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尤其涉及立柱结构及机床。
技术介绍
1、机械加工时往往需要机床对工件进行加工,而机床往往体积较大,重量非常大。在机床构造中,机床立柱是机床中主要的支撑部分。
2、如申请号为cn201720040427.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床立柱,包括柱体、基座,所述的基座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台。
3、在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中,其立柱是与机床连接,而机床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而柱体与基座之间连接的并不是很稳定,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使得柱体与基座之间脱离或断裂,使立柱承受机床压力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立柱结构及机床,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立柱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主体部、支撑部和固定座部,所述主体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安装有导轨部,且所述主体部与支撑部的组合呈人字型设置,所述支撑部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部的顶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固定座部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部相同轴设置的第二内槽,所述第一内槽和第二内槽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底端与第二内槽的底端相抵触,所述加强柱的顶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支撑部的顶端。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内槽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内槽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内槽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内槽的底端开设有底槽,所述加强柱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后与插接于底槽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贯穿主体部和支撑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涂覆有吸震涂层。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一起吊孔,所述支撑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二起吊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对应的收屑槽,所述收屑槽具有两相对的侧面及连接所述两侧面的底面,所述侧面均倾斜设置。
6、本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机床,包括机床主体,所述机床主体包括上述的立柱结构,所述机床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滑块部,所述滑块部的一侧与导轨部滑动连接。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8、在支撑部与固定座部进行安装连接好后,将加强柱的底端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后,加强柱的底端再插接于底槽内,加强柱的顶端通过固定块与支撑部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支撑部和固定座部之间更为稳定的连接,让主体部、支撑部和固定座部之间形成的立柱形成稳定的结构,让与其连接的机床稳定的连接在一侧,防止机床工作产生的振动造成支撑部和固定座部之间断裂,提高了机床与本申请立体结构之间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主体部(2)、支撑部(3)和固定座部(4),所述主体部(2)与支撑部(3)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2)的一侧安装有导轨部(22),且所述主体部(2)与支撑部(3)的组合呈人字型设置,所述支撑部(3)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部(4)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槽(300),所述固定座部(4)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部(3)相同轴设置的第二内槽(400),所述第一内槽(300)和第二内槽(400)之间设置有加强柱(5),所述加强柱(5)的底端与第二内槽(400)的底端相抵触,所述加强柱(5)的顶端通过固定块(31)固定连接于支撑部(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槽(300)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内槽(30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二内槽(400)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40),所述第二内槽(400)的底端开设有底槽(401),第二通孔(301)的底端与第三通孔(40)的顶端相连通,第三通孔(40)的底端与第二内槽(400)相连通),所述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主体部(2)和支撑部(3)的空腔,所述空腔内涂覆有吸震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一起吊孔,所述支撑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二起吊孔(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部(4)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对应的收屑槽(41),所述收屑槽(41)具有两相对的侧面及连接所述两侧面的底面,所述侧面均倾斜设置。
6.一种机床,包括机床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主体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立柱结构,所述机床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滑块部(11),所述滑块部(11)的一侧与导轨部(22)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主体部(2)、支撑部(3)和固定座部(4),所述主体部(2)与支撑部(3)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2)的一侧安装有导轨部(22),且所述主体部(2)与支撑部(3)的组合呈人字型设置,所述支撑部(3)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部(4)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槽(300),所述固定座部(4)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部(3)相同轴设置的第二内槽(400),所述第一内槽(300)和第二内槽(400)之间设置有加强柱(5),所述加强柱(5)的底端与第二内槽(400)的底端相抵触,所述加强柱(5)的顶端通过固定块(31)固定连接于支撑部(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槽(300)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内槽(30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二内槽(400)的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40),所述第二内槽(400)的底端开设有底槽(401),第二通孔(301)的底端与第三通孔(40)的顶端相连通,第三通孔(40)的底端与第二内槽(400)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