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由于材料本身具备临界击穿场强大、本征载流子浓度低、饱和电子漂移速率快、热导率大等优异的物理特性,因此以sic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能够在高压、高温、高频、高辐照等领域获得优越的器件性能。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硅基功率器件已经接近了材料本身所限定的性能极限,无法满足这些应用领域提出的更加严苛的使用要求,使得sic功率器件已开始逐步替代硅基功率器件,未来将不再是以硅基功率器件唯一的市场格局。
2、sic mosfet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具有两个明显缺点:
3、(1)sic mosfet器件的栅氧化层的早期击穿失效概率大,尤其是沟槽型sicmosfet器件,由于sic/sio2的界面态密度大,缺陷多从而导致栅氧化层质量差,且沟槽型栅氧由于曲率效应在底部拐角处也更容易引起电场集中,更加剧了击穿失效速率。
4、(2)常规的sic mosfet器件会集成反并联的pn结体二极管以实现对器件的续流保护,但是续流过程中p区空穴会进入到n型漂移层中,从而引起空穴和电子的复合导致漂移层中的晶格缺陷蔓延,最终使器件发生双极退化现象从而性能恶化。
5、综上两点缺点,沟槽型sic mosfet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栅氧化层的提早击穿失效和pn 结体二极管引起的双极退化效应,均对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极大的影响
6、现有专利文献中,如2023年06月23日申请公布的一篇“沟槽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16313809 b。其制备方法:在半导体衬底层上依次形成n型半导体外延层、阱区和掺杂区;在掺杂区的中间区域的两侧分别刻蚀一个虚拟沟槽,向虚拟沟槽的底部注入p型杂质,形成p+层;在掺杂区的中间区域刻蚀一个栅极沟槽;向虚拟沟槽的内部填充氧化物;在掺杂区远离n型半导体外延层的一侧形成金属层。该专利文献,虽然通过沟槽底部的p+层改善了沟槽栅氧底部拐角的电场集中,但是mos中的寄生体二极管仍然为pn结二极管,在器件续流过程中存在着续流损耗大以及双极退化效应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栅氧化层的早期击穿失效,提高栅氧化层的使用可靠性,并且在器件续流过程中,将原本pn结体二极管续流改为sbd续流,避免了p区空穴进入到n型漂移层中,提高器件的长期使用可靠性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及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00,在碳化硅epi层上通过离子注入初步形成浅掺杂的p-body体区;
5、s200,在p-body体区的上表面通过离子注入初步形成重掺杂的n+区;
6、s300,在n+区的顶面通过刻蚀向下形成第一沟槽区;
7、s400,在第一沟槽区的底面通过离子注入初步形成重掺杂的p+区;
8、s500,通过高温激活退火使p-body体区、n+区和p+区完全形成;
9、s600,在epi层上通过刻蚀形成第二沟槽区;
10、s700,在第二沟槽区的内壁通入o2,利用干氧氧化方式生长一层栅氧化层;
11、s800,在第二沟槽区内部通过多晶硅淀积方式形成一层poly层,作为器件的门电极使用;
12、s900,在n+区和第二沟槽区的顶面通过氧化物淀积方式形成一层隔离介质层,作为器件隔离门电极和源电极的绝缘层使用;
13、s1000,在n+区的顶面和第一沟槽区内通过ni金属溅射方式形成一层ni金属层,后通过合金化退火形成一层正面欧姆合金层;
14、s1100,在器件上方通过al金属溅射方式形成一层正面电极金属,作为器件的源电极使用;
15、s1200,在epi层的底面通过ni金属溅射方式形成一层ni金属层,后通过激光退火形成背面欧姆合金层;
16、s1300,在背面欧姆合金层的底面形成一层背面电极金属,作为器件的漏电极使用。
17、具体的,步骤s100中浅掺杂的p-body体区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18、具体的,步骤s200中重掺杂的n+区注入离子为n离子,掺杂浓度在1e18cm-2-1e19cm-2。
19、具体的,步骤s400中的重掺杂的p+区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20、具体的,步骤s1000中的ni金属厚度为100nm。
21、具体的,步骤s1100中的正面电极金属厚度为5000nm。
22、具体的,步骤s1200中的ni金属厚度在100nm。
23、具体的,步骤s1300中背面欧姆合金层的底面通过ti/ni/ag或ni/pd/au金属蒸发方式形成一层背面电极金属;
24、ti/ni/ag或ni/pd/au金属厚度在30nm/300nm/1200nm。
25、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面电极金属、背面欧姆合金层、epi层和正面电极金属;
26、所述epi层上设有:
27、p-body体区,从所述epi层的顶面向下延伸;
28、n+区,从所述p-body体区的顶面向下延伸;
29、第一沟槽区,从所述n+区的顶面向下延伸至p-body体区的下方;
30、p+区,从所述第一沟槽区的槽底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沟槽区的槽底的拐角连接;
31、第二沟槽区,从所述n+区的顶面向下延伸至p-body体区的下方;所述第二沟槽区的槽底位于第一沟槽区槽底的上方;
32、栅氧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沟槽区的槽壁和槽底上;
33、poly层,填充在所述第二沟槽区内,与所述栅氧化层连接;
34、隔离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区顶部,分别与所述n+区、第二沟槽区和poly层连接;
35、正面欧姆合金层,从所述n+区的顶面向第一沟槽区的槽底延伸,底部与所述p+区连接,顶部的侧边与所述隔离介质层连接。
36、具体的,所述正面电极金属底部延伸至第一沟槽区内,与所述正面欧姆合金层连接。
37、本专利技术在沟槽型sic mosfet器件中设有两个沟槽区,其中采用第一沟槽区的重掺杂p+区对第二沟槽区的栅氧化层实现保护,通过p+区与n型漂移层之间的空间耗尽层来降低沟槽栅氧底部拐角的电场集中,避免了栅氧化层的早期击穿失效,从而提高栅氧化层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浅掺杂的P-body体区(4)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重掺杂的N+区(5)注入离子为N离子,掺杂浓度在1E18cm-2-1E19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的重掺杂的P+区(7)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0中的Ni金属厚度为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0中的正面电极金属(13)厚度为5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00中背面欧姆合金层(14)的底面通过Ti/Ni/Ag或Ni/Pd/Au金属蒸发方式形成一层背面电极金属(15);
9.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面电极金属(15)、背面欧姆合金层(14)、Epi层(3)和正面电极金属(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金属(13)底部延伸至第一沟槽区(6)内,与所述正面欧姆合金层(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浅掺杂的p-body体区(4)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重掺杂的n+区(5)注入离子为n离子,掺杂浓度在1e18cm-2-1e19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的重掺杂的p+区(7)注入离子为al离子,掺杂浓度在1e17cm-2-1e18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sic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0中的ni金属厚度为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杨程,裘俊庆,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