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移动混砂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移动混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3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混砂机,涉及铸造技术领域,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仓、第一绞龙、支撑台以及驱动台,搅拌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第一绞龙的一侧连通,支撑台包括支撑段与动力段,驱动台朝向搅拌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动力段位于固定槽内;动力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固定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端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凸起结构啮合连接;支撑段的顶部与搅拌仓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驱动台的底部安装有滚轮。借此,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支撑台转动,使得第一绞龙、搅拌仓能够360°转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式混砂机因为转向不灵活而导致其难以将成品料送至不同方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混砂机


技术介绍

1、混砂机是用于混合型砂的铸造设备,混砂机一般具有下列功能:将旧砂、新砂﹑型砂黏结剂和辅料混合均匀;使黏结剂和辅料均匀分布并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按混砂工艺分类,混砂机可以分为:以碾压、搓研作用为主的辗轮式混砂机;以混合作用为主的叶片式混砂机;兼有搓研﹑混合作用的逆流式或称转子式混砂机和兼有碾压、混合作用的摆轮式混砂机。

2、现有的混砂机大多为固定式混砂机,其具备承载能力高、混合效果好等优点,但在下料过程中,需要将混合好的料通过运料车人工送至模具,或者直接将模具放置在出料口,当下料完成后再更换下一个模具。上述两种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为此,为了方便根据需要灵活下料,在铸造、建造领域移动式混砂设备逐渐代替了固定式混砂设备。如申请号为202011492924.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升降式双臂连续混砂机”,其内容为“包括双臂连续混砂机主体,所述双臂连续混砂机主体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新型钢板底座,所述新型钢板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新型电动移动平车,所述新型电动移动平车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混砂机独立电控柜、脉冲布袋除尘器、连续混砂机用树脂桶与连续混砂机用固化剂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升降式双臂连续混砂机,通过安装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脉冲布袋除尘器防油防水,进风口挡板设计防止大颗粒粉尘击穿滤袋,脉冲阀定时清灰系统,确保清灰效果,通过安装的新型钢板底座,新型钢板底座采用钢板卷制,制作简单强度好,且回转支撑及减速机安装在底座下方,维修养护更方便”。

4、上述设置虽然方便了混砂机移动,但是其出砂范围仅仅能够覆盖移动平车的一侧,而想要向移动平车的另一侧出砂则需要移动平车转向。由于整个设备体积较大,因此其转向半径同样较大,这使得上述设备在转向时需要足够的空间,因此只能一侧出砂任务完成后,再去兼顾另一侧的出砂任务,这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混砂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混砂机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仅能够向着一侧出砂,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移动混砂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仓、第一绞龙、支撑台以及驱动台,所述搅拌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一绞龙的一侧连通,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段与动力段,所述驱动台朝向搅拌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支撑段的外径大于固定槽的内径,所述动力段的外径小于固定槽的内径,所述动力段位于固定槽内,所述支撑段的底部与驱动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凸起结构啮合连接;

4、所述支撑段的顶部与搅拌仓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驱动台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5、其中,所述驱动台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固定槽与支撑段之间,所述限位台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球,所述支撑球的部分区域与支撑段的底部抵接。

6、其中,所述环形凹槽包括外槽体与内槽体,所述外槽体围绕内槽体设置,所述内槽体围绕固定槽的顶部设置,一部分支撑球位于外槽体中,另一部分支撑球位于内槽体内。

7、其中,所述限位台的顶部安装有环形卡台,所述支撑段的外壁向支撑段轴线凹陷形成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台与环形卡槽转动连接。

8、其中,所述环形卡台包括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与环形卡槽之间设置有若干润滑油腔,所述润滑油腔的一端与环形腔连接,所述润滑油腔的另一端安装有润滑球,所述润滑球的部分区域与环形卡槽抵接;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环形腔之间设置有注油管道。

9、其中,所述环形卡槽内设置有环形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朝向润滑球的一端为凹面,所述凹面与润滑球抵接。

10、其中,所述润滑球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凹面槽,若干凹面槽由润滑球的外壁向着润滑球的球心凹陷形成。

11、其中,所述搅拌仓内竖设有中空的搅拌柱,所述搅拌柱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搅拌扇叶,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端安装有动力轮,所述搅拌柱的顶部安装有限位轮,所述动力轮与驱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搅拌柱的底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搅拌柱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与搅拌仓之间设置有支撑臂。

12、其中,所述搅拌柱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驱动段、固定段、搅拌段以及下料段,所述限位轮安装在驱动段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段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进液管道,若干所述搅拌扇叶围绕搅拌段设置;所述固定段上套设有出液盘,所述出液盘包括储液腔,所述出液盘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液头,所述固定段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出液头与储液腔连通。

13、其中,所述限位环位于搅拌段与下料段之间,所述下料段的周向上安装有螺旋扇叶。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一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支撑台转动,使得第一绞龙、搅拌仓能够360°转动,使得第一绞龙能够将料送至多个方向,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式混砂机因为转向不灵活而导致其难以将成品料送至不同方向的问题。二是通过环形腔、润滑油腔、润滑球等结构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送至支撑台与限位台之间,防止支撑台在转动时因为摩擦力较大而导致整个设备转动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混砂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仓(1)、第一绞龙(2)、支撑台(3)以及驱动台(4),所述搅拌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一绞龙(2)的一侧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包括支撑段(31)与动力段(32),所述驱动台(4)朝向搅拌仓(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41),所述支撑段(31)的外径大于固定槽(41)的内径,所述动力段(32)的外径小于固定槽(41)的内径,所述动力段(32)位于固定槽(41)内,所述支撑段(31)的底部与驱动台(4)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段(3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321),所述固定槽(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11),所述第一电机(411)的动力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12),所述第一齿轮(412)与凸起结构(32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台(4)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台(42),所述限位台(42)位于固定槽(41)与支撑段(31)之间,所述限位台(42)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421),所述环形凹槽(421)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球(4213),所述支撑球(4213)的部分区域与支撑段(31)的底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421)包括外槽体(4211)与内槽体(4212),所述外槽体(4211)围绕内槽体(4212)设置,所述内槽体(4212)围绕固定槽(41)的顶部设置,一部分支撑球(4213)位于外槽体(4211)中,另一部分支撑球(4213)位于内槽体(42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42)的顶部安装有环形卡台(422),所述支撑段(31)的外壁向支撑段(31)轴线凹陷形成环形卡槽(311),所述环形卡台(422)与环形卡槽(3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台(422)包括环形腔(423),所述环形腔(423)与环形卡槽(311)之间设置有若干润滑油腔(424),所述润滑油腔(424)的一端与环形腔(423)连接,所述润滑油腔(424)的另一端安装有润滑球(425),所述润滑球(425)的部分区域与环形卡槽(311)抵接;所述固定槽(41)内安装有储油箱(413),所述储油箱(413)与环形腔(423)之间设置有注油管道(4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311)内设置有环形定位凸起(312),所述定位凸起(312)朝向润滑球(425)的一端为凹面(4251),所述凹面(4251)与润滑球(425)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球(425)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凹面(4251)槽,若干凹面(4251)槽由润滑球(425)的外壁向着润滑球(425)的球心凹陷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内竖设有中空的搅拌柱(11),所述搅拌柱(11)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搅拌扇叶(111),所述搅拌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动力端安装有动力轮(101),所述搅拌柱(11)的顶部安装有限位轮(102),所述动力轮(101)与驱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搅拌柱(11)的底部套设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与搅拌柱(1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12)与搅拌仓(1)之间设置有支撑臂(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柱(11)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驱动段(112)、固定段(113)、搅拌段(114)以及下料段(115),所述限位轮(102)安装在驱动段(112)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段(1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进液管道,若干所述搅拌扇叶(111)围绕搅拌段(114)设置;所述固定段(113)上套设有出液盘(14),所述出液盘(14)包括储液腔(141),所述出液盘(1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液头(142),所述固定段(11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143),所述出液头(142)与储液腔(14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2)位于搅拌段(114)与下料段(115)之间,所述下料段(115)的周向上安装有螺旋扇叶(11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混砂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仓(1)、第一绞龙(2)、支撑台(3)以及驱动台(4),所述搅拌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一绞龙(2)的一侧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包括支撑段(31)与动力段(32),所述驱动台(4)朝向搅拌仓(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41),所述支撑段(31)的外径大于固定槽(41)的内径,所述动力段(32)的外径小于固定槽(41)的内径,所述动力段(32)位于固定槽(41)内,所述支撑段(31)的底部与驱动台(4)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段(3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321),所述固定槽(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11),所述第一电机(411)的动力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12),所述第一齿轮(412)与凸起结构(32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台(4)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台(42),所述限位台(42)位于固定槽(41)与支撑段(31)之间,所述限位台(42)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421),所述环形凹槽(421)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球(4213),所述支撑球(4213)的部分区域与支撑段(31)的底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421)包括外槽体(4211)与内槽体(4212),所述外槽体(4211)围绕内槽体(4212)设置,所述内槽体(4212)围绕固定槽(41)的顶部设置,一部分支撑球(4213)位于外槽体(4211)中,另一部分支撑球(4213)位于内槽体(42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42)的顶部安装有环形卡台(422),所述支撑段(31)的外壁向支撑段(31)轴线凹陷形成环形卡槽(311),所述环形卡台(422)与环形卡槽(3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台(422)包括环形腔(423),所述环形腔(423)与环形卡槽(311)之间设置有若干润滑油腔(424),所述润滑油腔(424)的一端与环形腔(423)连接,所述润滑油腔(424)的另一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梁毛向铭刘忠青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飞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