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54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1
本技术提供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涉及醒种技术领域,包括:醒种辅助壳体,呈方形块体结构;所述醒种辅助壳体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方形槽结构的醒种槽;所述醒种槽内部设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醒种包裹壳体。本技术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可对水源温度实现自动控制,加快醒种效率,可对种子实现无接触翻搅分离,以保证每粒种子的醒种质量,可使已满足醒种需求的种子脱离水源,以避免过度醒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醒种,具体涉及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


技术介绍

1、紫薇,指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其紫薇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紫薇栽培时,为了提高其发芽率,需要先对其种子进行催芽醒种操作,通过温水浸泡,起到软化外壳,催醒胚芽,促进种子苏醒的作用。

2、现对于种子的醒种方式,是将种子浸泡入水中,按照醒种时间,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将其从水中取出,而该方式对于时间把控存在不足,例如因用户遗忘等因素未能在达到醒种时间后取出种子,将导致种子一直浸泡在水中,致使种子被浸泡醒种过度,反而对种子起到反作用,降低其成活率。

3、为了加快种子的醒种效率,一般依据种子类型的不同,其浸泡水的温度也有所不同,将水一直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可在不影响其发芽率的基础上,对种子外壳的软化起到加快效率,而由于种子醒种时间较长,且无法实现长久的温度把控,最初符合需求的水温将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加快种子醒种效率的需求。

4、大批量种子进行醒种时,当种子被没入水中后,部分种子将会临时汇聚从而形成种子团,使得处于最内层的种子无法与水实现全方位接触,从而影响其醒种效率,如果不进行的分离操作,则使得部分种子其满足醒种要求的时间要长于其他种子,不能保证在到达醒种时间时,每粒种子均已满足醒种要求,而进行分离操作,则一般通过工具对汇聚成种子团种子进行分离操作,但由于工具会与种子发生直接接触,一旦操作不慎,将会对种子造成挤压损坏,存在缺陷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可对水源温度实现自动控制,加快醒种效率,可对种子实现无接触翻搅分离,以保证每粒种子的醒种质量,可使已满足醒种需求的种子脱离水源,以避免过度醒种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包括:醒种辅助壳体,呈方形块体结构;所述醒种辅助壳体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方形槽结构的醒种槽,醒种辅助壳体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承托框架;所述醒种槽内端底面呈方形分布状共固定安装有四根为圆柱结构的限位辅助柱,限位辅助柱高度与醒种槽深度相一致;所述醒种槽内部设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醒种包裹壳体,醒种包裹壳体内框区域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底部开口端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下网板;所述醒种包裹壳体前端面及后端面均开设有一处呈矩形开口结构的贯通开口,贯通开口与醒种包裹壳体内框区域相连通;两处所述贯通开口内均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侧网板;所述醒种包裹壳体前端面及后端面左右两侧相邻边缘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限位配合块,每块限位配合块顶端面与底端面中心部位均共同开设有一处限位插接孔位;四根所述限位辅助柱与四处限位插接孔位滑动插接配合;所述醒种包裹壳体顶端面后侧边缘部位转动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板结构的盖板,盖板底端面与醒种包裹壳体顶端面相贴合状态下,盖板完全覆盖醒种包裹壳体顶部开口端;所述盖板顶端面前侧方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手。

3、优选地,所述醒种槽内端底面中心区域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围绕框板;所述醒种包裹壳体边长尺寸与围绕框板边长尺寸相一致;当醒种包裹壳体底端面与围绕框板顶端面相接触时,此时醒种包裹壳体完全覆盖围绕框板顶部开口端,且此时醒种包裹壳体顶端面处于醒种槽内部中间水平区域。

4、优选地,所述围绕框板内框区域左侧方固定安装有一根主管道,主管道外周面右侧方呈均匀分布状固定安装有一排与其相连通的曝气管,曝气管呈均匀分布状铺设满围绕框板内框区域;所述醒种辅助壳体左端面前侧方安装有一组进气阀门,进气阀门与主管道之间通过一根连通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气阀门通过软管与鼓风机外接相连。

5、优选地,所述醒种辅助壳体顶端面左侧方及右侧方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固定撑板;所述醒种辅助壳体前端面右侧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两块所述固定撑板顶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控制箱电性相连;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贯通固定撑板底端面。

6、优选地,所述醒种包裹壳体左端面及右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侧配合提升块;两组电动推杆伸缩端分别与两块侧配合提升块顶端面固定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醒种槽内添加水源,当醒种包裹壳体底端面与围绕框板顶端面相接触时,此时醒种槽内水源水位略高于醒种包裹壳体顶端面;所述醒种槽内端后侧面右方固定安装有一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与控制箱电性相连;所述醒种槽内端底面前侧左方固定安装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箱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箱内部还设有与其电性相连的温控器。

8、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伸展状态下,醒种包裹壳体底端面与围绕框板顶端面相接触;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收纳状态下,醒种包裹壳体脱离醒种槽内所添加的水源。

9、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内部还设有计时模块,计时模块与控制箱电性相连;所述计时模块计时值不做限定,其可依据醒种时间需求而定;当到达计时模块计时值时,计时模块反馈信号给予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电动推杆伸缩端收纳。

10、本技术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技术通过醒种包裹壳体与盖板的转动覆盖封闭,对种子实现封闭包裹,而配合下网板和侧网板,在便于水源进入浸泡的基础上,可对种子实现拦截,确保种子整体均跟随醒种包裹壳体没入在水源中,以实现醒种操作;

12、(2)本技术通过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及温控器的温度配合控制,可在醒种时,对水源温度实现自动控制,以确保水源温度一直处于适合种子醒种的温度状态,加快醒种效率;另外,通过鼓风机的气体输送,可配合曝气管将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弥散逸出,对醒种包裹壳体内临时汇聚成种子团的种子实现无接触翻搅分离,在保证不对其造成挤压损伤的基础上,保证每粒种子均能与水源全方面接触,以保证每粒种子的醒种质量;

13、(3)本技术计时模块计时值不做限定,其可依据醒种时间需求而定,故可与种子醒种时间实现配合,利于当到达种子醒种时间时,可通过计时模块与电动推杆的配合驱动,可使已满足醒种需求的种子自动推动其脱离水源,以避免出现过度醒种的问题,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不会受到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醒种辅助壳体(1),呈方形块体结构;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方形槽结构的醒种槽(101),醒种辅助壳体(1)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承托框架(102);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底面呈方形分布状共固定安装有四根为圆柱结构的限位辅助柱(103),限位辅助柱(103)高度与醒种槽(101)深度相一致;所述醒种槽(101)内部设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醒种包裹壳体(2),醒种包裹壳体(2)内框区域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底部开口端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下网板(207);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前端面及后端面均开设有一处呈矩形开口结构的贯通开口(208),贯通开口(208)与醒种包裹壳体(2)内框区域相连通;两处所述贯通开口(208)内均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侧网板(206);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前端面及后端面左右两侧相邻边缘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限位配合块(204),每块限位配合块(204)顶端面与底端面中心部位均共同开设有一处限位插接孔位(205);四根所述限位辅助柱(103)与四处限位插接孔位(205)滑动插接配合;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后侧边缘部位转动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板结构的盖板(201),盖板(201)底端面与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相贴合状态下,盖板(201)完全覆盖醒种包裹壳体(2)顶部开口端;所述盖板(201)顶端面前侧方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手(202);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底面中心区域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围绕框板(1011);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边长尺寸与围绕框板(1011)边长尺寸相一致;当醒种包裹壳体(2)底端面与围绕框板(1011)顶端面相接触时,此时醒种包裹壳体(2)完全覆盖围绕框板(1011)顶部开口端,且此时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处于醒种槽(101)内部中间水平区域;所述围绕框板(1011)内框区域左侧方固定安装有一根主管道(1013),主管道(1013)外周面右侧方呈均匀分布状固定安装有一排与其相连通的曝气管(1012),曝气管(1012)呈均匀分布状铺设满围绕框板(1011)内框区域;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左端面前侧方安装有一组进气阀门(107),进气阀门(107)与主管道(1013)之间通过一根连通管道(1010)相连通;所述进气阀门(107)通过软管与鼓风机外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顶端面左侧方及右侧方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固定撑板(104);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前端面右侧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06);两块所述固定撑板(104)顶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电动推杆(105),电动推杆(105)与控制箱(106)电性相连;所述电动推杆(105)伸缩端贯通固定撑板(104)底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左端面及右端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侧配合提升块(203);两组电动推杆(105)伸缩端分别与两块侧配合提升块(203)顶端面固定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醒种槽(101)内添加水源,当醒种包裹壳体(2)底端面与围绕框板(1011)顶端面相接触时,此时醒种槽(101)内水源水位略高于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后侧面右方固定安装有一组电加热管(108),电加热管(108)与控制箱(106)电性相连;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底面前侧左方固定安装有一组温度传感器(109),温度传感器(109)与控制箱(106)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箱(106)内部还设有与其电性相连的温控器(10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05)伸缩端伸展状态下,醒种包裹壳体(2)底端面与围绕框板(1011)顶端面相接触;所述电动推杆(105)伸缩端收纳状态下,醒种包裹壳体(2)脱离醒种槽(101)内所添加的水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06)内部还设有计时模块(1015),计时模块(1015)与控制箱(106)电性相连;所述计时模块(1015)计时值不做限定,其可依据醒种时间需求而定;当到达计时模块(1015)计时值时,计时模块(1015)反馈信号给予控制箱(106),控制箱(106)控制电动推杆(105)伸缩端收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薇栽培用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醒种辅助壳体(1),呈方形块体结构;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方形槽结构的醒种槽(101),醒种辅助壳体(1)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承托框架(102);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底面呈方形分布状共固定安装有四根为圆柱结构的限位辅助柱(103),限位辅助柱(103)高度与醒种槽(101)深度相一致;所述醒种槽(101)内部设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醒种包裹壳体(2),醒种包裹壳体(2)内框区域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底部开口端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下网板(207);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前端面及后端面均开设有一处呈矩形开口结构的贯通开口(208),贯通开口(208)与醒种包裹壳体(2)内框区域相连通;两处所述贯通开口(208)内均固定安装有一块与其结构尺寸相匹配的侧网板(206);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前端面及后端面左右两侧相邻边缘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块结构的限位配合块(204),每块限位配合块(204)顶端面与底端面中心部位均共同开设有一处限位插接孔位(205);四根所述限位辅助柱(103)与四处限位插接孔位(205)滑动插接配合;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后侧边缘部位转动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板结构的盖板(201),盖板(201)底端面与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相贴合状态下,盖板(201)完全覆盖醒种包裹壳体(2)顶部开口端;所述盖板(201)顶端面前侧方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手(202);所述醒种槽(101)内端底面中心区域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方形框板结构的围绕框板(1011);所述醒种包裹壳体(2)边长尺寸与围绕框板(1011)边长尺寸相一致;当醒种包裹壳体(2)底端面与围绕框板(1011)顶端面相接触时,此时醒种包裹壳体(2)完全覆盖围绕框板(1011)顶部开口端,且此时醒种包裹壳体(2)顶端面处于醒种槽(101)内部中间水平区域;所述围绕框板(1011)内框区域左侧方固定安装有一根主管道(1013),主管道(1013)外周面右侧方呈均匀分布状固定安装有一排与其相连通的曝气管(1012),曝气管(1012)呈均匀分布状铺设满围绕框板(1011)内框区域;所述醒种辅助壳体(1)左端面前侧方安装有一组进气阀门(107),进气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波包晗黄欣李媚黄耀恒黄秋清蒋日红丁蕾韦凤威罗益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