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悬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203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及车辆。其中,车辆悬架包括车架、控制臂、衔接件以及衬套。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设置于控制臂本体上的配合部。衔接件的外表面与配合部的内表面套接固定。控制臂和衬套中一者与车架固定连接。衬套的外表面与衔接件的内表面套接固定。本申请提供的车辆悬架有利于提高车辆悬架的生产灵活性和适配性,使得相同尺寸的控制臂也能够与不同尺寸的衬套间接配合固定,减少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车辆悬架的生产制造中,控制臂和衬套的组件是影响车辆操稳和平顺性能的重要零部件。

2、相关技术中,控制臂通过衬套与车架进行插接固定连接。而一般地,衬套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控制臂与衬套插接配合。这导致需要生产多套不同尺寸的控制臂,控制臂的结构相对复杂,对控制臂进行不同尺寸的生产把控,增加了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悬架及车辆。本申请提供的车辆悬架有利于提高车辆悬架的生产灵活性和适配性,使得相同尺寸的控制臂也能够与不同尺寸的衬套间接配合固定,减少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悬架,包括车架、控制臂、衔接件以及衬套。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设置于控制臂本体上的配合部。衔接件的外表面与配合部的内表面套接固定。控制臂和衬套中一者与车架固定连接。衬套的外表面与衔接件的内表面套接固定。

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通过衔接件的内表面与衬套套接固定,衔接件的外表面与控制臂套接固定,使得衬套和控制臂通过衔接件间接固定。如此,可以理解的是,控制臂和衬套中一者固定至车架上,相较于衔接件形成较大、较复杂的结构,此时加工难度较大。而通过衔接件的引入,只需对衔接件的尺寸进行改进,使其适配于控制臂和衬套即可实现,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6、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衔接件、控制臂和衬套沿同一轴向配合固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衔接件包括沿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一长度。第一长度大于配合部沿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二长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衬套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三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衔接件和衬套中至少一者设有导向结构,以使配合部能够通过设置于衔接件上的导向结构与衔接件套接固定,或者使得衔接件能够通过设置于衬套上的导向结构与衬套套接固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斜面,第一斜面设置于衔接件或控制臂的一端。衔接件沿第一方向与衬套套接固定。第一斜面在第一方向上沿远离轴向方向倾斜设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衔接件的外表面与配合部的内表面过盈套接配合。和/或,衬套的外表面与衔接件的内表面过盈套接配合。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衔接件包括第一衔接本体、容纳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容纳腔、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一衔接本体上。第一通孔用于与衬套套接配合,以使容纳腔与衬套套接固定。导向结构围绕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衔接本体。第二通孔与容纳腔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和/或,衔接件还包括第二衔接本体。第一衔接本体突出设置于第二衔接本体。配合部与第一衔接本体套接固定,且抵接于第二衔接本体。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悬架,车身固定至车辆悬架上。

1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悬架与车身固定,可以使得车辆的车辆悬架加工组装效率提高,降低了加工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量,扩大生产优势。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所述控制臂和所述衬套沿同一轴向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包括沿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二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三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和所述衬套中至少一者设有导向结构,以使所述配合部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衔接件上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衔接件套接固定,或者使得所述衔接件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衬套上的导向结构与所述衬套套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于所述衔接件或所述控制臂的一端;所述衔接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衬套套接固定;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远离所述轴向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的外表面与所述配合部的内表面过盈套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包括第一衔接本体、容纳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衔接本体上;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所述衬套套接配合,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衬套套接固定;所述导向结构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衔接本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架,所述车身固定至所述车辆悬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所述控制臂和所述衬套沿同一轴向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包括沿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二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的第三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和所述衬套中至少一者设有导向结构,以使所述配合部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衔接件上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衔接件套接固定,或者使得所述衔接件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衬套上的导向结构与所述衬套套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于所述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