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行道闸,具体为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
技术介绍
1、人行道闸是一种处于安全或规范考虑而设置的行人阻拦装置。
2、根据公开号为cn210797361u公开的一种可移动的人行道闸,包括开在地基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道闸本体,所述道闸本体可在安装槽内上下移动,且道闸本体的高度等于安装槽的深度,所述道闸本体的侧面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道闸本体内开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安装有竖直围杆,所述竖直围杆可在隐藏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竖直围杆的侧面可拆卸的安装有多个横向围杆。本技术可将横向围杆从竖直围杆上拆卸下来,并将竖直围杆和道闸本体分别缩回隐藏槽和安装槽内,这样就不需要搬运道闸本体和竖直围杆,故使用该人行道闸更加简便,工作量更小。
3、但现有的移动式人行道闸由于需要路面为道闸提供容置空间,因此,安装过程中需要对车道表面挖槽,易破坏车道道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当人行道闸在某路段不再被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回填路面,耗费的工时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需对车道路面挖槽的移动式人行道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包括底座,底座作为道闸的定位固定结构,底座与道路两旁的路肩固定,底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闸桩,闸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舵机,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盘,转向盘
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底座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栓孔,底座为金属实心板对闸桩起配重作用,降低闸桩的重心。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闸桩的底部形成有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空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锁定锚杆,提升闸桩定位安装的稳定性。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进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滑槽的内壁焊接有限位条,移动座的侧面与限位条活动卡接,移动座的底部与延伸杆的顶部焊接固定,移动座移动时能够牵引延伸杆同步移动。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闸桩的一侧螺栓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为四分之一段圆环槽,导向板的表面为圆弧状,用于托举牵引绳。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向助力结构包括马达,马达与闸桩的侧面固定,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的表面绑扎有牵引绳,顶盖的顶部焊接有拉环,转向助力结构能够作为舵机输出端的辅助结构,对滑槽进行牵引,从而减小舵机输出端处的负荷,降低舵机输出端断裂的风险,提升道闸使用的安全性。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牵引绳的一端与拉环绑扎连接,牵引绳的表面抵紧导向板的表面,便于对顶盖施加牵引力。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伸缩气缸的一端固定有灯板,灯板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便于对道路路面照明。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能够调整拦截长度的拦截结构,能够适应对不同宽度的道路限制通行,适应场合广泛,通过在伸缩气缸的一端连接灯板,当接触对道路通行的限制时,道闸的拦截结构能够通过专向移动为平行闸桩的状态,并作为路灯使用,实用性强,且接触道路限制通行状态后无需对人行道路面开挖,能够保持人行道路路面的完整性。
12、2、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向助力结构,转向助力结构能够作为舵机输出端的辅助结构,对滑槽进行牵引,从而减小舵机输出端处的负荷,降低舵机输出端断裂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闸桩(4),闸桩(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舵机(5),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6),驱动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盘(7),转向盘(7)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滑槽(8),滑槽(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3),滑槽(8)的内部安装有行进驱动组件,行进驱动组件的底部可伸缩连接有延伸杆(18),延伸杆(18)的一端焊接有伸缩气缸(19),闸桩(4)的表面安装有转向助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栓孔(3),底座(1)为金属实心板对闸桩(4)起配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闸桩(4)的底部形成有三角形空腔(401),三角形空腔(40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锁定锚杆(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进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17),滑槽(8)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闸桩(4)的一侧螺栓连接有导向板(9),导向板(9)为四分之一段圆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转向助力结构包括马达(10),马达(10)与闸桩(4)的侧面固定,马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绕线轮(11),绕线轮(11)的表面绑扎有牵引绳(12),顶盖(13)的顶部焊接有拉环(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牵引绳(12)的一端与拉环(131)绑扎连接,牵引绳(12)的表面抵紧导向板(9)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伸缩气缸(19)的一端固定有灯板(20),灯板(20)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闸桩(4),闸桩(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舵机(5),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6),驱动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盘(7),转向盘(7)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滑槽(8),滑槽(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3),滑槽(8)的内部安装有行进驱动组件,行进驱动组件的底部可伸缩连接有延伸杆(18),延伸杆(18)的一端焊接有伸缩气缸(19),闸桩(4)的表面安装有转向助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栓孔(3),底座(1)为金属实心板对闸桩(4)起配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闸桩(4)的底部形成有三角形空腔(401),三角形空腔(40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锁定锚杆(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人行道闸,其特征在于:进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王紫情,吴亮,王均亮,方柳,王艳,郭兵,郭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