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534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成120°相差布置,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的外流道把液流共同汇合到共同的泵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离心泵径向受力平衡和运行更加平稳,可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蜗壳,特别是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
技术介绍
离心泵具有性能范围广泛、流量稳定、结构简单、运转可靠和维修方便等诸多优 点。因此离心泵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蜗壳是离心泵的基本部件,不仅汇集由叶轮 甩出的液体,同时又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蜗壳结构有传统的单蜗壳 结构和比较先进的双蜗壳结构。 单蜗壳结构(参照图2)是在设计流量(最佳效率点下的流量)下运转时,作用于 叶轮l'的压力是均匀或近乎均匀的,在其他流量下,叶轮l'周围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因 而形成了一个合成的径向反作用力,不平衡的径向力随着流量从设计流量降低而增大,特 别对大流量的离心泵影响更大,径向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轴的挠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密封机 构与轴承寿命,甚至无法运行。 双蜗壳结构(参照图3)是由两个成180度的蜗壳组成,第一蜗壳2〃的外流道和 第二蜗壳3〃的外流道把两股液流汇合到共同的排出口。虽然每个180度弧段上的压力 是不平衡的,但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轴和轴承上即使作用有径向力也是很小 的,因此这种结构特别是在大流量的离心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此种结构是由相 反方向反的两个径向力来平衡,其平衡平稳性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离心泵存在的径向受力不平衡和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 以使离心泵径向受力平衡和运行更加平稳的全新结构的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 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成120°相差布置,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 的外流道把液流共同汇合到共同的泵出口 。 当液流经过叶轮加压后被甩出,三个蜗壳同时充满了液流。液流对于第一蜗壳有 一个径向力,同样对于第二蜗壳和第三蜗壳也有个径向力,由于三个蜗壳是成120度布置, 三个径向力在叶轮上的合力为零,因此三个径向力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个平衡是在同 一个平面上的平衡。叶轮的径向力达到平衡状态后,这个离心泵的运行将更加平稳,同时也 减少了由于叶轮径向力不平衡所引起的各种磨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离心泵径向受力平衡和运行更加平稳,可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蜗壳的结构示意 图3为双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包括第一蜗壳2、第二蜗壳3、第三蜗壳 4,所述第一蜗壳2、第二蜗壳3、第三蜗壳4成120°相差布置,所述第一蜗壳2、第二蜗壳3、 第三蜗壳4的外流道把液流共同汇合到共同的泵出口 。 当液流经过叶轮l加压后被甩出,三个蜗壳同时充满了液流。液流对于第一蜗壳 2有一个径向力,同样对于第二蜗壳3和第三蜗壳4也有个径向力,由于三个蜗壳是成120 度布置,三个径向力在叶轮l上的合力为零,因此三个径向力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个平 衡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平衡。叶轮l的径向力达到平衡状态后,这个离心泵的运行将更加 平稳,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叶轮径向力不平衡所引起的各种磨损。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成120°相差布置,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的外流道把液流共同汇合到共同的泵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平衡稳定型离心泵三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第三蜗壳,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昌张华军张金海邓鸿英张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