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其室内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连接室内空气循环器,另一端连接主体;室外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连接防风器,另一端连接主体。主体冷媒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在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中,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出气口上各自连接的风机的排气口与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连接,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的进气口与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连接,在前封门四通比率器或后封门四通比率器与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或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之间设置有除湿四通比率器。室内空气循环器的风机进气口和四通比率器一室相连。这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在安装和使用上更加灵活方便,就连除湿运行模式也可做到空气更新,更适用于人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房间空气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冷媒系统对房间空气的温度、湿度并可同时对空气的新鲜程度进行调节的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20143093. 9公开了 "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该设备对房 间空气的温度、湿度、新鲜程度可说能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但其室内空气循环器的风机和 四通比率器两者连接过于紧凑,不但风机的进风口同时与四通比率器的两室相连,且占用 一室,很不灵活。 中国专利号申请号200820115658. 7公开了"室内空气循环器"。该装置的风机进风口只与其四通比率器的一室相连,更谈不上占用四通比率器某一室,如此便灵活了许多。 但其单一该装置是无法对空气温度和湿度发挥作用的。 再是上述"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它虽然能调节房间空气的湿度,而且可以同 专用除湿机一样工作,但在同时空气更新方面还是无法做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对房间空气的温度、温度、新鲜程度进行调节,而 且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又能在除湿过程中进行空气更新的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主体、室内空气循环器,主体包括冷媒系统、 冷交换器外壳、热交换器外壳、风机、组合比率器,冷媒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在冷交 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中,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上的出气口连接各自风机的进气口,风 机的排气口与组合比率器的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连接,所述室内空气循环器的风机的进气 口与所述室内空气循环器的四通比率器的一室连接。 所述蒸发器中最好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组合比率器上连接的室外空气传输管道 的末端最好连接有防风器,所述冷媒系统也可设置四通换向阀。 本专利技术的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冷媒系统、冷交换器外壳、热交换器外壳、风机、组合比率器,组合比率器包括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前封门四通比率器、后封门四通比率器,冷媒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在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中,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上的出气口连接各自风机的进气口 ,风机的排气口与组合比率器的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连接,所述的前封门四通比率器或后封门四通比率器与所述的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或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之间设置有除湿四通比率器。 所述的除湿四通比率器最好与室外空气传输管道或室内空气传输管道连接;所述的室外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最好连接有防风器,所述的室内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最好连接有室内空气循环器;最好是,所述的室外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连接有防风器,同时,室内空气传输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室内空气循环器。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风机进气口与四通比率器的一室连接的室内空气循环器,可使它的风机 与四通比率器自由分离,方便灵活。 2、在除湿运行模式下,可根据需要是否选择空气更新与除湿同步进行。3 、夏季送凉风,冬季送热风,且都可在保温条件下通风,四季均可呼吸新鲜空气。 4、通风量变化范围大,可适应大负荷环境场合更新空气的需要,适用范围广。 5、在正常工作中,能保持房间的平气压状态,有利于防止能量的流失。 6、室外进气空气传输管道兼有收集或采取外界能量的作用,因而其伸向地表深层采收恒温地热是极佳方式。 7、采用蒸发器内电加热,可在正常运行中化霜或不化霜。 8、每个房间都是双管道传输空气,不产生空气交叉污染现象。 9、由于在不减少各主功能条件下冷媒系统可不采用四通换向阀,因而大大减少了 高难度维修的次数,方便了使用。 10、功能齐全、完整,结构精简,便于制做,成本可低可高,操作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主体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是由室内空气循环器、主体、防风器、室内空气传输管 道、室外空气传输管道等组成。室内空气循环器是由风机1、四通比率器2、空气管道3、空气 过滤网4等组成;,主体是由压縮机5、高压冷媒管6、低压冷媒管7、冷交换器8、热交换器 9、节流毛细管10、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11、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12、前封门四通比率器13、 后封门四通比率器14、除湿四通比率器15、热风离心风机16、冷风离心风机17、除湿排气空 气管18、除湿进气空气管19等组成;防风器分为稳定防风器20和三通式防灌防风器21,室 内空气传输管道分为室内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2和室内回气空气传输管道23,室外空气传 输管道分为室外排气空气传输管道24和室外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5。空气管道3的一端与 风机1的进气口 26连接,另一端与四通比率器2的第一室27连接;空气过滤网4与四通比 率器2的第四室28连接。转动四通比率器2上的控制手柄29可调节从主体获得风量的大 小。压縮机5上的高压冷媒管6与热交换器9内的冷凝器连接,低压冷媒管7与冷交换器 8内的蒸发器连接;节流毛细管10的一端连接冷凝器,另一端连接蒸发器;与冷交换器8和 热交换器9连接的冷风离心风机17和热风离心风机16的排气口与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11 连接,冷交换器8和热交换器9的进气口与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12连接;在前封门四通比 率器13与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12之间连接除湿四通比率器15,其上连接的除湿排气空气 管18与室外排气空气传输管道24连接,其上连接的除湿进气空气管19与室外进气空气传 输管道25连接;前封门四通比率器13与室内空气传输管道连接,后封门四通比率器14与 室外空气传输管道连接。在室外排气空气传输管道24的末端连接三通式防灌防风器21,在4室外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5的末端连接稳定防风器20 ;在室内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2的末端 连接室内空气循环器的四通比率器2的第二室30,在室内回气空气传输管道23的末端连接 室内空气循环器的四通比率器2的第三室31。 转动前封门手柄32或后封门手柄33可封闭室内空气传输管道或室外空气传输管 道,也在化霜或除湿时使用;转动冷热转换手柄34可选择对室内居室的冷热风控制;转动 空气更新手柄35可控制房间的空气更新量;转动除湿手柄36可选择是否进行空气更新式 除湿。 根据不同使用的需要,可将室内空气传输管道设制成有多个分支的管道。非主用 房间的室内空气循环器的四通比率器2的第二、三室应用隔板分离,以防止产生无谓空气 循环。 另外,可将室外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5置于l(TC或2(TC左右温度的环境中用以采 收外界能量,无论是液体、固体、气体中,只要温度适宜,均可采用此方法;也可将具有该温 度的管道(如地下水资源管道)设置于该空气传输管道中,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但需预防 冰堵和再设循环动力。 本专利技术非常适用于人居房室,能与人呼吸相配合。将除湿手柄36打到全除湿位 置,新鲜空气则由稳定防风器20进入,经由室外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5和除湿进气管19到 达除湿四通比率器15后,再到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12,经冷媒系统一系列除湿处理,由冷 热转换四通比率11和前封门四通比率器13排向室内进气空气传输管道22 ;室内被使用过 的空气则由室内回气空气传输管道23经过前封门四通比率器13到达除湿四通比率器15, 接着由除湿排气空气管18排向室外排气空气传输管道24而排向室外。除湿手柄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其冷媒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在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中,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上的出气口连接各自风机的进气口,风机的排气口与冷热转换四通比率器连接,冷交换器和热交换器外壳上的进气口与空气更新四通比率器相连;室内空气循环器或串接有前封门四通比率器与上述四通比率器连接,上述四通比率器或串接有后封门四通比率器与室外空气传输管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室内空气循环器的风机进气口和四通比率器一室相连,所述室外空气传输管道的长度≥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乾居,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