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382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3
本技术涉及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控制屏、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电源壳体内,且电源壳体两侧具有供固定机构突出的开口,且电源壳体的表面具有跟那个电线穿过的通孔、缺口,电线依次穿过通孔、缺口后与控制屏相电连,本技术在安装时需先将电源壳体装入线槽,并转动螺纹管让左右两侧的套管向外移动支撑块并顶出电源壳体两侧,让支撑块的中部随着挤压产生形变,让支撑块形变后逐渐向外顶出,并抵在墙面的线槽内壁形成支撑固定,而在后续更换不同型号、版本的电源时,只需要逆向调整套管,将支撑块移动至电源壳体内既可将电源壳体从墙上的线槽内取出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传统的电源管理方式在能源利用效率、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智能电源就是一种可通过终端控制电源开关的设备,而现有技术中,智能电源的尺寸过多且版本更新迅速,但安装智能电源时一般会通过填充腻子的方式增加智能电源的外壳与墙体之间的紧密性避免脱落,导致了智能电源并不便于拆装,使得在更换新一代智能电源或不同尺寸的智能电源时,只能在墙面重新切割线槽,过于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控制屏、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电源壳体内,且电源壳体两侧具有供固定机构突出的开口,且电源壳体的表面具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缺口,电线依次穿过通孔、缺口后与控制屏相电连;

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下两组夹持机构,每个组夹持机构内均包括支撑块、套管、螺纹管,所述套管套设在螺纹管的左右两端并形成螺纹连接,且支撑块分别转动连接着两个套管;

5、两个套管的螺纹延伸方向相反,在转动螺纹管时,两个套管朝相反方向移动。

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的中部呈倾斜设置,未调整套管时,左右两相邻的支撑块呈八字形设置,且支撑块的中部内外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形变槽;

7、所述支撑块远离与套管连接端的一侧与电源壳体侧面的开口边缘相连。

8、一较佳技术方案:上下两相邻的支撑块之间通过一个加强筋相连,所述加强筋的中部向外凸起。

9、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0、本技术在安装时需先将电源壳体装入线槽,并转动螺纹管让左右两侧的套管向外移动支撑块并顶出电源壳体两侧,让支撑块的中部随着挤压产生形变,让支撑块形变后逐渐向外顶出,并抵在墙面的线槽内壁形成支撑固定,而在后续更换不同型号、版本的电源时,只需要逆向调整套管,将支撑块移动至电源壳体内既可将电源壳体从墙上的线槽内取出进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1)、控制屏(2)、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安装于电源壳体(1)内,且电源壳体(1)两侧具有供固定机构(3)突出的开口,且电源壳体(1)的表面具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11)、缺口(12),电线依次穿过通孔(11)、缺口(12)后与控制屏(2)相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1)的中部呈倾斜设置,未调整套管(32)时,左右两相邻的支撑块(31)呈八字形设置,且支撑块(31)的中部内外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凹陷的形变槽(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相邻的支撑块(31)之间通过一个加强筋(34)相连,所述加强筋(34)的中部向外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1)、控制屏(2)、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安装于电源壳体(1)内,且电源壳体(1)两侧具有供固定机构(3)突出的开口,且电源壳体(1)的表面具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11)、缺口(12),电线依次穿过通孔(11)、缺口(12)后与控制屏(2)相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雷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