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添加剂的,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燃油添加剂。
技术介绍
1、燃油添加剂是指用于燃料(汽油、煤油、喷气燃料、柴油和重质燃料油)中能改善燃料某种性能的化学品。
2、燃料添加剂按作用分,主要有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防冰剂、抗静电剂、抗磨防锈剂、流动改进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清净分散剂、多效添加剂、助燃剂等。按所用于的燃料来分,可分为汽油添加剂、航空煤油添加剂、柴油添加剂和重质燃料油添加剂。在汽油中常用的清净剂有酰胺、聚烯胺和聚醚胺、烯基丁二酰亚胺,并加入辅剂,如破乳剂、油载体、抗冰剂、防锈剂、抗氧剂和其它作为燃料改进剂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3、由于燃油系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也需要多功能的燃油添加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针对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相关技术:
4、公开号为cn1070119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多功能汽油添加剂的混合燃料;具体公开了:包括:甲醇95~100份;助溶剂0.5~10份;助燃剂0.1~0.5份;防爆剂0.01~1份;金属腐蚀抑制剂0.01~1份;橡胶溶胀抑制剂0.01~0.2份;清净分散剂0.01~0.6份;抗氧化剂0.01~0.1份;热值剂0.02~2份;冷启动剂0.01~0.5份;动力促进剂0.01~0.1份;防气阻剂0.01~0.1份。
5、公开号为cn1092946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包括质量比为1:1-5的多功能剂和航空煤油,按质量份数计,
6、公开号为cn1026436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油复合添加剂;具体公开了:包含有汽油清净剂、助燃剂、低温启动提高剂,抗爆剂、抗氧防胶剂和金属腐蚀抑制剂;能够改善汽油清净性、抗氧化性和防腐蚀性能,同时提高燃油燃烧性能,降低油耗,以及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
7、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8、1、现有技术中的燃油添加剂大多是依赖单一成分实现单功能,或者单成分实现2-3种功能,但是,单成分在不同功能方向的性能强弱不同,造成添加剂在不同的燃油、不同的工况下的适应性存在差异。
9、2、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单成分存在的性能差异的问题,存在添加2-3种成分实现重复功能,以实现各功能在不同工况下均可靠的方案,但是,多成分在制备可靠性、溶解性能方面存在差异,现有技术并未给出如何保证多种成分有效混溶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聚异丁烯胺(polyisobutylene amine,piba)是一种常用于燃油添加剂中的化学物质。它在燃油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清洁剂作用:聚异丁烯胺是一种高效的燃油清洁剂,主要用于清洁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沉积物,如喷油嘴、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的积碳。它能够有效地防止这些沉积物的形成,并且清除已有的沉积物,从而保持发动机清洁,确保燃油的良好喷雾和燃烧性能。
3、2.提高燃油经济性:通过保持发动机清洁,聚异丁烯胺能够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油消耗。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还可以降低尾气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防腐蚀作用:聚异丁烯胺还具有防腐蚀作用。它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燃油系统中的金属部件被腐蚀。这对于延长发动机和燃油系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5、4.减少有害排放:通过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清洁发动机燃油系统,聚异丁烯胺能够减少未完全燃烧的燃油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这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6、5.改善发动机性能:清洁的燃油系统能够保证燃油的顺畅流动和良好的喷雾效果,从而确保燃油在燃烧室内的完全燃烧。这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响应速度,改善整体驾驶体验。
7、6.抑制氧化:聚异丁烯胺还可以抑制燃油的氧化过程,防止燃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质。这有助于保持燃油的稳定性和性能。
8、但是,聚异丁烯胺在不同的工况下,不同功能的强弱不同,应当采用多种功能成分,尽可能多的覆盖功能需求和工况需求,并且要保证多种功能成分之间的稳定共存和充分溶解及混合。
9、针对上述构思,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
10、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以质量计数的以下成分:乙醇,含量为10至20份;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含量为0.5至3份;聚异丁烯胺,含量为5至10份;聚醚胺,含量为1至5份;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含量为0.01至0.1份;苯甲酸钠,含量为0.1至0.5份;二甲苯,含量为60至80份;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制得,具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乙醇和聚异丁烯胺混合,搅拌30min,温度控制在10-20℃,生成第一聚合体悬混液;
12、s2、在步骤s1所得的第一聚合体悬浊液中,加入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在50-60℃的条件下保持搅拌1h,形成第二聚合体悬混液;
13、s3、在步骤s2所得第二聚合体悬混液中,逐步加入聚醚胺和丁基羟基茴香醚,并在40-5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5分钟,形成第三聚合体悬混液;
14、s4、在步骤s3所得第三聚合体悬混液中,加入苯甲酸钠,并将温度升高至60-70℃,保持搅拌30分钟,形成最终聚合体悬混液。
15、s5、溶剂添加:加入二甲苯作为溶剂,并在常温下搅拌均匀,使所有成分尽量溶解和混合;
16、s6、过滤得到目标产品:将所得混合物通过0.45微米的滤膜进行过滤,以去除不溶物,得到最终产品。
17、进一步的,所述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转每分钟。
18、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加入苯甲酸钠之前,先将所得的第三聚合体悬混液进行冷却至常温,并在常温下静置30分钟。
19、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添加剂至少具有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积碳形成、提高抗爆震性、减少co排放的功能。
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预定量的乙醇和聚异丁烯胺混合,搅拌30min,温度控制在10-20℃,生成第一聚合体悬混液;
22、s2、在步骤s1所得的第一聚合体悬浊液中,加入预定量的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在50-60℃的条件下保持搅拌1h,形成第二聚合体悬混液;
23、s3、在步骤s2所得第二聚合体悬混液中,逐步加入预定量的聚醚胺和预定量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并在40-5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45分钟,形成第三聚合体悬混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以质量计数的以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转每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加入苯甲酸钠之前,先将所得的第三聚合体悬混液进行冷却至常温,并在常温下静置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添加剂至少具有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积碳形成、提高抗爆震性、减少CO排放的功能。
5.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和搅拌过程中的压力保持在大气压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搅拌过程在无氧环境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搅拌过程在氮气环境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在汽油发动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按1:1000的比例添加至汽油中,并通过燃油喷射系统注入发动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以质量计数的以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为200-300转每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加入苯甲酸钠之前,先将所得的第三聚合体悬混液进行冷却至常温,并在常温下静置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添加剂至少具有降低燃油消耗、减少积碳形成、提高抗爆震性、减少co排放的功能。
5.一种多功能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盛金,王颖,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金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