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54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8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底座上端中间贯穿且设置有透风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防粘模机构。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电机输出端带动螺杆进行移动,从而与固定板螺纹配合带动挤压板进行移动,从而对其下模板本体内的模具进行挤压脱模,其底板配合弹簧和短滑块移动,可以在不影响注塑模具的质量情况下,实现全覆盖的挤压脱模,防止粘模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用于塑料注射成型的模具,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488947u,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该专利通过液压杆、上模座、固定套、连接杆、固定套、限位片、滑杆、导向板、导向轮、推柱、顶板、金属片以及固定式磁铁片,经过我们的设计改进及实际使用表明,本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注塑模具从模具成型槽内顶出,使工作人员取出注塑模具的效率比上述对比文件最起码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五,结构合理,快捷方便。

3、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注塑模具顶出效果有所提升,但上述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还存在以下问题:在注塑期间可能会因为控制温度不准、注塑用料等问题出现粘附在模具内壁,不方便取出。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不能有效脱模防止粘模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底座上端中间贯穿且设置有透风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防粘模机构。

<p>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输出端带动上模板进行移动,从而和底座进行重合,方便进行注模制作操作。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模机构包括下模板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在底座内右侧,所述脱模组件在底座内壁左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粘模组件和脱模组件对下模板组件内的模具进行脱落操作。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右侧和前端贯穿且设置有l型滑槽,所述l型滑槽内贯穿且滑动连接有l型滑板,所述l型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本体,所述底板前后端和右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短滑块,所述下模板本体左侧下端贯穿且设置有第一疏导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本体通过l型滑板在l型滑槽内滑动而进行移动,方便脱模操作。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脱模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左侧贯穿且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前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前端右侧贯穿且设置有等离子吹风孔,所述挤压板外壁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挤压板外壁左侧下端靠近中间固定连接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上端贯穿且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等离子吹风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输出端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从而和固定板进行螺纹配合使得固定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挤压板去挤压底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底板和上模板进行分离,方便脱模操作,其在挤压板移动过程中,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并传送到等离子发生器内,之后通过等离子吹风管内进行吹风,方便等离子风对注塑后的模具进行吹风去除静电操作,方便进行脱模。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本体内均贯穿且设置有模具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本体内的模具槽去进行注塑模具。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弹簧且弹簧另一端均与底座内壁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壁前后端和右侧中间均贯穿且设置有短滑槽且短滑槽均与短滑块外壁贯穿且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通过短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而进行移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机外壁与底板内左侧贯穿且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固定在底板内壁,当底板移动时,电机跟随进行移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挤压板右侧设置有第二疏导口且第二疏导口位于第一疏导口外壁左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疏导口位于第一疏导口左侧,为其第二疏导口提供支撑力,通过第二疏导口移动过程中方便通过第一疏导口挤压底板使其移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首先通过电机输出端带动螺杆进行移动,从而与固定板螺纹配合带动挤压板进行移动,从而对其下模板本体内的模具进行挤压脱模,其底板配合弹簧和短滑块移动,可以在不影响注塑模具的质量情况下,实现全覆盖的挤压脱模,防止粘模情况。

2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通过等离子吹风孔配合挤压板对挤压过程中的模具进行吹风操作,一方面等离子风可以去除静电,改善注塑模具粘附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吹风挤压的形式,在模具和模具槽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方便脱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另一端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下端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模板(6),所述底座(1)上端中间贯穿且设置有透风孔(8),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防粘模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模机构(9)包括下模板组件(91)和脱模组件(92),所述下模板组件(91)在底座(1)内右侧,所述脱模组件(92)在底座(1)内壁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92)包括底板(912),所述底板(912)上端右侧和前端贯穿且设置有L型滑槽(914),所述L型滑槽(914)内贯穿且滑动连接有L型滑板(913),所述L型滑板(913)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本体(911),所述底板(912)前后端和右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短滑块(916),所述下模板本体(911)左侧下端贯穿且设置有第一疏导口(9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92)包括电机(921),所述电机(9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922),所述螺杆(922)外壁左侧贯穿且螺纹连接有固定板(924),所述固定板(924)上端前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23),所述挤压板(923)前端右侧贯穿且设置有等离子吹风孔(925),所述挤压板(923)外壁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发生器(926),所述挤压板(923)外壁左侧下端靠近中间固定连接等离子体发生器(927),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927)上端贯穿且设置有分布均匀的等离子吹风管(9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6)和下模板本体(911)内均贯穿且设置有模具槽(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12)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弹簧(915)且弹簧(915)另一端均与底座(1)内壁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壁前后端和右侧中间均贯穿且设置有短滑槽(917)且短滑槽(917)均与短滑块(916)外壁贯穿且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21)外壁与底板(912)内左侧贯穿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923)右侧设置有第二疏导口(929)且第二疏导口(929)位于第一疏导口(918)外壁左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另一端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下端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模板(6),所述底座(1)上端中间贯穿且设置有透风孔(8),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防粘模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模机构(9)包括下模板组件(91)和脱模组件(92),所述下模板组件(91)在底座(1)内右侧,所述脱模组件(92)在底座(1)内壁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92)包括底板(912),所述底板(912)上端右侧和前端贯穿且设置有l型滑槽(914),所述l型滑槽(914)内贯穿且滑动连接有l型滑板(913),所述l型滑板(913)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本体(911),所述底板(912)前后端和右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短滑块(916),所述下模板本体(911)左侧下端贯穿且设置有第一疏导口(9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92)包括电机(921),所述电机(921)输出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