述第二风扇(113)的中部穿过旋转轴(112)与其连接,且第二进气口(7)与第二风扇(113)的一侧位置对应,所述驱动轮(111)的中部穿过旋转轴(112)与其连接,且驱动轮(111)位于第二风扇(113)的正下方,所述驱动套(116)水平设置在驱动轮(111)与封闭门(10)之间,所述驱动杆(114)穿过驱动套(116)与其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14)的一端与封闭门(10)的侧端抵止,所述驱动杆(11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动轮(115),所述驱动轮(111)的侧端呈圆形均匀布设有若干弧形的凹陷部,且滑动轮(115)与驱动轮(111)侧端其中一个凹陷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14)的侧端与驱动套(116)远离驱动轮(11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挡板(12),所述进气挡板(12)设置在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侧端,所述进气挡板(12)上设有与第一进气口(6)、第二进气口(7)、壳体(2)的上方与下方位置对应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挡板(12)侧端开口处覆盖有过滤网(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壳体(2)内部等距且水平设置有若干锂电池(3),所述壳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冷却软管(4),所述冷却软管(4)呈弯曲设置且相邻锂电池(3)之间的区域与锂电池(3)的侧端均与冷区软管的侧端接触,且冷却软管(4)内部设有在冷却软管(4)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所述壳体(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5),且冷却软管(4)的一端从冷却机(5)内部的冷却端穿过,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6)且第一进气口(6)与壳体(2)内部连通,所述壳体(2)两侧内部至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对侧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进气口(7),且第二进气口(7)与壳体(2)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壳体(2)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设有加速冷却装置(8),且加速冷却装置(8)与第一进气口(6)相连通,且冷却软管(4)的一端穿过加速冷却装置(8)与其相连接,所述壳体(2)设有第一进气口(6)的对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向上翻转且对开口封闭的封闭门(10),所述壳体(2)两侧中空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间歇散热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冷却装置(8)包括控制箱(81)、转动轴(82)、第一风扇(83)和挤压盘(84),所述控制箱(81)设置在壳体(2)内部靠近第一进气口(6)的一侧,所述控制箱(81)的侧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口(6)大小一致的开口且与第一进气口(6)相连通,所述转动轴(82)竖直且转动设置在控制箱(81)内部的中部,所述第一风扇(83)的中部穿过转动轴(82)与其连接,且第一进气口(6)与第一风扇(83)的一侧位置对应,所述挤压盘(84)的中部穿过转动轴(82)与其连接,且挤压盘(84)位于第一风扇(83)的正下方,所述挤压盘(8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冷却软管(4)的侧端分别穿过控制箱(81)的两侧侧端且环绕在挤压盘(84)的一侧外部,且挤压盘(8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芳陈建霞高关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