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吊顶行业中,吊顶除了能够用于环境装修装饰以外,还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集成有照明、通风换气等功能带,使吊顶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的部分多功能吊顶结构,功能带与板材之间大多为固定安装,一旦完成多功能吊顶结构的安装后便难以拆卸,导致后续难以对多功能吊顶结构进行定期的检修工作,且对于功能带所能够实现的功能也仅为安装时所选取的功能,难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使用方便,能够便于功能带的拆装更换,还能够便于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的检修,提高检修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包括主吊结构、勾搭吊接结构、多个板材组件,所述板材组件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勾边型材,所述包边勾边型材通过勾搭吊接结构与主吊结构相连接;相邻的板材组件之间设有功能带,所述功能带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搭边型材,所述包边搭边型材与包边勾边型材可拆卸连接。
4、本技术为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板材组件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勾边型材的设置,除了能够对板材组件进行包边保护以外,还能够便于板材组件的拆装;功能带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搭边型材的设置,除了能够对功能带进行包边保护以外,还能够便于功能带的拆装;包边搭边型材与包边勾边型材可拆卸连接的设置,能够便于功能带在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上的安装与拆卸,
5、优选地,所述包边勾边型材包括第一勾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勾接部相连接的第二勾接部,所述第一勾接部上还连接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勾接部上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勾接部与勾搭吊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勾接部与包边搭边型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板材组件的边缘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材组件相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二勾接部包括第四勾边、第五勾边,所述第一勾接部与第四勾边的第一端固连,所述第五勾边与第四勾边的第二端呈角度固连。
7、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包边、第一卡边、第一支承边,所述第一包边的第一端与第四勾边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包边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承边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位于所述第四勾边与第一支承边之间,且所述第一卡边与第一包边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第一支承边均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一端延伸设置。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勾接部固连的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第四勾边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所述第一勾接部的勾接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板材组件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包边搭边型材包括第一搭接部和与所述第一搭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还连接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与包边勾边型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部与功能带的边缘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功能带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部包括第一搭边、第二搭边、第三搭边,所述第一搭边、第三搭边分别与第二搭边的两端呈角度固连,且所述第一搭边、第三搭边均朝向第二搭边的同一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三搭边固连。
11、优选地,所述勾搭吊接结构包括勾搭吊件、勾搭龙骨,所述勾搭吊件包括勾槽部和与所述勾槽部相连接的第一挂接部,所述勾槽部与勾搭吊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接部与主吊结构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勾搭龙骨与包边勾边型材相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勾槽部为凹形结构。
13、优选地,所述板材组件包括多个板材,相邻的板材之间通过勾搭型材组件进行连接,且所述勾搭型材组件通过勾搭吊接结构与主吊结构相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为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板材组件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勾边型材的设置,除了能够对板材组件进行包边保护以外,还能够便于板材组件的拆装;功能带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搭边型材的设置,除了能够对功能带进行包边保护以外,还能够便于功能带的拆装;包边搭边型材与包边勾边型材可拆卸连接的设置,能够便于功能带在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上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功能带的更换,以及当功能带在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上被拆卸后所形成的缺口可构成检修口,便于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的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勾搭吊件的勾槽部的设置,能够提高勾搭吊接结构的吊接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的安装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吊结构(1)、勾搭吊接结构(2)、多个板材组件(3),所述板材组件(3)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勾边型材(4),所述包边勾边型材(4)通过勾搭吊接结构(2)与主吊结构(1)相连接;相邻的板材组件(3)之间设有功能带(6),所述功能带(6)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搭边型材(5),所述包边搭边型材(5)与包边勾边型材(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勾边型材(4)包括第一勾接部(41)和与所述第一勾接部(41)相连接的第二勾接部(42),所述第一勾接部(41)上还连接有第一插接部(43),所述第二勾接部(42)上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4);所述第一勾接部(41)与勾搭吊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勾接部(42)与包边搭边型材(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43)与板材组件(3)的边缘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部(44)与材组件(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勾接部(42)包括第四勾边(421)、第五勾边(422),所述第一勾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43)包括第一包边(431)、第一卡边(432)、第一支承边(433),所述第一包边(431)的第一端与第四勾边(421)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包边(431)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承边(433)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432)位于所述第四勾边(421)与第一支承边(433)之间,且所述第一卡边(432)与第一包边(431)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432)、第一支承边(433)均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44)所在的一端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4)包括与所述第一勾接部(41)固连的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第四勾边(421)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所述第一勾接部(41)的勾接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板材组件(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搭边型材(5)包括第一搭接部(51)和与所述第一搭接部(5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上还连接有第二插接部(53);所述第一搭接部(51)与包边勾边型材(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部(53)与功能带(6)的边缘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功能带(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51)包括第一搭边(511)、第二搭边(512)、第三搭边(513),所述第一搭边(511)、第三搭边(513)分别与第二搭边(512)的两端呈角度固连,且所述第一搭边(511)、第三搭边(513)均朝向所述第二搭边(512)的同一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第三搭边(513)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搭吊接结构(2)包括勾搭吊件(21)、勾搭龙骨(22),所述勾搭吊件(21)包括勾槽部(211)和与所述勾槽部(211)相连接的第一挂接部(212),所述勾槽部(211)与勾搭吊件(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接部(212)与主吊结构(1)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勾搭龙骨(22)与包边勾边型材(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槽部(211)为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组件(3)包括多个板材(31),相邻的板材(31)之间通过勾搭型材组件进行连接,且所述勾搭型材组件通过勾搭吊接结构(2)与主吊结构(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吊结构(1)、勾搭吊接结构(2)、多个板材组件(3),所述板材组件(3)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勾边型材(4),所述包边勾边型材(4)通过勾搭吊接结构(2)与主吊结构(1)相连接;相邻的板材组件(3)之间设有功能带(6),所述功能带(6)的边缘处连接有包边搭边型材(5),所述包边搭边型材(5)与包边勾边型材(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勾边型材(4)包括第一勾接部(41)和与所述第一勾接部(41)相连接的第二勾接部(42),所述第一勾接部(41)上还连接有第一插接部(43),所述第二勾接部(42)上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4);所述第一勾接部(41)与勾搭吊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勾接部(42)与包边搭边型材(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43)与板材组件(3)的边缘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部(44)与材组件(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勾接部(42)包括第四勾边(421)、第五勾边(422),所述第一勾接部(41)与第四勾边(421)的第一端固连,所述第五勾边(422)与第四勾边(421)的第二端呈角度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43)包括第一包边(431)、第一卡边(432)、第一支承边(433),所述第一包边(431)的第一端与第四勾边(421)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包边(431)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承边(433)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432)位于所述第四勾边(421)与第一支承边(433)之间,且所述第一卡边(432)与第一包边(431)呈角度固连;所述第一卡边(432)、第一支承边(433)均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44)所在的一端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搭式功能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喜胜,柯伟军,冼宝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巴迪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