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漏电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的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漏电保护器通常由接线组、漏电保护模块、零线与火线断路器构成。
2、基于上述,传统漏电保护器接线组由多组接线端构成,每组接线端均采用紧固螺栓对外接导线以夹紧固定的方式进行电路安装连接,因此每组接线端的接线安装均需要采用螺丝刀等工具对紧固螺栓进行逐一拧接,由此可见该安装方式繁琐复杂,漏电保护器的电路安装工作效率低,此外传统漏电保护器接线端结构暴露,接线位置容易淤积灰尘,从而造成漏电保护器电路接通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以解决漏电保护器接线过程繁琐与接线端无法防尘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密封垫、翻盖、胶皮套、旋钮、螺纹杆、接触片和滑动压片;所述翻盖数量为两组,翻盖分别铰接在漏电保护器上下两侧;所述胶皮套数量为六组,每三组胶皮套与一组翻盖粘接;所述螺纹杆数量为两组,两组螺纹杆与漏电保护器轴接;所述接触片与漏电保护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滑动压片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滑动压片与一组螺纹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密封垫数量为两组,密封垫粘接在漏电保护器上下两侧;所述旋钮数量为两组,每组旋钮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螺纹杆的右端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保护器(1)、密封垫(2)、翻盖(3)、胶皮套(4)、旋钮(5)、螺纹杆(6)、接触片(7)和滑动压片(8);所述翻盖(3)数量为两组,翻盖(3)分别铰接在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所述胶皮套(4)数量为六组,每三组胶皮套(4)与一组翻盖(3)粘接;所述螺纹杆(6)数量为两组,两组螺纹杆(6)与漏电保护器(1)轴接;所述接触片(7)与漏电保护器(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滑动压片(8)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滑动压片(8)与一组螺纹杆(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密封垫(2)数量为两组,密封垫(2)粘接在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所述旋钮(5)数量为两组,每组旋钮(5)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螺纹杆(6)的右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压片(8)上设有螺纹通孔,滑动压片(8)的螺纹通孔与漏电保护器(1)的通孔左右相对,螺纹杆(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滑动压片(8)的螺纹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均设有三组凹槽,接触片(7)与滑动压片(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皮套(4)为绝缘橡胶材质,胶皮套(4)为上下贯通的通口结构,上侧通口为弹性缩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5)外侧面设有防滑齿结构,旋钮(5)右端设有长条开口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3)上侧面设有三组通孔,六组胶皮套(4)的外侧面分别粘接在翻盖(3)的通孔内侧面,翻盖(3)底侧设有半圆形凹槽,当翻盖(3)与漏电保护器(1)闭合时,密封垫(2)紧密嵌合在翻盖(3)底侧的凹槽内,翻盖(3)后端设有半圆形凹槽结构,漏电保护器(1)的半圆形凸起的外轮廓卡接在翻盖(3)的半圆形凹槽结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保护器(1)、密封垫(2)、翻盖(3)、胶皮套(4)、旋钮(5)、螺纹杆(6)、接触片(7)和滑动压片(8);所述翻盖(3)数量为两组,翻盖(3)分别铰接在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所述胶皮套(4)数量为六组,每三组胶皮套(4)与一组翻盖(3)粘接;所述螺纹杆(6)数量为两组,两组螺纹杆(6)与漏电保护器(1)轴接;所述接触片(7)与漏电保护器(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滑动压片(8)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滑动压片(8)与一组螺纹杆(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密封垫(2)数量为两组,密封垫(2)粘接在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所述旋钮(5)数量为两组,每组旋钮(5)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螺纹杆(6)的右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压片(8)上设有螺纹通孔,滑动压片(8)的螺纹通孔与漏电保护器(1)的通孔左右相对,螺纹杆(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滑动压片(8)的螺纹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1)上下两侧均设有三组凹槽,接触片(7)与滑动压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