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维修,具体为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梯及电梯控制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梯为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电梯在居民生活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保养、维修与故障排除工作也需要随着电梯的发展不断完善,在进行电梯保养、维修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进入井道进行施工,在对电梯维修的过程中,当维修人员对轿厢底部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支撑架对轿厢进行支撑。
2、例如公开号cn217398147u,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维修的支撑架,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固定管上开设有滑动孔,并且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簧和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贯穿滑动孔并延伸至外部,多个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上通过多个电动推杆安装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维修孔,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簧,并且滑块上通过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通过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受力板固定连接,具有可以减少电梯落到顶板上时的冲击力,防止电梯因与顶板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使用实用性较高的效果。
3、基于对专利号的搜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现:
4、虽然这种用于电梯维修的支撑架可以减少电梯落到顶板上时的冲击力,防止电梯因与顶板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使用实用性较高,但是在使用时,由于井道的内部可视度较低,使用者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还需要携带照明设备较为麻烦,并且会对使用者的维修工作造成妨碍,而该装置并没有设置照明结构,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具备了便于照明的优点,解决了由于井道的内部可视度较低,使用者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还需要携带照明设备较为麻烦,并且会对使用者的维修工作造成妨碍,而该装置并没有设置照明结构,因此该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包括受力板、顶板、电动推杆和缓冲装置,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受力板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装置活动安装在受力板的底部,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悬板,所述悬板的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照明灯,所述悬板的后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悬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悬板的后侧,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两侧与连接杆远离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悬板并与夹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悬板活动连接,所述夹板位于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夹板的正面与照明灯表面的后侧紧密贴合。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槽、弹簧和第一限位环,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悬板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壁与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内壁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和第一限位环均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弹簧位于第一限位环的后侧。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圆板的顶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前侧与夹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固定板的前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悬板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插接在插孔的内部。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顶板底部两侧的前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与滑动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后侧设置有旋钮螺杆,所述旋钮螺杆靠近悬板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和悬板并延伸至悬板的内部,所述旋钮螺杆与悬板螺纹连接,所述旋钮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悬板、放置槽和照明灯,放置槽用于对照明灯进行限位,通过开启照明灯能够对井道进行照明,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电梯进行维修,解决了由于井道的内部可视度较低,使用者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还需要携带照明设备较为麻烦,并且会对使用者的维修工作造成妨碍,而该装置并没有设置照明结构,因此该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达到了便于照明的效果。
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夹板能够对照明灯进行挤压限位,通过移动连接板能够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移动能够带动夹板进行移动,当夹板对照明灯进行挤压时便于使用者对照明灯进行固定,当夹板远离照明灯时便于使用者对照明灯进行拆卸。
13、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安装槽能够对弹簧和第一限位环进行限位,利用弹簧的弹力能够对第一限位环进行向后的限位,第一限位环向后限位能够对连接杆进行向后的限位,连接杆向后限位能够对夹板进行向后的限位,从而能够避免夹板远离照明灯导致照明灯发生掉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包括受力板(1)、顶板(2)、电动推杆(3)和缓冲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受力板(1)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装置(4)活动安装在受力板(1)的底部,所述顶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悬板(5),所述悬板(5)的内侧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内壁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照明灯(7),所述悬板(5)的后侧设置有夹持组件(8),所述悬板(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夹板(81)、连接杆(82)和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位于悬板(5)的后侧,所述连接板(83)正面的两侧与连接杆(82)远离悬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2)的另一端贯穿悬板(5)并与夹板(8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2)与悬板(5)活动连接,所述夹板(81)位于放置槽(6)的内部,所述夹板(81)的正面与照明灯(7)表面的后侧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悬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11),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与圆板(11)的顶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6)内壁的前侧与夹板(81)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2),所述悬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位于固定板(10)的前侧,所述固定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15),所述悬板(5)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插孔(16),所述插杆(15)远离固定座(14)的一端插接在插孔(1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7),所述顶板(2)底部两侧的前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8),所述滑动槽(18)的内壁与滑动块(17)的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包括受力板(1)、顶板(2)、电动推杆(3)和缓冲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固定安装在受力板(1)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与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装置(4)活动安装在受力板(1)的底部,所述顶板(2)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悬板(5),所述悬板(5)的内侧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内壁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照明灯(7),所述悬板(5)的后侧设置有夹持组件(8),所述悬板(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夹板(81)、连接杆(82)和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位于悬板(5)的后侧,所述连接板(83)正面的两侧与连接杆(82)远离悬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2)的另一端贯穿悬板(5)并与夹板(8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2)与悬板(5)活动连接,所述夹板(81)位于放置槽(6)的内部,所述夹板(81)的正面与照明灯(7)表面的后侧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维修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安装槽(91)、弹簧(92)和第一限位环(93),所述安装槽(91)开设在悬板(5)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环(93)的内壁与连接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凌志,吴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通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