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43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活塞杆、缸体、下端盖,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活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摩擦活塞,第一连接杆与摩擦活塞连接,摩擦活塞被设置在内腔中,第一连接杆朝向缸体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缸体的外部,缸体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下端盖连接,缸体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过盈配合;本技术不仅将传统筒式摩擦阻尼器的内外双套筒结构改进为单个筒体(即缸体),而且无需额外设置预紧装置,进一步减少了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阻尼器的结构复杂程度,也省去了相关部件占用的空间,减小了阻尼器结构的整体外形尺寸。同时,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装配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拆装,方便检修及部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特别涉及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


技术介绍

1、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利用摩擦面的摩擦耗散结构振动能量的装置,采用不同的摩擦介质材料、机械组合方式可满足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耗能减振的要求。常见的摩擦界面有钢与钢,黄铜与钢等。摩擦阻尼器因性能良好,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等优势,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摩擦阻尼器包括平板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

2、传统的平板式摩擦阻尼器通过调整螺栓紧固力,改变多层钢板与摩擦材料相互运动产生的摩擦阻尼力,但较大的摩阻力对螺栓强度和摩擦材料的受压强度要求较高,且螺栓松动易引起摩阻力的衰减;此外,板式摩擦阻尼器钢板刚度较小,可能存在失稳的风险。

3、传统的筒式摩擦阻尼器,如cn101216088a公开的筒式变摩擦阻尼器,cn115727085a公开的筒式摩擦阻尼器,阻尼力依旧依赖于内外筒之间施加的预紧力,若预紧力不稳定,实际减震效果便难以达到预期。这就使得现有的筒式摩擦阻尼器往往需要额外设置预紧装置,不仅增加了部件数量,导致阻尼器的结构复杂,而且预紧装置又加大了阻尼器结构的整体外形尺寸,对安装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也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筒式摩擦阻尼器往往需要额外设置预紧装置,导致阻尼器的结构复杂、整体外形尺寸较大等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活塞杆、缸体、下端盖,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摩擦活塞,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摩擦活塞连接,所述摩擦活塞被设置在内腔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朝向缸体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缸体的外部,所述缸体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下端盖连接,所述缸体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过盈配合。

4、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包括圆锥腔,所述摩擦活塞被设置在圆锥腔内,所述圆锥腔的锥形侧壁能够与摩擦活塞过盈配合。

5、进一步的,将第一连接杆至下端盖的方向记为k,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圆锥腔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圆锥腔的横截面最小直径<摩擦活塞的最大外径<圆锥腔的横截面最大直径。

6、进一步的,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摩擦活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段、圆柱段,且所述圆锥段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径≤摩擦活塞的最小外径,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圆柱腔、圆锥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径<圆柱腔的内径。

8、进一步的,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缸体远离下端盖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端盖设置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被设置在限位孔中并贯穿限位孔。

9、进一步的,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导向带,所述限位孔的内壁设置环形槽,所述导向带被设置在环形槽内,对第一连接杆起到定位及导向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置与内腔连通的螺纹口,将与上端盖连接的螺纹口记为第一螺纹口,将与下端盖连接的螺纹口记为第二螺纹口,所述上端盖的外壁设置外螺纹,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螺纹口连接,所述下端盖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螺纹口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摩擦活塞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下端盖包括螺纹柱以及与螺纹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螺纹柱远离活塞杆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孔。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具有以下优势:

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通过摩擦活塞与缸体的内腔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在接触面上能够产生较大的正压力,使得活塞杆与缸体之间进行相对运动时(尤其是指活塞杆朝着远离下端盖的方向运动),摩擦活塞与缸体的内腔壁之间能够输出较大的摩阻力,不仅将传统筒式摩擦阻尼器的内外双套筒结构改进为单个筒体(即缸体),而且无需额外设置预紧装置,进一步减少了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阻尼器的结构复杂程度,也省去了相关部件占用的空间,减小了阻尼器结构的整体外形尺寸。同时,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装配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拆装,方便检修及部件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活塞杆(1)、缸体(3)、下端盖(4),所述缸体(3)具有内腔(33),所述活塞杆(1)包括第一连接杆(11)、摩擦活塞(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与摩擦活塞(12)连接,所述摩擦活塞(12)被设置在内腔(33)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朝向缸体(3)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缸体(3)的外部,所述缸体(3)远离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与下端盖(4)连接,所述缸体(3)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12)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摩擦活塞(12)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段(121)、圆柱段(122),且所述圆锥段(121)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与缸体(3)远离下端盖(4)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端盖(2)设置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11)被设置在限位孔中并贯穿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导向带(5),所述限位孔的内壁设置环形槽,所述导向带(5)被设置在环形槽内,对第一连接杆(11)起到定位及导向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的两端均设置与内腔(33)连通的螺纹口,将与上端盖(2)连接的螺纹口记为第一螺纹口(31),将与下端盖(4)连接的螺纹口记为第二螺纹口(32),所述上端盖(2)的外壁设置外螺纹,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螺纹口(31)连接,所述下端盖(4)包括螺纹柱(41),所述螺纹柱(4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螺纹口(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远离摩擦活塞(12)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孔(111),所述下端盖(4)包括螺纹柱(41)以及与螺纹柱(41)连接的第二连接杆(42),所述螺纹柱(41)远离活塞杆(1)的一侧设置第二连接杆(42),所述第二连接杆(42)远离活塞杆(1)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孔(4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活塞杆(1)、缸体(3)、下端盖(4),所述缸体(3)具有内腔(33),所述活塞杆(1)包括第一连接杆(11)、摩擦活塞(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与摩擦活塞(12)连接,所述摩擦活塞(12)被设置在内腔(33)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朝向缸体(3)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缸体(3)的外部,所述缸体(3)远离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与下端盖(4)连接,所述缸体(3)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12)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摩擦活塞(12)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段(121)、圆柱段(122),且所述圆锥段(121)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摩擦阻尼器包括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与缸体(3)远离下端盖(4)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端盖(2)设置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11)被设置在限位孔中并贯穿限位孔。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山贾立志路畅何平根顾海龙郑朋飞高健杨康崔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