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组主线头。
技术介绍
1、鱼线线组主线头位于鱼竿竿梢与下绑制物线之间;现有的线组主线头制作,一般采用软绳或者尼龙绳对折缠绕绑制形成,事实证明当拉力过大时,由于摩擦主线与副线的缠绕部容易断裂,使得整个线组主线头报废又要重新制作;而软绳由顶圈又容易自缠绕,容易断。
2、还有一种是直接整根套有保护套,再缠绕形成主线与副线并绑制,这种结构顶圈穿珠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组主线头,旨在解决现有鱼线线组主线头断点位于主线与副线的缠绕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组主线头,包括主线、副线与顶圈构成,所述副线与顶圈由主线弯折并由主线侧面下至上再至下二次穿过弯折部形成,所述主线与弯折部表面套有保护套;所述副线缠绕在弯折部与主线的保护套外,并绑扎伸出。
3、优选的,所述保护套采用聚乙烯纤维套。
4、优选的,所述保护套采用大力马绳套。
5、优选的,所述副线从弯折部伸出后,由上至下缠绕弯折部与主线,并与底圈内侧伸出绑扎。
6、优选的,所述副线从弯折部伸出后,由下至上缠绕主线与弯折部,并与底圈内侧伸出绑扎。
7、优选的,所述主线、副线与顶圈用尼龙材料。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线头整体设计,挂圈部不易自缠绕,导致损坏。主线与副线缠绕接触部不易断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组主线头,包括主线(1)、副线(2)与顶圈(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线(2)与顶圈(3)由主线(1)弯折并由主线(1)侧面下至上再至下二次穿过弯折部(4)形成,所述主线(1)与弯折部(4)表面套有保护套(5);所述副线(2)缠绕在弯折部(4)与主线(1)的保护套(5)外,并绑扎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5)采用聚乙烯纤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5)采用大力马绳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线(2)从弯折部(4)伸出后,由上至下缠绕弯折部(4)与主线(1),并与底圈内侧伸出绑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线(2)从弯折部(4)伸出后,由下至上缠绕主线(1)与弯折部(4),并与底圈内侧伸出绑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1)、副线(2)与顶圈(3)用尼龙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组主线头,包括主线(1)、副线(2)与顶圈(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线(2)与顶圈(3)由主线(1)弯折并由主线(1)侧面下至上再至下二次穿过弯折部(4)形成,所述主线(1)与弯折部(4)表面套有保护套(5);所述副线(2)缠绕在弯折部(4)与主线(1)的保护套(5)外,并绑扎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5)采用聚乙烯纤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组主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