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罐内阻车器及阻车器总成制造技术_技高网

罐内阻车器及阻车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67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罐内阻车器及阻车器总成,其中罐内阻车器包括:机架;推爪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而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推爪轴的轴线平行于罐内轨道;推爪,具有毂套和以该毂套为基体的推爪体;其中毂套与推爪轴间周向连接而在轴向导引于所述推爪轴;第一约束,位于推爪用于阻挡车辆的一侧,以确定推爪初始位置;复位弹簧,以提供推爪向初始位置复位的力;以及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爪轴,以使推爪在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变换。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罐内阻车器能够产生缓冲,且驱动部分相对不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内阻车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配有该罐内阻车器的阻车器总成。


技术介绍

1、罐笼是例如矿井最常用的提升设备之一,人员或者车辆进入罐笼后需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罐笼产生较大的纵向(前后方向)窜动量。人员根据安全规范容易限制其不恰当的活动,但车辆易于在罐笼提升过程中产生前后方向的活动,影响罐笼提升的平稳性。

2、有鉴于此,在例如无轨胶轮车进入罐笼后,通常需要人工在车轮前后设置阻车器(如木质垫块),以将无轨胶轮车约束在罐笼预定位置,避免其产生较大的纵向窜动,而影响罐笼提升的安全性。然而,人工放置阻车器,首先需要人员进入罐笼进行阻车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罐笼内设置阻车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3、中国专利文献cn109422186a公开了一种提升机罐笼自动阻车器,该提升机罐笼自动阻车器于罐笼底盘同侧设有阻车块一和阻车块二,其中阻车块一能够限制进入罐笼的车辆后移,阻车块二则能够限制车辆前移。两阻车块采用铰装的方式安装在罐笼底盘上,进而提供一顶杆,以推动两阻车块旋转,从而使阻车块处于阻车位置或者翻转到轨道以下而处于脱开位置。

4、阻车块在罐笼的前后方向上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矿用车辆自重和载重普遍都比较大,在此条件下,矿用车辆的活动会对阻车部件产生比较大的冲击,换言之,阻车块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控制其转换位置的驱动装置的传动节点容易收到损坏。

5、目前的罐内阻车器普遍采用刚性的阻车器,并且应知,由于车辆不同,轴距不同,位置固定的阻车器应适应各类车辆,而位置固定设置的阻车器位置也决定了车辆在罐笼的前后方向上会有不同大小的活动空间,换言之,车辆的前后窜动对于大多数的罐内阻车器而言都是难以避免的,尽管当前已经出现了可以根据车辆的轴距来调整阻车部件位置的阻车器,但其操作相对复杂。

6、但也应知,能够产生缓冲的罐内阻车器出现并不晚,只是受限于各种原因,其实际投入使用的种类并不多。如中国专利文献cn2324023y,其公开了一种活动轨道式阻车限位装置,该阻车限位装置包括活动轨道,并且活动轨道由可伸缩的阻爪即弹簧缓冲装置组成,当车辆到位后,活动轨道抬起,并使活动轨道的抬起端顶持住车辆车轮,当车辆产生前后运动而撞击到活动轨道上时,弹簧提供缓冲。该种阻车限位装置类同于摇台,应知,随着《煤矿安全规程》的逐渐丰富,对活动轨道等有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由于弹簧尽管有很强的恢复变形性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劲度系数下降的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而使得活动轨道与固定轨道间的配合变差,可能由此产生安全隐患。

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现中,具有缓冲性能的罐内阻车器将缓冲部分配置在罐内阻车器上,但当前一台罐内阻车器作罐内轨道两侧普遍各设有两个阻爪,两个阻爪在展开与收起的状态间往往是同步驱动的,实现同步驱动的驱动装置位于罐内轨道的两条轨道构件间,驱动装置为平面运动机构,平面运动机构的运动平面与罐内轨道垂直,在此条件下,阻爪在罐内轨道方向上的移动非常容易损伤该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缓冲,且驱动部分相对不容易失效的罐内阻车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有该罐内阻车器的阻车器总成。

2、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罐内阻车器,其基本结构包括:

3、机架;

4、推爪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而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推爪轴的轴线平行于罐内轨道;

5、推爪,具有毂套和以该毂套为基体的推爪体;其中毂套与推爪轴间周向连接而在轴向导引于所述推爪轴;

6、第一约束,位于推爪用于阻挡车辆的一侧,以确定推爪初始位置;

7、复位弹簧,以提供推爪向初始位置复位的力;以及

8、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爪轴,以使推爪在工作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变换。

9、可选地,所述毂套与推爪轴间的连接形式为:

10、滑键连接;

11、平键连接;或

12、滑键连接;

13、相应地,相应键在推爪轴的轴向导向于对应的键槽。

14、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爪轴间并行设置或者串行设置;

15、并行设置时,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推爪轴间采用挠性件连接;

16、串行设置时,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推爪轴间采用万向联轴器或弹性联轴器连接。

17、可选地,所述轴承座有两座,而对所述推爪轴形成两端支承;

18、所述复位装置为套装在所述推爪轴上的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支撑于所述毂套,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于一两轴承座中的第一轴承座;

19、相应地,两轴承座中的第二轴承座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所述第一约束。

20、可选地,第二轴承座与压缩弹簧间设有第二侧挡圈,压缩弹簧与推爪间设有第一侧挡圈;

21、其中第一侧挡圈与推爪轴间滑动配合。

22、可选地,第二侧挡圈与第二轴承座间固定连接。

23、可选地,初始状态下,毂套与第二轴承座间的间距为毂套长度的1~1.5倍。

24、可选地,所述推爪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侧基板和连接在两侧基板间的一组连接板;

25、其中,侧基板板面与毂套轴线垂直;

26、侧基板在推爪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与车辆接触,其中一板边处于竖直状态,连接板中包括位于该板边的面连接板。

27、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矩形的底板和设置在垂直连接在底板一侧的侧板;

28、侧板为平行于罐内轨道方向的立板;

29、侧板和底板均设有固定孔,以用于机架在罐笼内的固定。

30、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阻车器总成,包括四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罐内阻车器;

31、相应四件罐内阻车器两两一组,其中一组安装在车辆阻车位置后侧,另一组安装在车辆阻车位置前侧;

32、组内两件罐内阻车器用于阻挡车辆前轴或后轴轴体或车轮。

33、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罐内阻车器,其推爪轴按照传统的方式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给定的机架上,推爪在推爪轴上采用周向连接,而轴向导引于推爪轴的方式,并且通过复位弹簧使推爪能够复位到初始位置。使用状态下,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推爪处于阻拦状态,当车辆在罐笼前后窜动,而撞击到推爪时,会使推爪从初始位置向推爪轴的另一端滑行,复位弹簧提供缓冲,从而能够有效的抑制刚性冲击。由于推爪通过复位弹簧提供缓冲,对驱动装置影响较小,不容易因此导致驱动装置失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套与推爪轴间的连接形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爪轴间并行设置或者串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有两座,而对所述推爪轴形成两端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座与压缩弹簧间设有第二侧挡圈,压缩弹簧与推爪间设有第一侧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第二侧挡圈与第二轴承座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毂套与第二轴承座间的间距为毂套长度的1~1.5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爪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侧基板和连接在两侧基板间的一组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矩形的底板和设置在垂直连接在底板一侧的侧板;

10.一种阻车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件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罐内阻车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套与推爪轴间的连接形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爪轴间并行设置或者串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有两座,而对所述推爪轴形成两端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内阻车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座与压缩弹簧间设有第二侧挡圈,压缩弹簧与推爪间设有第一侧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奎张保臣徐耀隆王洋洋潘申奥商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