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1、燃烧室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由火焰筒、燃烧室机匣、燃油喷嘴等组成。航空发动机在工作时,高压空气通过压气机的扩压器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的火焰筒内部与航空煤油混合燃烧,形成高温燃气用于涡轮做功;燃烧室的结构直接影响燃烧室内部流场和燃烧性能,从而影响整机的构型和性能。
2、现有的大多数航空发动机的大多数燃烧室为环形折流燃烧室,并且将甩油盘设置在火焰筒的底部实现底置供油,在进行底置供油的过程中甩油盘甩油方向为沿甩油盘的径向向外,不易维持火焰筒内火焰的稳定;为了维持火焰筒内的火焰的稳定,需要将火焰筒分割成分别装配于甩油盘沿轴向左右两侧的两部分,使得燃烧室沿轴向的长度较大,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轴向空间较小的机仓内。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室结构不易维持火焰筒内的火焰的稳定,且沿轴向的长度较大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轴向空间较小的机仓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及航空发动机。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包括:
3、第一机匣;
4、中心拉杆机匣,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匣内;
5、火焰筒,沿周向设置在所述中心拉杆机匣的外周外,所述火焰筒沿轴向的前端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高压气体进入所述火焰筒内部,所述火焰筒沿轴向的前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喷口安装孔;
6、涡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火焰筒沿轴向的后端面,且与所述火焰筒的内部连通;
7、扩压器,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火焰筒的前端;
8、喷油盘,设置在所述扩压器与所述火焰筒之间,所述喷油盘对应所述第一喷口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主油路燃油喷口,多个所述主油路燃油喷口通过第一主油路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主油路支管的中部连通有主燃级主总管,所述主燃级主总管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一进油接头,所述第一进油接头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外。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0、通过将喷油盘设置在扩压器与火焰筒沿轴向的间隙空间内,喷油盘沿周向设置在中心拉杆机匣的外周外,并在火焰筒的前端面对应喷油盘的主油路燃油喷口的位置一一设置有第一喷口安装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燃烧室结构将甩油盘设置在火焰筒的底部,甩油盘结构常搭配火焰筒外环组件和火焰筒内环组件使用,需将火焰筒分割成两部分,甩油盘安装在火焰筒的两部分之间,甩油盘上的各个燃油喷嘴需要穿过第一机匣和火焰筒,各燃油喷嘴相互独立并在第一机匣外通过燃油总管连接;该燃烧室结构对甩油盘的燃油喷嘴长度公差、火焰筒和机匣安装孔的公差要求严格,尺寸链复杂,装配难度大且组件的总重量大;本折流燃烧室结构将甩油盘设计成喷油盘,并设置于火焰筒的前端面外,且通过第一喷口安装孔为主油路燃油喷口提供安装定位的基准,可直接通过喷油盘的主油路燃油喷口和火焰筒的第一喷口安装孔直径尺寸判断是否干涉,其尺寸链简单,易于安装,且喷油位置定位准确,还能减少在第一机匣上开孔的数量的同时便于安装,确保第一机匣的强度并将火焰筒外环组件和内环组件焊接成单元体结构;同时通过在喷油盘使用主油路燃油喷口代替传统的燃油喷嘴穿过第一喷口安装孔沿轴向向火焰筒的内部供油,并配合经过火焰筒前端面的第一通孔进入火焰筒内部的高压气体,一方面易在火焰筒内靠近涡轮组件的一端形成环涡气流维持火焰筒内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将火焰筒做成单元体,既能在装配时仅需将主油路燃油喷口插入第一喷口安装孔即可确定喷油位置具有较好的安装性,又可以减小本折流燃烧室结构的整体轴向长度,从而便于应用于带有较小轴向空间的机仓的航空发动机内,进而实现在满足燃烧室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装配有本折流燃烧室结构的航空发动机的尺寸,适用范围更广。
11、优选地,多个所述主油路燃油喷口还通过第二主油路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支管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主总管,所述值班级主总管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二进油接头,所述第二进油接头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外;所述第二进油接头和所述第一进油接头沿所述火焰筒的周向间隔布置。
12、优选地,所述火焰筒的前端面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喷口安装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喷口安装孔,所述喷油盘对应所述第二喷口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副油路燃油喷口,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通过第一副油路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副油路支管的中部连通有主燃级副总管,所述主燃级副总管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三进油接头,所述第三进油接头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所述第三进油接头和所述第二进油接头沿所述火焰筒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13、优选地,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还通过第二副油路支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副油路支管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副总管,所述值班级副总管的进油端连通有第四进油接头,所述第四进油接头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所述第三进油接头、所述第二进油接头和第四进油接头沿所述火焰筒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14、优选地,所述主燃级主总管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进油螺母,所述第一进油接头朝向所述主燃级主总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部螺纹,所述第一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一进油螺母相匹配;
15、和/或,所述值班级主总管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二进油螺母,所述第二进油接头朝向所述值班级主总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部螺纹,所述第二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二进油螺母相匹配;
16、和/或,所述主燃级副总管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三进油螺母,所述第三进油接头朝向所述主燃级副总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部螺纹,所述第三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三进油螺母相匹配;
17、和/或,所述值班级副总管的进油端设置有第四进油螺母,所述第四进油接头朝向所述值班级副总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外部螺纹,所述第四外部螺纹与所述第四进油螺母相匹配。
18、优选地,所述主燃级主总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一出油螺母,所述第一主油路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第五外部螺纹,所述第五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一出油螺母相匹配;
19、和/或,所述值班级主总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二出油螺母,所述第二主油路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第六外部螺纹,所述第六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二出油螺母相匹配;
20、和/或,所述主燃级副总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三出油螺母,所述第一副油路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上设置有第七外部螺纹,所述第七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三出油螺母相匹配;
21、和/或,所述值班级副总管的出油端设置有第四出油螺母,所述第二副油路支管的中部设置有第四接头,所述第四接头上设置有第八外部螺纹,所述第八外部螺纹与所述第四出油螺母相匹配。
22、优选地,所述火焰筒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机匣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沿所述火焰筒的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点火电嘴,所述点火电嘴沿所述火焰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油路燃油喷口(511)还通过第二主油路支管(5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支管(54)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主总管(55),所述值班级主总管(55)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二进油接头(62),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和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沿所述火焰筒(3)的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3)的前端面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喷口安装孔(3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喷口安装孔(33),所述喷油盘(5)对应所述第二喷口安装孔(33)的位置设置有副油路燃油喷口(512),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512)通过第一副油路支管(56)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副油路支管(56)的中部连通有主燃级副总管(57),所述主燃级副总管(57)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三进油接头(63),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和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512)还通过第二副油路支管(58)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副油路支管(58)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副总管(59),所述值班级副总管(59)的进油端连通有第四进油接头(64),所述第四进油接头(64)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和第四进油接头(64)沿所述火焰筒(3)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级主总管(53)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进油螺母(531),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朝向所述主燃级主总管(5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部螺纹,所述第一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一进油螺母(531)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级主总管(53)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一出油螺母(532),所述第一主油路支管(5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接头(521),所述第一接头(521)上设置有第五外部螺纹,所述第五外部螺纹与所述第一出油螺母(532)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3)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机匣(1)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沿所述火焰筒(3)的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点火电嘴(7),所述点火电嘴(7)沿所述火焰筒(3)的径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延伸至所述火焰筒(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的一端侧壁上凸设有正六边形凸台(6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3)的外周面以及沿轴向的两端面上均沿所述火焰筒(3)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1);
10.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流燃烧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油路燃油喷口(511)还通过第二主油路支管(5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支管(54)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主总管(55),所述值班级主总管(55)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二进油接头(62),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和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沿所述火焰筒(3)的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3)的前端面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喷口安装孔(3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喷口安装孔(33),所述喷油盘(5)对应所述第二喷口安装孔(33)的位置设置有副油路燃油喷口(512),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512)通过第一副油路支管(56)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副油路支管(56)的中部连通有主燃级副总管(57),所述主燃级副总管(57)的进油端连通有第三进油接头(63),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和所述第二进油接头(62)沿所述火焰筒(3)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流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副油路燃油喷口(512)还通过第二副油路支管(58)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副油路支管(58)的中部连通有值班级副总管(59),所述值班级副总管(59)的进油端连通有第四进油接头(64),所述第四进油接头(64)延伸至所述第一机匣(1)外,所述第一进油接头(61)、所述第三进油接头(63)、所述第二进油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麒筌,赵硕,朱学剑,吴加州,郑家炜,谭成华,余坤懋,黄高生,成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