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源热泵,具体为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
技术介绍
1、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但是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供热机组上的防尘网大多存在着不便于拆卸的情况,导致工作人员不方便对防尘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其次,现有空气源热泵还存在着不便于移动的情况,导致在搬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不利于使用,故而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具备防尘网便于拆卸和便于移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供热机组上的防尘网大多存在着不便于拆卸的情况,导致工作人员不方便对防尘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其次,现有空气源热泵还存在着不便于移动的情况,导致在搬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防尘网便于拆卸和便于移动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本体前侧贴合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气孔前侧的防尘网,所述安装框前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把手,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
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轴,两个所述壳体的前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个滑块相背侧且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转轴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旋钮。
6、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蜗杆,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右侧顶部活动安装有位于两个第二螺纹杆后侧且一端延伸至底座左侧的蜗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板上方且一端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手摇转盘。
7、优选的,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相背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槽。
8、优选的,所述安装腔内壁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9、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蜗杆通过第三轴承与安装腔的内壁右侧转动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通过拧动两个旋钮来带动两个转轴和两个驱动锥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两个从动锥齿轮来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旋转,而两个第一螺纹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则会带动两个滑块和两个定位块相背移动,来使两个定位块分别从两个定位槽的内部移出,从而解除对安装框的位置限制,此时便可通过两个把手来将安装框从框体的内部抽出,以此来将防尘网给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防尘网便于拆卸的目的,进而方便了对防尘网进行清洗或更换。
13、2、该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通过转动手摇转盘来带动蜗杆旋转,进而通过两个蜗轮来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旋转,而两个第二螺纹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则会带动移动板和四个万向轮整体向下移动,直至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后将整个空气源热泵本体顶起,此时底座的底部处于悬空状态,整个空气源热泵本体和底座都由四个万向轮来进行支撑,随即推动空气源热泵本体即可对其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进而方便了对空气源热泵本体进行搬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空气源热泵本体(2),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2)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孔(3),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2)的前侧设置有框体(4),所述框体(4)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本体(2)前侧贴合的安装框(5),所述安装框(5)的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气孔(3)前侧的防尘网(6),所述安装框(5)前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壳体(8),两个所述壳体(8)的相对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9),两个所述壳体(8)的内部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9)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10),所述安装框(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11),两个所述滑块(10)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11)内部的定位块(12),两个所述壳体(8)的前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且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9)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13),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14),所述安装腔(14)内顶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端与其内底壁活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15),所述安装腔(14)的内壁左右两侧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3)包括转轴(131),两个所述壳体(8)的前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的转轴(131),两个所述转轴(131)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132),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个滑块(10)相背侧且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锥齿轮(13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33),两个所述转轴(131)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旋钮(1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包括蜗杆(201),所述安装腔(14)的内壁右侧顶部活动安装有位于两个第二螺纹杆(15)后侧且一端延伸至底座(1)左侧的蜗杆(201),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5)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板(17)上方且一端与蜗杆(201)啮合的蜗轮(202),所述蜗杆(2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手摇转盘(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8)的相对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9)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8)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0)的相背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9)相适配的螺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4)内壁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15)通过第二轴承与安装腔(1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杆(15)相适配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4)的内壁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蜗杆(201)通过第三轴承与安装腔(14)的内壁右侧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空气源热泵本体(2),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2)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孔(3),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2)的前侧设置有框体(4),所述框体(4)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空气源热泵本体(2)前侧贴合的安装框(5),所述安装框(5)的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气孔(3)前侧的防尘网(6),所述安装框(5)前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壳体(8),两个所述壳体(8)的相对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9),两个所述壳体(8)的内部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9)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10),所述安装框(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11),两个所述滑块(10)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11)内部的定位块(12),两个所述壳体(8)的前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内部且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9)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13),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14),所述安装腔(14)内顶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端与其内底壁活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15),所述安装腔(14)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槽(16),两个所述滑槽(16)之间设置有与两个第二螺纹杆(15)外侧螺纹连接的移动板(17),所述安装腔(14)内底壁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连通有设置在底座(1)上的通孔(18),所述移动板(17)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万向轮(19),四个所述万向轮(19)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通孔(18)的内部,所述安装腔(14)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与两个第二螺纹杆(15)外侧固定连接且一端延伸至底座(1)左侧的第二驱动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阔,郭君,王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美丽康源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