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多采用蝶翼式静脉采血针,护理人员或血液采集检验人员采集时一般操作方式为执针翼进针后,一手执真空贮血管或贮血袋、一手持采血针尾部将管塞穿刺针插入真空贮血管或贮血袋,这种方式未固定采血针头,极易使采血针头滑出或移位刺破血管。
2、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将针翼一面设置粘胶的方式进行固定针头,但是这种仅适用于短时采血过程,当采集血量大或频繁更换贮血管的长时间采血过程,针翼一面设置粘胶以固定采血针头的方式并不可靠。除此之外,一般采血结束后,由于采血针的输血管内会残留血液,现有的采血针无法将输血管内会残留血液排出至贮血装置,这样会造成极大的血液浪费。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通过该采血针可以有效固定静脉穿刺针头,避免针头滑出移位,同时可以排空输液软管残留血液,避免血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针翼、输液软管、针座、采血针头,所述静脉穿刺针头的一端与针翼连接,所述针翼的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所述输液软管的另一端连接针座,所述针座上连接采血针头,还包括辅助软管、气囊,所述辅助软管的一端与输液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辅助软管上套设有导管夹片,当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时,所述辅助软管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并用导管夹片固定。
2、进一步地,所述针翼一面设置防滑凸点,另一面设置输
3、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软管连接于输液软管的近针翼端。
4、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夹片为pom材质。
5、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夹片依次包含t型缺口区域、水滴型缺口区域、条形缺口区域。
6、进一步地,当采血量不大于20ml时,使用所述针翼的输液贴面固定于人体手臂上,使用导管夹片的条形缺口区域卡接于辅助软管靠近输液软管端;采血完成后,将导管夹片的条形缺口区域卡接于输液软管靠近针翼端;按压气囊排出输液软管内血液。
7、进一步地,当采血量超过20ml时,使用所述针翼的输液贴面固定于人体手臂上,并使用所述辅助软管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使用导管夹片的条形缺口区域进行固定;采血完成后,将导管夹片的条形缺口区域卡接于输液软管靠近针翼端;按压气囊排出输液软管内血液。
8、进一步地,还包括穿刺针头保护管、采血针头保护套,所述静脉穿刺针头上套设有穿刺针头保护管,所述采血针头上套设有采血针头保护套。
9、进一步地,所述输液软管和辅助软管内外直径相同。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夹片的第一尺寸d1比输液软管外直径小0.2mm~0.5mm;所述导管夹片的第二尺寸d2等于输液软管压缩截流后的尺寸。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1)可以有效固定静脉穿刺针头,避免静脉穿刺针头滑出移位。通过在采血针的针翼一面设置输液贴可以短时限位固定采血针头,通过使用辅助软管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并用导管夹片固定,确保静脉穿刺针头长时间限位固定。
13、2)可以排空输液软管残留血液,避免血液浪费。通过辅助软管的一端与输液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气囊连接,采血时,使用导管夹片条形缺口区域卡接于辅助软管靠近输液软管端,采血完成后,将导管夹片的条形缺口区域卡接于输液软管靠近针翼端;按压气囊排出输液软管内血液,从而实现排空输液软管残留血液,避免血液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2)、针翼(3)、输液软管(4)、针座(7)、采血针头(8),所述静脉穿刺针头(2)的一端与针翼(3)连接,所述针翼(3)的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4),所述输液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针座(7),所述针座(7)上连接采血针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软管(5)、气囊(6),所述辅助软管(5)的一端与输液软管(4)连接,另一端与气囊(6)连接,所述辅助软管(5)上套设有导管夹片(10),当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时,所述辅助软管(5)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并用导管夹片(1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翼(3)一面设置防滑凸点,另一面设置输液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软管(5)连接于输液软管(4)的近针翼(3)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片(10)为POM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片(10)依次包含T型缺口区域(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当采血量不大于20ml时,使用所述针翼(3)的输液贴面固定于人体手臂上,使用导管夹片(10)的条形缺口区域(103)卡接于辅助软管(5)靠近输液软管(4)端;采血完成后,将导管夹片(10)的条形缺口区域(103)卡接于输液软管(4)靠近针翼(3)端;按压气囊(6)排出输液软管(4)内血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当采血量超过20ml时,使用所述针翼(3)的输液贴面固定于人体手臂上,并使用所述辅助软管(5)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使用导管夹片(10)的条形缺口区域(103)进行固定;采血完成后,将导管夹片(10)的条形缺口区域(103)卡接于输液软管(4)靠近针翼(3)端;按压气囊(6)排出输液软管(4)内血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刺针头保护管(1)、采血针头保护套(9),所述静脉穿刺针头(2)上套设有穿刺针头保护管(1),所述采血针头(8)上套设有采血针头保护套(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4)和辅助软管(5)内外直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片(10)的第一尺寸D1比输液软管(4)外直径小0.2mm~0.5mm;所述导管夹片(10)的第二尺寸D2等于输液软管(4)压缩截流后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头(2)、针翼(3)、输液软管(4)、针座(7)、采血针头(8),所述静脉穿刺针头(2)的一端与针翼(3)连接,所述针翼(3)的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4),所述输液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针座(7),所述针座(7)上连接采血针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软管(5)、气囊(6),所述辅助软管(5)的一端与输液软管(4)连接,另一端与气囊(6)连接,所述辅助软管(5)上套设有导管夹片(10),当采血针进行静脉采血时,所述辅助软管(5)环形缠绕于人体手臂或手指上,并用导管夹片(1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翼(3)一面设置防滑凸点,另一面设置输液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软管(5)连接于输液软管(4)的近针翼(3)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片(10)为pom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片(10)依次包含t型缺口区域(101)、水滴型缺口区域(102)、条形缺口区域(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头滑移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当采血量不大于20ml时,使用所述针翼(3)的输液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夏,谢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峨眉康复疗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