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大棚,尤其涉及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
技术介绍
1、蔬菜大棚作为推进蔬菜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在空间、时间、品种上弥合食物供需的矛盾,拓展了蔬菜种植时空,对破解水土资源约束、提高生产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但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由于漫长的高温气候时间,与设施大棚天然具备增温特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大棚设施内温度太高,采用水帘降温设备不符合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造成本地设施大棚夏季利用率不高,影响本地的蔬菜设施大棚的推广和利用,而导致普遍存在设施运营降温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蔬菜设施产业的发展。
2、目前华南地区蔬菜设施大棚主要有塑料大棚、简易大棚和小拱棚等,其中简易大棚和小拱棚由于不能适应机械化操作和不抗台风,不符合现代设施农业要求,逐渐不能满足华南地区蔬菜的种植需求。
3、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机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上下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上设置有防虫网;
3、所述进出机构包括用于进出大型设备的第一进出组件和用于人员进出的第二进出组件,所述第一进出组件和所述第二
4、所述第二进出组件包括依次套设固接在所述主体内壁的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所述第一缓冲间与所述第二缓冲间连通,所述第一缓冲间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缓冲间与所述主体内腔连通;
5、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所述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四周侧窗外侧上,所述第二通风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窗外侧上,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和所述第二通风组件内分别嵌设有所述防虫网。
6、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间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内壁的第一隔离膜,所述第一隔离膜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缓冲间连通的第二工作门,所述第一缓冲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主体侧壁的第一工作门与外界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间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内壁的第二隔离膜,所述第二隔离膜间隙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离膜外,所述第二隔离膜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内腔连通的第三工作门。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进出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主体侧壁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一进出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出口对应设置的机具门,所述机具门与所述主体滑动设置。
9、优选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啮合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具门的顶端。
10、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卡槽,卡槽内用弹簧固定有透明的外侧膜;所述外侧膜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作用下分成下部四周的侧窗和上部的若干顶窗。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包括开设在侧窗的所述外侧膜上的第一通风口,所述防虫网嵌设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风口内;所述第一通风口上设置有可卷放的第一卷膜。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组件包括开设在顶窗的所述外侧膜上的第二通风口,所述防虫网嵌设固定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内;所述第二通风口上设置有可卷放的第二卷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采用分开设置的第一进出组件和第二进出组件分别用于工作机具和人员的进出,提高了防虫隔离性能,提高了大棚的防护性;通风机构设置在主体上,利用风洞聚集效应,提高了通风效果;第二进出组件设置相互套设的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使得用于人员进出的第二进出组件在使用时,采用两个缓冲间进行过渡,第一缓冲间与第二缓冲间之间可控制的开设设置,使得人员进出时在缓冲间内的进行中转,使得主体进出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有效起到了隔离防虫效果;通风机构包括设置在侧窗上的第一通风组件和设置在顶窗侧面的第二通风组件,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内分别通过防虫网进行防虫,使得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在夏季开启时起到防虫隔虫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上下布置,夏季通风时,高温气流上升,结合第一通风组件和第二通风组件的风洞聚集效应,自然通风效果显著提高。
1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独立的进出口实现了机具和人员进出的分离,提高了大棚进口的隔离防虫效果,提高了对大棚内蔬菜的保护性,提高了种植效益;同时通风机构的设置提高了通风效果,提高了通风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机构,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上下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上设置有防虫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间(5)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1)内壁的第一隔离膜(7),所述第一隔离膜(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缓冲间(6)连通的第二工作门(8),所述第一缓冲间(5)通过设置在所述主体(1)侧壁的第一工作门(9)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间(6)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1)内壁的第二隔离膜(10),所述第二隔离膜(10)间隙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离膜(7)外,所述第二隔离膜(10)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1)内腔连通的第三工作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出组件(4)包括开设在所述主体(1)侧壁的第一进出口(12),所述第一进出口(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出口(12)对应设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5),所述驱动齿轮(15)上啮合设置有驱动齿条(16),所述驱动齿条(16)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具门(13)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支撑框架(17),所述支撑框架(17)上固定卡槽,卡槽内用弹簧固定有透明的外侧膜(18);所述外侧膜(18)在所述支撑框架(17)的作用下分成下部四周的侧窗和上部的若干顶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19)包括开设在侧窗的所述外侧膜(18)上的第一通风口(21),所述防虫网(2)嵌设固定在所述第一通风口(21)内;所述第一通风口(21)上设置有可卷放的第一卷膜(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组件(20)包括开设在顶窗的所述外侧膜(18)上的第二通风口(23),所述防虫网(2)嵌设固定在所述第二通风口(23)内;所述第二通风口(23)上设置有可卷放的第二卷膜(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机构,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上下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上设置有防虫网(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间(5)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1)内壁的第一隔离膜(7),所述第一隔离膜(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缓冲间(6)连通的第二工作门(8),所述第一缓冲间(5)通过设置在所述主体(1)侧壁的第一工作门(9)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间(6)包括固接在所述主体(1)内壁的第二隔离膜(10),所述第二隔离膜(10)间隙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离膜(7)外,所述第二隔离膜(10)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1)内腔连通的第三工作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南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蔬菜设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出组件(4)包括开设在所述主体(1)侧壁的第一进出口(12),所述第一进出口(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出口(12)对应设置的机具门(13),所述机具门(13)与所述主体(1)滑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志,郑岩松,陈胜文,戴修纯,乔燕春,何国平,陈易伟,江定,袁凡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