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菌实验操作,具体为一种真菌菌饼取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真菌研究和实验教学领域中,菌饼打孔与取菌是一项应用频率很高的常规操作,广泛应用于真菌的分离与培养、菌株特性分析等研究和生产中。菌饼打孔与取菌虽然操作简单,但操作中要做到零污染、迅速打孔,便捷挑取的要求,所使用的打孔与取菌器便非常关键。
2、现有技术中切取菌饼所用的工具一般为金属打孔器或一次性枪头,二者分别存在各自的不足:金属打孔器易生锈,灭菌不便,操作过程易污染,内壁无法长期保持光滑,利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费时费力,因此,不适用于微生物无菌操作;一次性枪头虽然灭菌方便,但切取菌饼后菌饼易卡住,不易掉落,给后续操作带来不便。不论是金属打孔器还是一次性枪头,都无法做到打孔与取菌饼操作零污染、迅速打孔,便捷挑取的要求,且二者所取菌饼的大小都是固定的,在实验中,无法根据实验要求灵活调整取菌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打孔与取菌装置不能解决零污染、迅速打孔,便捷挑取,灵活调整型号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真菌菌饼打孔与取菌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菌饼打孔与取菌装置。该装置由外壳(1)、内芯(2)、双手柄旋转器(3)三部分组成。
3、壳体分为上开口端(4)中卡口端(5)和下开口端(6)三部分,下开口端(6)两侧壳壁(7)处设有卡槽(8)。
4、内芯(2)上部设有按钮(9)、中间设置了弹簧卡(10)与下部的菌饼杵(11)相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取菌并放置于培养基的操作简单。
6、使用时,使用者单手握住外壳(1),将取菌器的取菌环(16)下压切割圆形菌饼,等菌饼卡在取菌环(16)中后,提起外壳(1)连带菌饼移动至指定位置,旋转双手柄旋转器(3)转动取菌环(16),大拇指按压按钮(9),通过菌饼杵(11)将菌饼从取菌环(16)中推出,放置在培养基中,优点在于,大多真菌取菌装置取出菌饼后,带有菌丝的部分朝上卡在取菌器中,取出后需要再次用辅助工具调整菌丝面的朝向,而本装置通过双手柄旋转器(3),直接调整菌丝面的朝向,放置于培养基中无需再次调整方向。通过回弹结构的作用,松开按钮(9)后,菌饼杵(11)恢复原状。
7、根据实验需求,可自由调整取菌环(16)大小,本装置配备了0.3cm、0.5cm、0.7cm、0.9cm、1.1cm、1.3cm和1.5cm七种可调节型号大小的取菌环(16)可更使用,操作者可自由调整所取菌饼大小,灵活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菌菌饼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内芯(2)、双手柄旋转器(3)三部分,壳体由上开口端(4)中卡口端(5)和下开口端(6)组成;下开口端(6)两侧壳壁(7)处设有卡槽(8);内芯(2)上部设有按钮(9)、中间设置弹簧卡(10)与菌饼杵(11)连接、弹簧(12)环套在弹簧卡(10)与菌饼杵(11)的连接杆(13)上端;双手柄旋转器(3)由旋转手柄(14)、短连接杆(15)、取菌环(16)组成,双手柄旋转器(3)通过卡槽(8)横贯壳体下开口端(6);取菌环(16)可调节型号,分为0.3cm、0.5cm、0.7cm、0.9cm、1.1cm、1.3cm和1.5cm七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菌饼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1)、内芯(2)、双手柄旋转器(3)三部分,壳体由上开口端(4)中卡口端(5)和下开口端(6)组成;下开口端(6)两侧壳壁(7)处设有卡槽(8);内芯(2)上部设有按钮(9)、中间设置弹簧卡(10)与菌饼杵(11)连接、弹簧(12)环套在弹簧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子怡,左爽,崔泽昭,赵文义,曾健勇,李会平,王华玲,苏筱雨,付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