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抗震吊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
技术介绍
1、抗震吊架一般用于支承给水排水管线、消防管线、供暖通风管道、空调管道、燃气管道、热力压力管道、电缆桥架、通讯弱电桥架、工艺设备管道等。当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发生时,抗震吊架对锚固在其上的管线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可以达到减轻地震对上述管线的破坏,对管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2、现阶段抗震吊架一般做法为吊装于建筑顶面或墙面。但对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大跨度厂房而言,当厂房内设有大型吊车时,大型吊车顶部暨建筑顶面无法安装管线及抗震吊架,且厂房内部基本无墙体,一般传统的抗震吊架在该种情况下无法使用。
3、对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而言,一般情况下建筑及工艺管线一般沿排架柱或门刚柱两侧布置,因管线较多,一般传统的抗震吊架均为单层,单层吊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传统的抗震吊架采用管线从吊架中间传穿过,管线从吊架中间穿越时必然同排架结构柱或门刚结构柱发生位置冲突,导致管线无法安装,故该情况下传统抗震吊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设有大型吊车的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通过锚固螺丝锚固在排架梁或门刚梁上侧,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杆,固定杆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吊杆,排架梁或门刚梁的
4、本技术的固定杆、限位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围绕排架梁或门刚梁设置,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下方可连接多层横杆。横杆具有一定长度,用以布置管线。本技术解决了常见的抗震吊架在设有大型吊车的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中无法安装的问题,且可用于多层管线安装。
5、本技术的抗震结构位于对应排架梁或门刚梁的下部区域,管线布置于抗震吊架两侧,便于管线避让排架结构中柱或门式刚架结构中柱,实现管线通长垂直安装。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抗震结构包括若干抗震斜撑杆,抗震斜撑杆位于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抗震结构包括两根斜撑杆,两根抗震斜撑杆交叉设置,两根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两根抗震斜撑杆交叉连接,提高吊架的稳定性,达到抗震的目的。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三层,三层横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杆与第一横杆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一抗震斜撑杆和第二抗震斜撑杆,第一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分别与限位杆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横杆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和第二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三抗震斜撑杆和第四抗震斜撑杆,第三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和第四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横杆连接,第三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和第四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横杆连接,第三抗震斜撑杆和第四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五抗震斜撑杆和第六抗震斜撑杆,第五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和第六抗震斜撑杆的上端分别与第二横杆连接,第五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和第六第四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三横杆连接,第五抗震斜撑杆和第六第四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包括第三吊杆和第四吊杆,第三吊杆分别与若干横杆的一端连接,第四吊杆分别与若干横杆的另一端连接。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包括第一拉结杆和第二拉结杆,第一拉结杆的上端与限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拉结杆的下端与最上层横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拉结杆的上端与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拉结杆的下端与最上层横杆的另一端连接。
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分别抵紧排架梁或门刚梁的侧边。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技术的固定杆、限位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围绕排架梁或门刚梁设置,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下方可连接多层横杆。横杆具有一定长度,用以布置管线。本技术解决了常见的抗震吊架在设有大型吊车的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中无法安装的问题,且可用于多层管线安装。
17、2.本技术的抗震结构位于对应排架梁或门刚梁的下部区域,管线布置于抗震吊架两侧,便于管线避让排架结构中柱或门式刚架结构中柱,实现管线通长垂直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固定杆(2)通过锚固螺丝锚固在排架梁或门刚梁(1)上侧,固定杆(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杆(5),固定杆(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吊杆(6),排架梁或门刚梁(1)的下侧抵紧有限位杆(3),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分别与限位杆(3)连接;还包括若干层横杆,横杆分别与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相邻的限位杆(3)和若干横杆之间均连接有抗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若干抗震斜撑杆,抗震斜撑杆位于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两根斜撑杆,两根抗震斜撑杆交叉设置,两根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三层,三层横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横杆(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与第一横杆(8)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一抗震斜撑杆(13)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第一抗震斜撑杆(13)的上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的上端分别与限位杆(3)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13)的下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横杆(8)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13)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在交叉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8)与第二横杆(9)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三抗震斜撑杆(15)和第四抗震斜撑杆(16),第三抗震斜撑杆(15)的上端和第四抗震斜撑杆(16)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横杆(8)连接,第三抗震斜撑杆(15)的下端和第四抗震斜撑杆(16)的下端分别与第二横杆(9)连接,第三抗震斜撑杆(15)和第四抗震斜撑杆(16)在交叉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9)与第三横杆(10)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五抗震斜撑杆(17)和第六抗震斜撑杆(18),第五抗震斜撑杆(17)的上端和第六抗震斜撑杆(18)的上端分别与第二横杆(9)连接,第五抗震斜撑杆(17)的下端和第六第四抗震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三横杆(10)连接,第五抗震斜撑杆(17)和第六第四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吊杆(11)和第四吊杆(12),第三吊杆(11)分别与若干横杆的一端连接,第四吊杆(12)分别与若干横杆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拉结杆(4)和第二拉结杆(7),第一拉结杆(4)的上端与限位杆(3)的一端连接,第一拉结杆(4)的下端与最上层横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拉结杆(7)的上端与限位杆(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拉结杆(7)的下端与最上层横杆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分别抵紧排架梁或门刚梁(1)的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固定杆(2)通过锚固螺丝锚固在排架梁或门刚梁(1)上侧,固定杆(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杆(5),固定杆(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吊杆(6),排架梁或门刚梁(1)的下侧抵紧有限位杆(3),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分别与限位杆(3)连接;还包括若干层横杆,横杆分别与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相邻的限位杆(3)和若干横杆之间均连接有抗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若干抗震斜撑杆,抗震斜撑杆位于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两根斜撑杆,两根抗震斜撑杆交叉设置,两根抗震斜撑杆在交叉位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三层,三层横杆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9)和第三横杆(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的多层抗震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与第一横杆(8)支架之间的抗震结构包括第一抗震斜撑杆(13)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第一抗震斜撑杆(13)的上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的上端分别与限位杆(3)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13)的下端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横杆(8)连接,第一抗震斜撑杆(13)和第二抗震斜撑杆(14)在交叉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排架结构或门式刚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长江,郑宏,严仲琪,张星灿,王相甫,李兵,黄旭辉,陈文英,何泽明,吴奕萱,王将军,李鹏飞,周勇,董哲鹏,李建波,向晓芹,吴闯,陈奕君,黎明,高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