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
技术介绍
1、女性外生殖器疾病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如真菌、细菌感染、外阴湿疹因出现外阴分泌物、糜烂、溃疡等情况时可能涉及换药,或者良恶性肿瘤等患者常涉及组织活检、肿物切除手术、消毒、术后换药。
2、目前医护人员常通过使用医用棉球等物放置在两侧大小阴唇之间尽量使之分开,然而此种操作方式,还同时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操作,或者需要患者自身及其他人协助,不仅费时、费力,且支撑效果差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放置在阴唇之间的医用棉球等物难以固定,干扰操作视野,进行长时间有创操作时,交叉感染的风险亦增加。此外,外阴亦是女性隐私部位,治疗过程中应当能够尽量减少接触。
3、因此,在对女性生殖器官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种辅助支撑装置,以实现间距接触式的支撑方案,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用以解决现有妇科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对外阴部位的支撑效果差且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铰接座、支架框、第一接触球头、第二接触球头和调节组件;
4、所述铰接座和支架框安装在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架框上设有滑移槽;
5、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滑移槽与第一接触球头连接;所述
6、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调节组件为可伸缩结构,且所述调节组件伸缩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进而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接触球头和第二接触球头的间距。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外部,且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调节螺母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能够分别与所述螺纹孔的两端旋合,且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通过至少一组立柱结构安装在底板上,且能够通过所述立柱结构进行升降。
10、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结构包括:轴承、螺纹套筒和螺柱;所述螺纹套筒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下端套设在所述螺柱的外部,且二者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螺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螺纹套筒相对于所述螺柱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架框升降。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连接件与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上均设有铰接孔,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铰接轴同时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铰接;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铰接座铰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垂直。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左右对称的侧面支撑组件;所述侧面支撑组件包括:侧面支杆和定位块;所述侧面支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杆的外侧端部。
14、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撑组件设有四组,且对称设置;或者,所述侧面支撑组件设有四组且错位设置,底板底部设置支杆收纳槽,同时侧面支杆与底板铰接使其能够旋转至底板底部的支杆收纳槽中收纳。
15、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杆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相互套设且通过螺纹旋接;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16、本技术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17、1.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能够通过第一接触球头和第二接触球头的位移,将两侧大小阴唇撑开与固定,固定操作简单,效果好,阴唇之间撑开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影响医生的操作视野,不需要其他人协助,一个人即可独立完成。
18、2.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第一接触球头和第二接触球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母能够使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向相反的方向位移,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于第一铰接轴偏转,进而能够调整第一接触球头和第二接触球头的间距,间距调节方便可靠,使用时医护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且尽量减轻患者不适。
19、3.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通过设置可伸缩的侧面支杆和定位块,定位块卡在治疗床的边沿,能够将治疗工具整体搭载在治疗床上,实现了对底板的有效固定,防止底板位移,进而保证良好的支撑效果。
20、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铰接座(4)、支架框(5)、第一接触球头(6)、第二接触球头(7)和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第一螺杆(801)、第二螺杆(802)和调节螺母(803);所述调节螺母(803)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801)和第二螺杆(802)的外部,且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调节螺母(803)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801)和所述第二螺杆(802)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80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804),所述第二螺杆(80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805),所述调节螺母(803)的内部设有螺纹孔(806);所述第一外螺纹(804)、第二外螺纹(805)能够分别与所述螺纹孔(806)的两端旋合,且所述第一外螺纹(804)与第二外螺纹(805)的螺纹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结构包括:轴承(15)、螺纹套筒(16)和螺柱(17);所述螺纹套筒(16)的上端通过轴承(15)与所述支架框(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6)的下端套设在所述螺柱(17)的外部,且二者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螺柱(17)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螺纹套筒(16)相对于所述螺柱(17)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架框(5)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均通过连接件(10)与铰接座(4)铰接;所述连接件(10)的两端设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上均设有铰接孔,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铰接轴(11)同时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铰接;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二铰接轴(12)与铰接座(4)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1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铰接轴(12)的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左右对称的侧面支撑组件;所述侧面支撑组件包括:侧面支杆(9)和定位块(13);所述侧面支杆(9)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且所述定位块(13)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杆(9)的外侧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组件设有四组,且对称设置;或者,所述侧面支撑组件设有四组且错位设置,底板(1)底部设置支杆收纳槽,同时侧面支杆(9)与底板(1)铰接使其能够旋转至底板(1)底部的支杆收纳槽中收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杆(9)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相互套设且通过螺纹旋接;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定位块(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铰接座(4)、支架框(5)、第一接触球头(6)、第二接触球头(7)和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第一螺杆(801)、第二螺杆(802)和调节螺母(803);所述调节螺母(803)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801)和第二螺杆(802)的外部,且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调节螺母(803)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杆(801)和所述第二螺杆(802)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80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804),所述第二螺杆(80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805),所述调节螺母(803)的内部设有螺纹孔(806);所述第一外螺纹(804)、第二外螺纹(805)能够分别与所述螺纹孔(806)的两端旋合,且所述第一外螺纹(804)与第二外螺纹(805)的螺纹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框(5)通过至少一组立柱结构安装在底板(1)上,且能够通过所述立柱结构进行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外阴辅助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结构包括:轴承(15)、螺纹套筒(16)和螺柱(17);所述螺纹套筒(16)的上端通过轴承(15)与所述支架框(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6)的下端套设在所述螺柱(17)的外部,且二者通过螺纹旋接;所述螺柱(17)固定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萌,李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