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个降低空化的扭曲型舵、特别是平衡舵的高速船用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510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舵装置,包括一个扭曲型平衡舵叶(100)与一个安装在上舵叶部分中的舵杆筒,所述平衡舵叶一个螺旋桨,所述舵杆筒带有一个舵杆,其中舵叶具有两个相互重叠的舵叶段,其朝向螺旋桨的前缘(11、21)偏置,即,一个前缘向左舷或右舷偏置而另一个前缘向右舷或左舷偏置,其中舵叶的两个侧壁表面会聚于背向螺旋桨的后缘(15),并且具有不同的弧形走向,并且在两个舵叶段(10、20)的偏置区域中设置导流板(200),所述导流板构成流线体并且覆盖所述过渡区域,所述导流板具有流线型的拱起的且与舵叶外壁相匹配的细长形或半球形型面;并且包括一个与舵叶(100)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的舵杆(1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WJ要求l前序部分所述的包括一个斷氐空化的扭曲 型舵、特别是平衡舵的高速船用4樣置。
技术介绍
已知^t不同结构形式的带有或不带铰接上的尾鳍的M,如平衡航或平衡成型舵。同a已知带有扭曲型舵叶的船舵,所i^;叶由两个上下相互重叠的舵叶段构成,所it^叶段的朝向螺旋桨的前缘(Nasenleiste)紛口下方式侧 向偏置,即, 一个前*4^月左舷偏置,另外一个前多^月右舷偏置。JP (A) Sho 58-30896描述了一种带有一个扭曲型航叶的船舵,所絲叶 由一个上段与一个下^iM,其中这个两^其朝向螺旋桨的方向上受到M, 并ibi以这种方式这两个段只有涉;SJ,J前缘的区域才侧向偏置,然而向两个GB 332,082同样^Z/Hf—种带有一个扭曲型舵叶的皿,所^S叶朝向螺 旋桨的成型区域(也lt^说前缘)向右舷和向左舷侧面安装,其中前缘是以尖 状收缩的形式构成。两^叶段的横截面轮廓构成方式为两^HS叶段位于左 舷侧和右舷侧的侧壁面在后緣之间直至侧向弯曲的前缘是无隆曲亦即直线延 伸,从而侧壁面不具有以不同曲率半径向外拱曲的区域。除jtb^卜,舵叶的轮 廓结构如下两个相互重叠设置的舵叶段的两个横截面面积大小相等,并JL^ 舵叶的整个高麽Ji^f申。通过尖状收缩的前,成4JUt的切口,所述切口受到 空^/^/ft用与损坏。利用这种舵的轮廓形脉改4#^力。现代化船的逸变不断提高。,行lfci^增加,流动iiJL也会增加,那么 螺放桨和皿的负荷也会增加。已知舵叶的型面对称性会导致船^面产生低压区域,而低压区域会导致空泡/化与侵蚀。在舵叶上流速极端加速的部位会产 生空泡。这时,螺縣的高速旋转;綠拟g叶表面。这种强加ii;l把静态压力 降至水的蒸〖^力之下,这样就会产生可能会突然内爆的气泡。这种内爆导致损坏4g叶表面,从而为》b^付出昂贵的维修成本,大多数情况是必须^^]新的舵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fr种船用皿置,它具有;tA寸以;^^A寸的、特别是具有扭曲型舵前缘的平衡舵叶,在其中可以避免由于形成空泡而在舵叶 上产生侵蚀现象(特别是在带有高负荷螺^J^的高速船中^ 1时),并且配置一^W支承装置,在所i^沐支承装置中,伸A^叶的舵杆筒通过一个在底面M的颈轴^fe^力直M递⑩身,其中悬臂上的力传iHA以无扭矩的纯弯 曲应力的形i^^生的。除》b^卜,还要吸收作用在舵叶下部区域的、通过具有 超高aii的螺凌桨排7jc产生的力,并JlJi針衡舵叶,而不出现絲用轴承的损坏。itb^卜,舵叶的扭曲区雞当具有封闭的it)度。在按开头所述形式的縱置中,通过具有^5U,漆求1所述特征的带有特殊 4沐支^L置的扭曲型平衡舵叶的功^N互作用解决上述任务。*匕,^^>^专利技术的^^置的特#于a)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较小型面厚度的细长型面的M平衡舵叶,平衡舵叶 由具有相同或不同高度的相互重:fi殳置的舵叶^i赋,M包括一个高度比上 舵叶段的高度小的下舵叶段和朝向螺旋桨的具有;Ut半圆形型面的前缘,所述 前,过以下方式定位,即,相对于舵叶的纵向中心线LML, 一个前缘向左舷 BB或右舷SB侧向偏置,而另一个前缘向右舷SB或左舷BB侧向偏置,其中 两愤叶段的侧壁面^^一个背向螺旋桨的后缘,al.)其中,所述两个前^所i^缘锥形向下,缩小地延伸,从而横截 面面积^Ji部区域OB至下部区域UB减小;a2.)或者后缘直线地并且平行于^4f延伸,并且两个前^^形地向下自 缩小地x3^伸,从而^^截面面积的尺寸M部区域OB朝下部区域UB减小;a3.)其中上舵叶段与下舵叶段的横截面部分在后缘与舵叶最大型面厚度 PD之间的区域内具有一个MX,该^0 少等于上舵叶段与下舵叶段的##1 面部分的在舵叶最大型面厚度PD与前纟彖之间的长复L1的1 Vz倍,a4.)其中上航叶tt左舷侧BB和下舵叶絲右舷侧SB各有一个緩^^瓜形 延伸的并JL^前缘向后缘方向延伸的侧壁部分,该侧壁部分的M为L2,该长 度在侧壁部分的从前缘至最大型面厚PD的长度L,2加上一个至少等于&变L,2 1/3的&变L2上延伸,其中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与所述援^^瓜形延伸的侧壁部 W目连,所述直线延伸的侧壁部^if到后缘中,a5.)其中上舵叶絲右舷侧SB和下舵叶絲左舷侧BB各有一个强4^瓜形 延伸的侧壁部^从前缘向后缘方向延伸的^1为L3的侧壁部分,该长度等于 侧壁部分的从前缘至最大型面厚度的^LL,3加上一个至少等于长度L,3的1/3 的钇变L3,其中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与所述强^^瓜形延伸的侧壁部^目连, 所述直线延伸的侧壁部^t到后缘中,a6.)其中两个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具有^j相同的长度,并且位于两^H!'J 壁部分之间的滅面部^i殳计为大小相同和对称的,以及a7.)其中,^^<1^瓜形延伸的侧壁部分与纵向中心线之间的间隔大于强拱 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与纵向中心线之间的间隔,并iL在两个緩^^瓜形延伸的侧 壁部分之间位于纵向中心线两侧的各横截面部分设计为非对称的,并且a8.)在两个相互重叠设置的舵叶段的两个侧向偏置部分的过渡区域中设置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构成与前缘的弧形延伸相对应成型的流线体 (Str6mungsk6rper)并JL^盖所述偏置区域,所述导;射反具有流线型的^^的 且与舵叶外壁相匹配的细长形或半球形型面,其中一个导^^AJi舵叶段的前 缘一Jl^伸到该上舵叶段的侧壁之中,另 一个导^W,J从下舵叶段的前缘一直 延伸到该下舵叶段的侧壁之中,并且b)包括一个与航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的M,所述4沐带有至少一个轴承,bl.)其中,舵杆与安勤b^杆的舵杆筒一起设置在最大型面厚度PD区域 中,或在最大型面厚度PD与上舵叶段的前缘之间诏!在上舵叶段中,并且以其端侧的紧固装置在上舵叶段的整个高^4伸,其中所ii4^H^由锻钢或 一种其它合适的材辨'J成,所ii^t筒做由锻钢或一种其它合适的材m'J成,b2.)其中深^Ji舵叶段中的用于松叶的松fr筒作为悬臂设有一个中心的内纵向;L用于安^4t,b3.)其中,树筒滅面是薄壁结构的,并JU!W筒在其用于支承贿的 自由端区域内在内壁侧具有一个颈轴承,以及b4.)其中^^f在其端部区域内以1分^M沐筒伸出并JJt过该部分的末 端与上舵叶糊连。令人意想不到地已表明,通过作为平衡舵的扭曲型舵叶的本专利技术结构,下 舵叶段得到一种细长的形状,所述平衡舵型面厚度较小,并糊沐支^^舵叶 的上舵叶段中的最大型面厚度的区域内,从而尽管击打在舵叶上的螺旋桨排水 的iiJL较高,但是没有附加的力消耗,也可以##舵叶的平衡,即4^它叶具有最大的尺寸,而仅^ii过扭曲型舵叶与舵叶支承装置的功育LH目互作用就能达 到,但是在其它舵叶结构与姚支承装置中就不能iii,j这种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创造了一种4樣置,也f^t^说一种由两个构件组成的系统,即 一个扭曲型的舵叶与一个在功育Lh与jtM它叶相互作用的特歹tt支承的4沐。这 种4樣置是构建大型与特大型平衡舵叶的满意技术方案。其中^a^:叶的上舵身上。力传递i作为悬臂的形iUjt的:也t^B议以純弯曲负荷的形iUjt 的,而没有扭矩。这样,这种4沐筒横截面可以以相对薄壁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降低空化的扭曲型舵、特别是平衡舵的高速船用舵装置,包括舵叶(100)和与舵叶(100)相连的舵杆(140),所述舵叶带有一个与舵叶相配并且设置在可驱动的螺旋桨轴(PA)上的螺旋桨(1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装置(2 00) a)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较小型面厚度的细长型面的优选平衡舵叶(100),该平衡舵叶由两个具有相同或不同高度的相互重叠设置的舵叶段(10、20)组成,优选带有一个高度比上舵叶段(10)的高度小的下舵叶段(20)和朝向螺旋桨(115) 的具有大致半圆弧形型面的前缘(11、21),所述前缘通过以下方式定位,即,一个前缘(11)相对于舵叶(100)的纵向中心线(LML)向左舷(BB)或右舷(SB)侧向偏置,而另一个前缘(21)相对于舵叶的纵向中心线向右舷(SB)或左舷(BB)侧向偏置,其中两个舵叶段(10、20)的侧壁面(12、13;22,23)会聚到一个背向螺旋桨(115)的后缘(15)中; a1.)其中,两个前缘(11、21)和后缘(15)锥形向下逐渐缩小地延伸,从而横截面面积(30)从舵叶(100) 的上部区域(OB)至下部区域(UB)减小; a2.)或者后缘(15)直线地并平行于舵杆(140)延伸,并且两个前缘(11、21)锥形地向下逐渐缩小地延伸,从而横截面面积(30)的尺寸从上部区域(OB)朝下部区域(UB)减小; a 3.)其中上舵叶段(10)和下舵叶段(20)的横截面部分(31)在后缘(15)与舵叶(100)最大型面厚度(PD)之间的区域内具有一个长度(L),该长度至少等于上舵叶段(10)和下舵叶段(20)的横截面部分(32)的在舵叶(100)最大型面厚度(PD)与前缘(11、21)之间的长度(L1)的11/2倍; a4.)其中上舵叶段(10)在左舷侧(BB)和下舵叶段(20)在右舷侧(SB)各有一个缓拱弧形延伸的并且从前缘(11、21)向后缘(15)方向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 ),该侧壁部分(18、28)具有一个长度(L2),该长度在侧壁部分(18)的从前缘(11、21)至最大型面厚度(PD)的长度(L’2)加上一个至少等于长度(L’2)1/3的长度(L”2)上延伸,其中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16、26)与所述缓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相连,所述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通到后缘(15)中; a5.)其中上舵叶段(10)在右舷侧(SB)...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7-11-13 202007015941.2;EP 2007-12-12 07024061. 一种带有降低空化的扭曲型舵、特别是平衡舵的高速船用舵装置,包括舵叶(100)和与舵叶(100)相连的舵杆(140),所述舵叶带有一个与舵叶相配并且设置在可驱动的螺旋桨轴(PA)上的螺旋桨(115),其特征在于,所述舵装置(200)a)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较小型面厚度的细长型面的优选平衡舵叶(100),该平衡舵叶由两个具有相同或不同高度的相互重叠设置的舵叶段(10、20)组成,优选带有一个高度比上舵叶段(10)的高度小的下舵叶段(20)和朝向螺旋桨(115)的具有大致半圆弧形型面的前缘(11、21),所述前缘通过以下方式定位,即,一个前缘(11)相对于舵叶(100)的纵向中心线(LML)向左舷(BB)或右舷(SB)侧向偏置,而另一个前缘(21)相对于舵叶的纵向中心线向右舷(SB)或左舷(BB)侧向偏置,其中两个舵叶段(10、20)的侧壁面(12、13;22,23)会聚到一个背向螺旋桨(115)的后缘(15)中;a1. )其中,两个前缘(11、21)和后缘(15)锥形向下逐渐缩小地延伸,从而横截面面积(30)从舵叶(100)的上部区域(OB)至下部区域(UB)减小;a2. )或者后缘(15)直线地并平行于舵杆(140)延伸,并且两个前缘(11、21)锥形地向下逐渐缩小地延伸,从而横截面面积(30)的尺寸从上部区域(OB)朝下部区域(UB)减小;a3. )其中上舵叶段(10)和下舵叶段(20)的横截面部分(31)在后缘(15)与舵叶(100)最大型面厚度(PD)之间的区域内具有一个长度(L),该长度至少等于上舵叶段(10)和下舵叶段(20)的横截面部分(32)的在舵叶(100)最大型面厚度(PD)与前缘(11、21)之间的长度(L1)的11/2倍;a4. )其中上舵叶段(10)在左舷侧(BB)和下舵叶段(20)在右舷侧(SB)各有一个缓拱弧形延伸的并且从前缘(11、21)向后缘(15)方向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该侧壁部分(18、28)具有一个长度(L2),该长度在侧壁部分(18)的从前缘(11、21)至最大型面厚度(PD)的长度(L’2)加上一个至少等于长度(L’2)1/3的长度(L”2)上延伸,其中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16、26)与所述缓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相连,所述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通到后缘(15)中;a5. )其中上舵叶段(10)在右舷侧(SB)和下舵叶段(20)在左舷侧(BB)各有一个强拱弧形延伸的并且从前缘(11、21)朝后缘(15)方向延伸的侧壁部分(19、29),该侧壁部分具有一个长度(L3),该长度等于侧壁部分(19)的从前缘(11、12)至最大型面厚度(PD)的长度(L’3)加上一个至少等于长度(L’3)的1/3的长度(L”3),其中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17、27)与所述强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9、29)相连,所述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通到后缘(15)中;a6. )其中两个直线延伸的侧壁部分(16、17;26、27)具有成对相同的长度,并且位于两个侧壁部分(16、17;26、27)之间的各横截面部分设计为大小相同的且对称的,以及a7. )其中,在缓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与纵向中心线(LML)之间的间隔大于强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9;29)与纵向中心线(LML)之间的间隔,并且在两个缓拱弧形延伸的侧壁部分(18;28)之间位于纵向中心线(LML)两侧的各横截面部分设计为非对称的,以及a8. )在两个相互重叠设置的舵叶段(10、20)的两个侧向偏置部分的过渡区域中设置导流板(200、201),所述导流板构成与前缘(11、21)的弧形延伸相对应成型的流线体并且覆盖所述偏置区域,所述导流板具有流线型的拱起的且与舵叶外壁相匹配的细长形或半球形型面,其中一个导流板(200)从上舵叶段(10)的前缘(11)一直延伸到该上舵叶段的侧壁之中,另一个导流板(201)则从下舵叶段(20)的前缘(21)一直延伸到该下舵叶段的侧壁之中,并且b)包括一个与舵叶(100)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的舵杆(140),所述舵杆带有至少一个轴承,b1. )其中,舵杆(140)与安装此舵杆的舵杆筒(120)一起设置在最大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莱曼M克卢格H库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船舶系统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