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板安装,具体为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幕墙板是指外墙建筑中担任装饰和隔热保温功能的板状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公共建筑中。
2、现有技术中,对于叶子形状的异形幕墙板的安装来说,叶子形幕墙板与安装面只能确认各个幕墙板的安装间距,然而叶子形幕墙板为了确保整体安装组合后的美观性,需要使得各个叶子形幕墙板都保持特定的转动角度,然而现有的叶子形幕墙板只是使用传统幕墙板的安装结构,在需要调节转动角度时需要将其整体拆下重新调节安装位置,操作十分繁琐复杂,影响了叶子形幕墙板的施工效率。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需要调节转动角度时需要将其整体拆下重新调节安装位置,操作十分繁琐复杂,影响了叶子形幕墙板的施工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基板;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基板前表面,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前表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转动圈,所述转动圈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端
3、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前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滑轮,所述滑轮外表面与滑槽内表面贴合,所述滑轮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面与转动圈后表面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前表面靠近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圈,所述支撑座前表面靠近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圈,所述转动头位于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位置。
5、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圈与第一外圈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外圈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圈,所述压圈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所述插杆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头,所述锥头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杆外表面与定位孔内表面插合连接,所述压圈与第一外圈截面大小相等。
6、优选的,所述压圈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第二外圈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外表面与限位孔内表面插合连接,多个所述限位杆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圈,所述顶圈位于第二外圈前侧位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幕墙板本体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背栓,所述第二安装座与幕墙板本体通过背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幕墙板本体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外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顶圈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一安装孔。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位置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呈配套设置,所述架杆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一安装孔外侧位置。
11、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在对叶子形幕墙板进行安装时,在幕墙板本体的背部位置预埋背栓后,使得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固定,随后第一安装座与支撑板固定,完成对幕墙板本体的稳固安装,通过固定杆的设置,为定位圈和第一外圈提供稳固支撑,使得第一外圈为固定位置与支撑组件进行定位拼接,通过滑轮在滑槽内壁自由滑动的设置,配合转动头与支撑杆的使用,使得第一挡圈能够与支撑座配合进行自由转动;
13、s2、通过固定在支撑板外侧第二外圈的设置,压圈与第一外圈处于贴合状态,同时弹簧处于受到压缩的状态,此时利用弹簧的回弹力,能够对压圈向第一外圈方向施加压力,使得压圈与第一外圈的贴合较为紧密,同时配合插杆和锥头的配合使用,插杆和锥头在插入定位孔内后,可以对第二外圈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二外圈无法发生转动,通过第二外圈与支撑板的连接,使得支撑板无法带动幕墙板本体进行转动;
14、s3、在对幕墙板本体完成安装后,需要对其进行转动角度调节时,将幕墙板本体向外侧拉动,在幕墙板本体向外侧移动后,会通过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支撑板的连接带动第二外圈向外侧移动,此时第二外圈向外侧移动,能够带动插杆和锥头从定位孔内抽出,此时幕墙板本体即为自由转动状态,将幕墙板本体转动到合适的倾斜角度后,使得在基板外侧拼接安装的多个幕墙板本体处于较为美观的组合状态,此时松开幕墙板本体,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带动压圈回弹复位,使得压圈与第一外圈继续处于贴合状态,此时插杆重新插入对应位置的定位孔内部,继续第二外圈进行支撑限位,即使得幕墙板本体保持稳定的位置完成安装;
15、s4、通过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杆的连接,以及第二转动块与第二转动杆的连接,使得加固板能够自由转动,将加固板转动到贴合顶圈表面的位置后,此时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处于对齐状态,使用螺栓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后紧固可以将加固板与顶圈固定,此时利用顶圈对于幕墙板本体的背部边缘位置提供支撑,使得幕墙板本体背部的支撑面积较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在使用时,在对幕墙板本体完成安装后,需要对其进行转动角度调节时,将幕墙板本体向外侧拉动,此时第二外圈向外侧移动,能够带动插杆和锥头从定位孔内抽出,插杆与定位孔脱离,使得第二外圈失去限位,第二外圈能够自由转动,此时幕墙板本体即为自由转动状态,将幕墙板本体转动到合适的倾斜角度后,使得在基板外侧拼接安装的多个幕墙板本体处于较为美观的组合状态,此时松开幕墙板本体,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带动压圈回弹复位,使得压圈与第一外圈继续处于贴合状态,此时插杆重新插入对应位置的定位孔内部,继续第二外圈进行支撑限位,即使得幕墙板本体保持稳定的位置完成安装,对于幕墙板本体的转动倾斜角度调节操作较为方便快捷,无须将幕墙板本体整体拆下进行调节,有效提升了幕墙板施工操作的便捷性;
18、2、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圈的设置,能够对于幕墙板本体的外侧靠近边缘位置进行加固支撑,将加固板转动到贴合顶圈表面的位置后,此时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处于对齐状态,使用螺栓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后紧固可以将加固板与顶圈固定,此时利用顶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内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滑轮(303),所述滑轮(303)外表面与滑槽(302)内表面贴合,所述滑轮(30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头(304),所述转动头(30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5),所述支撑杆(305)端面与转动圈(308)后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靠近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圈(306),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靠近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圈(307),所述转动头(304)位于第一挡圈(306)和第二挡圈(307)之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圈(401)与第一外圈(204)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外圈(401)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2),多个所述弹簧(402)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圈(403),所述压圈(403)后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403)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407),所述第二外圈(401)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07)外表面与限位孔(406)内表面插合连接,多个所述限位杆(407)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圈(408),所述顶圈(408)位于第二外圈(401)前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501)与第二安装座(502)固定连接,所述幕墙板本体(503)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背栓,所述第二安装座(502)与幕墙板本体(503)通过背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板本体(503)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圈(504),所述安装圈(504)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座(505),所述第一支座(505)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06),所述第一转动杆(50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507),所述第一转动块(507)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架杆(508),所述架杆(508)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509),所述第二支座(509)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10),所述第二转动杆(510)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511),所述第二转动块(51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12),所述加固板(512)外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13),所述顶圈(408)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一安装孔(4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513)与第一安装孔(409)位置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座(501)与第二安装座(502)呈配套设置,所述架杆(508)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二安装孔(513)位于第一安装孔(409)外侧位置。
10.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内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滑轮(303),所述滑轮(303)外表面与滑槽(302)内表面贴合,所述滑轮(30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头(304),所述转动头(30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5),所述支撑杆(305)端面与转动圈(308)后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靠近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圈(306),所述支撑座(301)前表面靠近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圈(307),所述转动头(304)位于第一挡圈(306)和第二挡圈(307)之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圈(401)与第一外圈(204)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二外圈(401)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2),多个所述弹簧(402)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圈(403),所述压圈(403)后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404),所述插杆(404)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头(405),所述锥头(405)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杆(404)外表面与定位孔(205)内表面插合连接,所述压圈(403)与第一外圈(204)截面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403)前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407),所述第二外圈(401)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子形幕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07)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