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13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5
本技术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涉及建筑工程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具体包括两种防水结构;第一种结构即永临结合的围檩与地下室外墙紧贴的外墙防水结构;在围檩与地下室外墙二者的紧贴区域设置纳米防水层;并在二者交接处上下两端,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且在二者相交的交界处铺设两层防水卷材等;第二种结构即永临结合的支撑梁穿地下室外墙的内外防水结构;支撑梁先行施工形成整体,后浇地下室外墙位于支撑梁四周;橡胶止水带设置于支撑梁与后浇地下室外墙交界处等。本技术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能较好的解决地下室施工时,支撑体系穿外墙时,新旧混凝土交界处防水无法闭合或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尤其涉及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解决了支撑梁穿外墙,或外墙止水不闭合的情况下,防水不到位或渗漏的问题。


技术介绍

1、深基坑地下室的层高逐渐增加,面对常规的基坑拆换撑时序,已无法满足要求,面对混凝土支撑与地下室外墙冲突问题,往往选择增加钢换撑来解决,因此增加了建设周期,同时也增加了建设成本。有些项目迫不得已采用混凝土支撑穿地下室外墙,但后续外墙止水不封闭,外墙漏水问题频频发生,因此如何解决内支撑体系穿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既可作为地下室建造过程中的临时支撑结构,又能作为永久结构。有效解决支撑体系穿外墙或外墙止水不闭合的情况下,防水不到位或渗水的问题。

2、本技术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具体包括两种结构:

3、第一种结构即永临结合的围檩1与地下室外墙2紧贴的外墙防水结构;

4、包括:围檩1,所述围檩1与待浇筑的地下室外墙2紧贴,并在二者的紧贴区域设置纳米防水层7;然后在在围檩1与地下室外墙2交接处上下两端,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6;地下室外墙2外侧即室外肥槽区域,在围檩1与地下室外墙2相交的交界处铺设两层防水卷材5,且防水卷材5需与围檩1搭接一定距离。防水卷材5内侧弯折接缝处采用接缝密封膏8嵌填,防水卷材5端部采用端部密封膏3嵌填,并在端部采用射钉4固定在围檩1上。

5、第二种结构即永临结合的支撑梁穿地下室外墙的内外防水结构;

6、包括:地下室外墙和支撑梁9,所述地下室外墙包括先浇地下室外墙10和后浇地下室外墙11;所述支撑梁9(包含先浇地下室外墙10)先行施工形成整体,后浇地下室外墙11位于支撑梁9四周,即支撑梁9穿地下室外墙;所述橡胶止水带12设置于支撑梁9与后浇地下室外墙11交界处;在喷涂纳米防水层7之前,仅将室内的支撑梁9拆除,即保持室内的后浇地下室外墙11为平面,所述纳米防水层7设置于地下室外墙内侧的侧边以及地下室外墙内侧底部施工缝外扩1米的范围内;在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外侧,在支撑梁9与后浇地下室外墙11相交的交界处铺设两层防水卷材5,且防水卷材5需与支撑梁9搭接一定距离,防水卷材5弯折接缝处采用接缝密封膏8嵌填,防水卷材5端部采用端部密封膏3嵌填,并用在端部采用射钉4固定在支撑梁9上。

7、进一步地,纳米防水层7的厚度为1.0-1.2mm。

8、进一步地,膨胀止水条6的厚度为25mm~35mm、宽度为15mm~25mm。

9、进一步地,防水卷材5需与围檩1,以及防水卷材5需与支撑梁9搭接的一定距离为至少1米。

10、本技术的优点是:

11、1)本技术结合了临时支撑和永久结构的特性,既可以在地下室建造过程中作为临时支撑体系使用,又可以在工程结束后作为永久结构保留,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案中临时支撑结构需要逐层拆除和替换的问题,显著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建设成本。

12、2)本技术通过在内支撑体系与地下室外墙的接触区域使用纳米防水材料、膨胀止水条、防水卷材等多重防水措施,确保了结构的防水性能。纳米防水材料喷涂在围檩和支撑梁与地下室外墙的接触区域,形成了一道有效的防水屏障。膨胀止水条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抗渗性能。同时,防水卷材的铺设和固定,以及接缝密封膏和端部密封膏的使用,都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防水效果,有效解决了外墙渗水的问题。

13、3)本技术的施工过程具有简便性和高效性。例如,纳米防水材料的喷涂、防水卷材的铺设和固定、以及密封膏的嵌填等操作易于施工。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工程的快速推进。

14、本技术同时公开了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本方法分两种情况:1、围檩与外墙紧贴的情况,围檩不拆除;2、支撑梁不拆除,支撑梁穿地下室外墙的情况(在内室外墙喷涂纳米防水材料之前,仅将室内中的支撑梁拆除)。情况1围檩与地下室外墙紧贴,后期地下室防水卷材无法从上到下封闭,故通过在外墙施工前,将围檩侧面凿毛,并喷涂1.0-1.2mm厚纳米防水材料,且在围檩与外墙交接处,设置20*30mm遇水膨胀止水条,将围檩作为外墙模板,浇筑地下室外墙。随后施工两层防水卷材,卷材铺贴至围檩上,卷材弯折接缝处采用密封膏嵌填,卷材端部采用密封膏嵌填,并用射钉固定。情况2对于内支撑梁穿外墙部分,外墙施工前对施工缝进行凿毛,预留橡胶止水带,待外墙浇筑完成后,侧边及底部施工缝,先用纳米材料进行注浆,后在外墙内侧施工缝外扩1米范围内喷涂1.0~1.2mm厚纳米防水材料,外墙外侧施工两层防水卷材,卷材铺贴延伸至内支撑梁上,卷材弯折接缝处采用密封膏嵌填,卷材端部采用密封膏嵌填,并用射钉固定,通过此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地下室施工时,支撑体系穿外墙时,新旧混凝土交界处防水无法闭合或渗水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两种防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纳米防水层(7)的厚度为1.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膨胀止水条(6)的厚度为25mm~35mm、宽度为15mm~25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卷材(5)需与围檩(1),以及防水卷材 (5)需与支撑梁 (9)搭接的一定距离为至少1米。

【技术特征摘要】

1.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两种防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纳米防水层(7)的厚度为1.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强邵丽娟方庆潘忱梁璠陈胜刘雪珠王才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