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加药、采血或注射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首先用手将针帽拔出,使用注射器加药、采血或注射后,护理人员要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进行处理,会将拔出的针头回套到针帽,为了避免针尖在回套时被污染以及因双手回套针帽而导致针刺伤,发生职业暴露,根据防护标准要求和医疗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操作过程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只能单手回套注射器针帽;
2、但单手回套针帽时,由于针帽入口小且没有固定位置,不能准确回套,即使套入针帽后也容易再次脱出,使针头容易受到污染,也增加针刺伤的风险,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单手回帽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吸盘,所述固定座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均开有活动卡槽,左侧所述活动卡槽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一置帽器,右侧所述活动卡槽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二置帽器。
4、优选的,所述第一置帽器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球轴。
5、优选的,所述第二置帽器包括第三固定管,所述第三固定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轴。
6、优选的,四个所
7、优选的,所述第一球轴与左侧活动卡槽卡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内直径为0.6cm,所述第二固定管内直径为0.7cm,所述第一固定环内直径为0.9cm。
8、优选的,所述第二球轴与右侧活动卡槽卡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管内直径为0.8cm,所述第二固定环内直径为1c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中,通过在装置中设置有第一置帽器和第二置帽器,护理人员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可以将拔下的注射器帽根据类型插放进对应的置帽器内部,待完成注射操作后,可以直接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对应置帽器内部插放的注射器针帽内,整个过程单手即可完成操作,还能避免针头受到污染和误伤自己,同时,两个置帽器均采用球轴与固定座进行活动连接,使得两个置帽器均能够在使用时进行角度改变,使得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1、2、本技术中,通过在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吸盘,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四个吸盘将自身固定在操作台上,当护理人员单手进行回帽操作时,通过四个吸盘进行吸附固定的固定座,能够防止注射器针头插入针帽时装置发生移动而导致回帽失败,使得通过本装置进行回帽操作效率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吸盘(2),所述固定座(1)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均开有活动卡槽(3),左侧所述活动卡槽(3)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一置帽器(4),右侧所述活动卡槽(3)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二置帽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吸盘(2)等距离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所述第一置帽器(4)和第二置帽器(5)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轴(44)与左侧活动卡槽(3)卡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41)内直径为0.6cm,所述第二固定管(42)内直径为0.7cm,所述第一固定环(43)内直径为0.9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轴(53)与右侧活动卡槽(3)卡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管(51)内直径为0.8cm,所述第二固定环(52)内直径为1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吸盘(2),所述固定座(1)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均开有活动卡槽(3),左侧所述活动卡槽(3)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一置帽器(4),右侧所述活动卡槽(3)内部卡合活动连接有第二置帽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回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吸盘(2)等距离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所述第一置帽器(4)和第二置帽器(5)不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娇龙,王晓静,徐椰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