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特别是一种换热管、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设备,以其冷媒充注量小、静液压差小、换热效率高以及回油方便等优点正逐渐地取代满液式蒸发器。不同于满液式蒸发器,降膜蒸发器为了使液膜均匀铺展至换热管表面,会在液膜流向上设置布液器、均液板等装置。若布液效果不理想,换热器则会出现传热恶化,吸气带液等现象。近年来,紧凑型降膜蒸发器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相比于一般降膜蒸发器,紧凑型的液态冷媒流量更小,这对布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蒸发(沸腾)是相变换热过程,其加热面相比饱和温度需要一定的过热度才能在表面生成气核生成部,其长大变成气泡后脱离直至下一个气核生成部产生为一个完整的沸腾子过程。显然,气核生成部的生成效率及气泡脱离频率是衡量沸腾换热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些参数对于水等需要大热流密度来保证沸腾换热效率的工质尤为明显。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的换热管,为了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一般会在换热管的外表面上设置翅片,利用翅片增加换热面积来提高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但是其翅片之间的间距会抑制气泡的产生,也即会降低换热管表面的气泡产生率,造成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管的气泡无法快速脱离而造成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设置气泡发生结构产生气泡、并使气泡能够掠过气核生成部而直接在气核生成部处留下气化核心以提高气泡的生成速率、提高换热效率的换热管、壳管式蒸
2、一种换热管,包括:
3、管体;
4、多个气泡发生结构,所有所述气泡发生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
5、每个所述气泡发生结构具有两个气核生成部,且一个所述气核生成部产生的气泡能够掠过另一所述气核生成部。
6、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向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坑结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构成一个所述气泡发生结构,每个所述凹坑结构的底面上形成所述气核生成部,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互连通。
7、沿靠近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凹坑结构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部分重叠,且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通过所述重叠部分相互连通。
8、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交,且两个所述侧壁的相交位置到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到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9、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截面为曲线形,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交,且两个所述侧壁的相交位置到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到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10、所有所述气泡发生结构沿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呈至少两个环形分布,且相邻两个环形中的所述气泡发生结构错位设置。
11、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多个翅片,所有所述翅片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的两个所述气核生成部的排布方向相同;或,所述气泡发生结构中的两个所述气核生成部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夹角。
12、所述翅片的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
13、所述凹坑结构的形状为倒四棱锥形状。
14、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上述的换热管。
15、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管或上述的壳管式换热器。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管、壳管式蒸发器及空调系统,通过在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气泡生成结构来产生气泡,增加换热管的瞬态导热能力、沸腾换热的效率,从而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而且在气泡生成结构内设置两个气核生成部,使得每个气泡生成结构能够产生两个气泡,并且由于气核生成部的位置存在差异,两个气核生成部会间隔产生气泡,有效的提高气泡的产生效率,并且其中一个气核生成部产生的气泡会掠过另一气核生成部,气泡会在另一气核生成部处留下气化核心,此时产生气化核心的气核生成部能够直接对气化核心进行加热而产生气泡,减少了气化核心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气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气泡脱离频率,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沸腾传热的效率,而且由于气泡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气泡对换热管表面的流体的扰动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向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坑结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构成一个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每个所述凹坑结构的底面上形成所述气核生成部(3),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沿靠近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凹坑结构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部分重叠,且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通过重叠部分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交,且两个所述侧壁的相交位置到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到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截面为曲线形,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沿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呈至少两个环形分布,且相邻两个环形中的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多个翅片(4),所有所述翅片(4)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气核生成部(3)的排布方向相同;和/或,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气核生成部(3)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4)的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结构的形状为倒四棱锥形状。
10.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
1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向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坑结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构成一个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每个所述凹坑结构的底面上形成所述气核生成部(3),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沿靠近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凹坑结构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的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部分重叠,且两个所述凹坑结构通过重叠部分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交,且两个所述侧壁的相交位置到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到所述管体(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结构的侧壁截面为曲线形,且在同一所述气泡发生结构(2)中,两个所述凹坑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浩亮,卢杏斌,岳清学,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