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魁生专利>正文

一种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02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支架,它是由数个形状相同的支柱和形状相同的连杆铰接构成,支柱和连杆数量相同,均为直杆,每个支柱和连杆上都有上、中、下三个铰点,支柱的上铰点与连杆的上铰点铰接,支柱的中铰点与连杆的中铰点铰接,支柱的下铰点与连杆的下铰点铰接,每个支柱分别与三个不同的连杆铰接,每个连杆也分别与三个不同的支柱铰接,所有支柱与连杆整体构成环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点少,不使用补偿装置。不仅能够用在日常生活的家具上,也可以使用在工程结构上,这种活动支架的多种变式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和工作量等益处。用作户外大型支架,可减少风阻和雨雪凝挂。所有部件都有效分担载荷,使部件的强度得以最大的发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能够改变形态的活动支架。二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会用到许多支架,如帐篷、伞、脚手架、桥梁、输电塔架等等。支架种类有很多种,按其形态能否变化,可分为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固定支架如钢铁桁架,塔架等;活动支架如常见的帐篷、折叠椅等。可折合活动支架有单向折叠的凳、桌、椅,有多向折合的雨伞、德国椅(俗称钓鱼椅)和中国古典鼓书架子等。活动支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这些支架在收放机关上都有补偿装置来辅助收放,制作较为繁琐,如德国椅用8个蹄块来作角向扭变的过渡件,制作麻烦,而且易造成损件,使整体的使用寿命打了折扣。中国鼓书架存世使用已逾千年,它是用绳子把6根细竹杆绑扎成三角支架,用绳子的松垮来解决竹杆的叠合占位难点,不宜于扩展用途。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活动支架。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动支架由数个形状相同的支柱和形状相同的连杆铰接构成,支柱和连杆数量相同,均为直杆,每个支柱和连杆上都有上、中、下三个铰点,支柱的上铰点与连杆的上铰点铰接,支柱的中铰点与连杆的中铰点铰接,支柱的下铰点与连杆的下铰点铰接,每个支柱分别与三个不同的连杆铰接,每个连杆也分别与三个不同的支柱铰接,所有支柱与连杆整体构成环状连接。 本技术以直杆为基本部件,由于每个部件的上、中、下铰点均与不同的其他部件连接,而所有部件最终需要围合成一个环状,所以,每个部件上的三个铰点的铰轴中心线均不同向,各铰轴之间形成一定角度。这样,在支架进行收放时,每个部件在竖向起落的同时,也在进行横向的转动。同时,由于各铰轴的不同向,在支架放开到一定角度时,上、下铰轴也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得活动支架的最大张开角度确定,而不必增加限位装置。同时,这种活动支架的多种变式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和工作量等益处。 本技术结构简单,所用构件最少,铰点少(通常四边折合支架的铰点都在20个以上,本技术只用12个),不使用补偿装置。合拢来成为一束,便于携带和存放,放开时形成稳固的支架,可作桌、椅、凳等多种用途。作为活动支架,可以动一柱(杆)而全架联动,所有部件都有效分担载荷,使部件的强度得以最大的发挥。 本技术不仅能够用在日常生活的家具上,也可以使用在工程结构上。放开时,所有的支柱和连杆都不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用作户外大型支架,可减少风阻和雨雪凝挂。如以本技术作为基本单元,多个单元竖向组合,可以铆焊成大型固定塔架,用于输电线路等工程建设。基本单元可以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可节省大量材料和工时,提高施工效率。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横向展开图; 图4为四角锥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四角蜂腰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四角齐头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三角锥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三角蜂腰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三角齐头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四角非对称形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均为直杆形状的支柱1和连杆2相互铰接构成,一般为圆杆。支柱1用于支撑,较为粗壮,也较长,连杆2起连接作用,可稍细,较短一些。每个支柱1的三个铰点3的上、中、下位置相同,每个连杆2的三个铰点3的上、中、下位置也相同。制作时可由支柱和连杆两两组合构成剪叉,各个剪叉的上、下又分别与相邻的剪叉铰接,最后由数个剪叉围合成环状。 当支柱1和连杆2的数量均为三个,可构成三角形支架,每个支柱1和连杆2上的上、中、下三个铰点3的轴心方向依次相差60。,共计9个铰点3 ;当支柱l和连杆2的数量均为四个,则构成四边形支架,每个支柱1和连杆2上的上、中、下三个铰点3的轴心方向依次相差45° ,共计12个铰点3。同样,支柱1与连杆2的数量适当增加,可构成多边形状的活动支架,铰点也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铰点的轴向均为向心方向,且每个铰点对支架的纵横方向变化均起作用。 支柱1上三个铰点3的位置不同,所形成的支架撑开时的形态也不一样,支柱1与连杆2的数量与铰点3位置的不同组合可取得多种变式。如果上、下铰点靠近支柱两端,连杆2与支柱1基本等长,则支架撑开时为上下齐头形状;当三个铰点3都在支柱1上半部,且上、中铰点间距小,中、下铰点间距大,则支架撑开时为角锥形状;当三个铰点3都靠近支柱1的中间部位时,则支架撑开时呈蜂腰形状;当上铰点位于支柱1上端,下铰点位于支柱1中下部,则支架撑开后是上下非对称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支架,其特征是:它由数个形状相同的支柱(1)和形状相同的连杆(2)铰接构成,支柱(1)和连杆(2)数量相同,均为直杆,每个支柱(1)和连杆(2)上都有上、中、下三个铰点(3),支柱(1)的上铰点与连杆(2)的上铰点铰接,支柱(1)的中铰点与连杆(2)的中铰点铰接,支柱(1)的下铰点与连杆(2)的下铰点铰接,每个支柱(1)分别与三个不同的连杆(2)铰接,每个连杆(2)也分别与三个不同的支柱(1)铰接,所有支柱(1)与连杆(2)整体构成环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活动支架,其特征是它由数个形状相同的支柱(1)和形状相同的连杆(2)铰接构成,支柱(1)和连杆(2)数量相同,均为直杆,每个支柱(1)和连杆(2)上都有上、中、下三个铰点(3),支柱(1)的上铰点与连杆(2)的上铰点铰接,支柱(1)的中铰点与连杆(2)的中铰点铰接,支柱(1)的下铰点与连杆(2)的下铰点铰接,每个支柱(1)分别与三个不同的连杆(2)铰接,每个连杆(2)也分别与三个不同的支柱(1)铰接,所有支柱(1)与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魁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魁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