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8233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增塑剂技术领域。一种生物基增塑剂,以质量百分比计,组份如下:生物基二元酸35‑65份、生物基二元醇30‑60份、终止剂5‑7份、抗氧化剂0.3‑0.9份、催化剂0.004‑0.006份、助剂0.04‑0.08份;所述生物基二元酸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植物油酸、酸酐和催化剂,其中植物油酸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2‑4),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植物油酸和酸酐总质量的0.6份‑0.9份,温度控制在120℃‑140℃,待酸值不再降低即完成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生物基二元酸。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油植物中所提炼出的二元酸、二元醇和生物基类长链酸进行产品生成,取代由石油基生产的基础材料所生产的产品,达到环保、零污染和减少碳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塑剂,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生物基高分子是一类以生物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经过生物或化学过程合成的高分子。以生物基高分子为基体树脂而获得的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和涂料统称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避开石化资源的依赖性,具有低碳环保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可替代石化高分子材料的潜力,然而目前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还不足高分子材料的1份。因此,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将会是高分子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增塑剂为一种添加剂在使用时会插入聚合物分子之间,削弱了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聚合物分子的活动性增大,从而改善聚合物加工性和制品的柔韧度。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石油基增塑剂,对于如何开发生物基增塑剂以及提高生物基增塑剂的应用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物基增塑剂,以质量百分比计,组份如下:

4、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基二元酸与所述生物基二元醇的质量之比为(40-50):(50-60)。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催化剂选自甲醇钠、对甲苯磺酸、钛酸四正丁酯、氯化亚锡、二丁基氧化锡、乙二醇锑、三氧化二锑、三氟甲磺酸、三氟甲磺酸钪中的至少一种。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钛酸四正丁酯与二丁基氧化锡的混合,所述钛酸四正丁酯与二丁基氧化锡的质量之比为3:2。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止剂为为十二月桂酸醇/酸、十二烷酸和长链脂肪酸中的一种。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剂为bht、dbhq或1010型抗氧剂,通过加入抗氧剂,能够减少因光和热引起的变色作用。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剂为耐磨剂和阻聚剂的混合,所述耐磨剂和阻聚剂的质量之比为(1-3):(3-5)。

11、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firstcure st-1和firstcure st-2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加入阻聚剂能够提高阻聚效率和热稳定性;所述耐磨剂为af-29或af-30,通过加入耐磨剂能够提高生物基增塑剂的耐磨效果和韧性。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基二元酸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植物油酸、酸酐和催化剂,其中植物油酸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2-4),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植物油酸和酸酐总质量的0.6份-0.9份,温度控制在120℃-140℃,待酸值不再降低即完成反应,冷却至室温,即得生物基二元酸。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酸为大豆油酸和棉籽油酸中的混合,所述大豆油酸与棉籽油酸的质量之比为(1-5):1;所述酸酐为甲基六氢苯酐、丁二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辛二酸酐、壬二酸酐和癸二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生物基二元酸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氯化亚锡。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基二元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植物油和二羟基仲胺混合,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得到生物基二元醇。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为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混合,所述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质量之比为(1-2):(3-5):(1-3)。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二羟基仲胺为二甲醇胺与二乙醇胺的混合,所述二甲醇胺与二乙醇胺的质量之比为1:(3-5)。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氨基钠或氢氧化钾。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生物基二元酸、生物基二元醇、抗氧化剂、催化剂和助剂加入反应槽内,升温至120-170℃开始反应,再升温至210℃,当酸值低于30后开始抽真空,当酸值小于1则抽全真空,当羟值达到125-160时,则以氮气破除真空并加入终止剂,反应1小时后,酸值小于1时即可停止,制得生物基增塑剂。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在制备聚氨酯、pvc、聚酯产品中的应用,在具体应用时,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在聚氨酯、pvc、聚酯产品中的添加量为5-20份。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采用油植物中所提炼出的二元酸、二元醇和生物基类长链酸进行产品生成,取代由石油基生产的基础材料所生产的产品,达到环保、零污染和减少碳污染的问题,且通过组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生物基增塑剂能够改善制品的强度和柔韧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组份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二元酸与所述生物基二元醇的质量之比为(40-50):(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甲基六氢苯酐、丁二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辛二酸酐、壬二酸酐和癸二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二元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植物油和二羟基仲胺混合,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得到生物基二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混合,所述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质量之比为(1-2):(3-5):(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羟基仲胺为二甲醇胺与二乙醇胺的混合,所述二甲醇胺与二乙醇胺的质量之比为1:(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氨基钠或氢氧化钾。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生物基二元酸、生物基二元醇、抗氧化剂、催化剂和助剂加入反应槽内,升温至120-170℃开始反应,再升温至210℃,当酸值低于30后开始抽真空,当酸值小于1则抽全真空,当羟值达到125-160时,则以氮气破除真空并加入终止剂,反应1小时后,酸值小于1时即可停止,制得生物基增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在制备聚氨酯、PVC、聚酯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在聚氨酯、PVC、聚酯产品中的添加量为5-20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组份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二元酸与所述生物基二元醇的质量之比为(40-50):(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甲基六氢苯酐、丁二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辛二酸酐、壬二酸酐和癸二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二元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植物油和二羟基仲胺混合,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得到生物基二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混合,所述棕榈仁油、亚麻油和椰子油的质量之比为(1-2):(3-5):(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基增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植辉林莹康阮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