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阀门,具体为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1、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器材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器在使用时需要触发灭火器阀门的连通机构才能使用。
2、目前市面上现存的灭火器阀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为了防止误触发,会在灭火器阀门上设置防误触防护机构,而这些机构大多以插销限制灭火器触发为原理,在对插销拔出后才可以正常触发灭火器进行实用,但是由于拉栓需要拔出灭火器,因此容易发生丢失,导致灭火器的防护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具备拉栓不易丢失且操作简单,且可以使灭火器在不施加外力情况下保持触发的状态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由于拉栓需要拔出灭火器,因此容易发生丢失,导致灭火器的防护缺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包括灭火器阀门主体,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的外壁铰接有触发压把,所述触发压把的外壁通过扭转杆铰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
2、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扭转杆的外壁套设有扭转弹簧,
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板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导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板位置的限位片。
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限位块,所述触发压把的外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轮廓与转动限位块的外轮廓相配套。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一下沉槽和第二下沉槽,所述第一下沉槽与第二下沉槽相连通,并且第一下沉槽的内径小于第二下沉槽的内径。
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下沉槽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轮廓与第一下沉槽的内轮廓相配套。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的内壁开设有喷管,所述喷管与第一下沉槽相连通;
10、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第二下沉槽的封堵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中,在灭火器闲置时,转动螺栓,通过螺栓与固定块的螺纹连接关系,促使螺栓往固定块的方向移动,螺栓移动的过程中会带着连接板和导杆一起移动,导杆就此进入到限位槽内,限制住卡板的位置,此时就算使用者按压触发压把,触发压把转动路径上会被竖直的卡板抵住灭火器阀门主体表面从而无法转动,无法转动即无法触发灭火器工作,以此结构进行防护措施。
13、本技术中,触发压把会在触发压把沿铰接处转动过程中不断的穿过第一横轴,并且当触发压把转动到一定程度时,转动限位块也会穿过通槽,当转动限位块穿过通槽,到达触发压把表面位置时,此时转动转动限位块,促使转动限位块与通槽的槽口位置卡住,限制了触发压把的复位,此时灭火器会一直处于触发喷射的状态,可解放使用者的一只手,进行其他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包括灭火器阀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外壁铰接有触发压把(3),所述触发压把(3)的外壁通过扭转杆(12)铰接有卡板(14),所述卡板(14)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杆(12)的外壁套设有扭转弹簧(13),所述扭转弹簧(13)的两端均与触发压把(3)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4)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的内壁与导杆(11)的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板(10)位置的限位片(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轴(5),所述第一横轴(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限位块(6),所述触发压把(3)的外壁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的内轮廓与转动限位块(6)的外轮廓相配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下沉槽(18)和第二下沉槽(21),所述第一下沉槽(18)与第二下沉槽(21)相连通,并且第一下沉槽(18)的内径小于第二下沉槽(21)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沉槽(18)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6),所述触发杆(16)的外壁转动设置有转动块(17),所述转动块(17)的外轮廓与第一下沉槽(18)的内轮廓相配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喷管(19),所述喷管(19)与第一下沉槽(1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包括灭火器阀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外壁铰接有触发压把(3),所述触发压把(3)的外壁通过扭转杆(12)铰接有卡板(14),所述卡板(14)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杆(12)的外壁套设有扭转弹簧(13),所述扭转弹簧(13)的两端均与触发压把(3)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4)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的内壁与导杆(11)的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板(10)位置的限位片(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器阀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阀门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横轴(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小红,徐文杰,蒋荗建,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海同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