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80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除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用于除去铸造炉的炉体内的氧气,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包括脱氧剂加料器和中空的气动轴,脱氧剂加料器具有伸入炉体内的出料口;气动轴可转动设置在脱氧剂加料器的出料口内,气动轴的第一端插入炉体内并设置有沿气动轴切线方向布置的排气孔,气动轴的第二端连接氮气供应设备,气动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脱氧剂加料器的出料口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氮气注入炉体时产生的反作用力驱动气动轴转动,实现自动、持续、定量添加脱氧剂,同时氮气的注入也起到搅拌作用,确保脱氧剂与铜液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除氧设备,具体为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铜棒铸造过程中,铜液中的氧气含量是影响铜棒质量的重要因素。氧气会导致铜棒产生氧化物夹杂物,降低铜棒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甚至可能引发铸造过程中的气泡产生,影响铸件的外观和尺寸精度。因此,铜棒铸造过程中对氧气的去除至关重要。

2、目前,铜棒铸造过程中常用的脱氧方法有脱氧剂除氧,但脱氧剂的添加过程一般由人工操作,操作人员通过向炉体内少量多次地加入脱氧剂,同时利用工具进行搅拌,以促进脱氧反应的发生。然而,这种方式难以精确控制每次加入的脱氧剂量,且搅拌的均匀程度较差,容易造成脱氧不完全或是局部区域氧气含量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用于除去铸造炉的炉体内的氧气,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包括脱氧剂加料器和中空的气动轴,所述脱氧剂加料器具有伸入所述炉体内的出料口;所述气动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脱氧剂加料器的出料口内,所述气动轴的第一端插入炉体内并设置有沿所述气动轴切线方向布置的排气孔,所述气动轴的第二端连接氮气供应设备,所述气动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脱氧剂加料器的出料口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

4、可选地,所述气动轴的第二端通过旋转连通器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氮气供应设备。

5、可选地,在位于所述气动轴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被构造为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给所述气动轴提供沿切线方向的力。

6、可选地,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还包括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固定在所述气动轴的第一端并随所述气动轴同步转动。

7、可选地,所述铸造炉包含炉盖,所述铸造炉的炉盖与所述铸造炉的炉体之间留有排气间隙,所述炉盖与所述炉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一沿所述炉盖的盖合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以控制所述排气间隙的宽窄。

8、可选地,所述炉体的边缘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炉盖的边缘设置有朝所述储水槽的开口方向延伸的封边,所述封边由所述储水槽的开口伸入所述储水槽内部。

9、可选地,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还包括除渣器,所述除渣器为环状构件,所述除渣器的内孔与所述气动轴外壁之间形成排渣口,所述除渣器的外径与所述炉体的内径大小相适配,所述除渣器朝下的一端为锥面。

10、可选地,所述除渣器通过连接结构二与所述铸造炉的炉盖相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氮气除氧和脱氧剂除氧有效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氮气排入炉体时的反作用力推动气动轴转动,实现向炉体内少量、持续的自动添加脱氧剂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排入炉体的氮气还能达到搅拌混合脱氧剂和铜液的作用,实现更高效的除氧;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转连通器,使得气动轴可以与脱氧剂加料器实现转动连接,同时该旋转连通器具备密封轴承和进气口等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氮气从静态的供应设备输送到动态旋转的气动轴内,从而确保了氮气的稳定输送;

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铸造炉的炉盖与炉体之间设置排气间隙,并采用连接结构一来控制排气间隙的宽窄,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灵活调整排气间隙的宽窄,实现了动态调节炉盖与炉体之间排气间隙的功能。这种设置允许在向炉体内充入氮气时,炉内原有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确保了炉体内维持较低的氧含量,同时避免了炉体内气压过高的风险。相比现有技术中敞口或固定空隙的炉体设计,有效降低了铜液中的氧含量,优化了铸造环境,提高了铜铸件的质量;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炉体内设置一个环状构件的除渣器,并利用其内孔与气动轴外壁之间形成的排渣口,这种设置允许由脱氧反应生成的轻质氧化物沿着除渣器的锥面和排渣口上浮至铜液表面,形成浮渣,同时利用氮气气泡将这些浮渣推向炉体边缘形成一个环形浮渣圈。随着铜棒生产的进行和铜液量的减少,浮渣圈最终被搁置在除渣器上,从而有效分离浮渣与铜液。此外,除渣器顶部设置的环形渣槽及排液孔进一步提高了浮渣的收集效果,并防止了铜液混入浮渣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用于除去铸造炉的炉体(1)内的氧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氧剂加料器(8)和中空的气动轴(9),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具有伸入所述炉体(1)内的出料口(10);所述气动轴(9)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的出料口(10)内,所述气动轴(9)的第一端插入炉体(1)内并设置有沿所述气动轴(9)切线方向布置的排气孔(11),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连接氮气供应设备(12),所述气动轴(9)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与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的出料口(10)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通过旋转连通器(14)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氮气供应设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助力装置(15),所述助力装置(15)被构造为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给所述气动轴(9)提供沿切线方向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固定在所述气动轴(9)的第一端并随所述气动轴(9)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炉包含炉盖(6),所述铸造炉的炉盖(6)与所述铸造炉的炉体(1)之间留有排气间隙(22),所述炉盖(6)与所述炉体(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一(17)沿所述炉盖(6)的盖合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以控制所述排气间隙(22)的宽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边缘设置有储水槽(19),所述储水槽(19)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炉盖(6)的边缘设置有朝所述储水槽(19)的开口方向延伸的封边(7),所述封边(7)由所述储水槽(19)的开口伸入所述储水槽(19)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渣器(20),所述除渣器(20)为环状构件,所述除渣器(20)的内孔与所述气动轴(9)外壁之间形成排渣口(21),所述除渣器(20)的外径与所述炉体(1)的内径大小相适配,所述除渣器(20)朝下的一端为锥面(20-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器(20)通过连接结构二(18)与所述铸造炉的炉盖(6)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用于除去铸造炉的炉体(1)内的氧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氧剂加料器(8)和中空的气动轴(9),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具有伸入所述炉体(1)内的出料口(10);所述气动轴(9)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的出料口(10)内,所述气动轴(9)的第一端插入炉体(1)内并设置有沿所述气动轴(9)切线方向布置的排气孔(11),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连接氮气供应设备(12),所述气动轴(9)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13),所述螺旋叶片(13)与所述脱氧剂加料器(8)的出料口(10)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下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通过旋转连通器(14)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氮气供应设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气动轴(9)的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助力装置(15),所述助力装置(15)被构造为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给所述气动轴(9)提供沿切线方向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铸造炉除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固定在所述气动轴(9)的第一端并随所述气动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杨宗宝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永达有色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