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顶结构的,具体地,涉及一种屋顶构造。
技术介绍
1、屋顶是建筑顶部的筑造构件,其主要具有对建筑顶部进行防护作用,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屋顶的要求越来越高。
2、其中,防漏水性能作为屋顶的重要性能之一对屋顶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屋顶渗水会导致屋顶的内层结构受到雨水侵蚀,进而影响屋顶的整体性能。此外,为了便于屋顶排水,通常会将屋顶做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屋顶的雨水引导。由于屋顶板本身强度不大,不能抵抗风力过大对于屋顶结构的破坏;且当风荷载过大时,倾斜的屋顶板承受的风荷载作用力会造成屋顶板发生翘曲甚至破裂,导致屋顶结构发生损坏。现有技术中的屋面不具有导水结构,导致下雨时雨水直接从屋檐流下,给在屋檐下的行人造成干扰。最后,现有的屋顶结构不能进行良好的保温或者隔热,造成建筑物结构内部冬季冷、夏季热,使得建筑物室内需要进行开启空调,大大增加了能耗的产生。
3、因此,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屋顶结构存在的弊端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物的各项使用需求,增加人们对于舒适度和建筑结构自身强度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构造。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屋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的同时,能够通过排水管道以及屋檐部分及时将屋面体上的雨水排出,减少雨水流下对行人造成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耗;轻质高强,可抵抗风力破坏,满足现代建筑的多种需求,可适应性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
3、所述斜屋面板的里外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多条内支撑檩条和外加强条,所述外加强条均匀间隔并沿着斜屋面板的斜度方向设置,所述内支撑檩条均匀间隔并设置为与外加强条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外加强条通过连接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实现偏转,所述斜屋面板具有可伸缩活动部,所述可伸缩活动部与外加强条连接,并由外加强条带动,跟随外加强条的偏转可伸出或者缩进到相邻的斜屋面板的非可伸缩活动部;
4、斜屋面板通过抗风固定机构固定,所述斜屋面板的屋檐部分为半圆筒形式。
5、优选的,所述外加强条为u型槽结构,且u型开口紧贴斜屋面板,并在外加强条发生偏转时所述u型开口朝向屋脊的方向;所述外加强条以其长度的中心位置为转动轴进行偏转,当降雨时,所述外加强条偏转可对雨水进行引导,当在冬季降雪时,所述外加强条偏转可对斜屋面板上的积雪进行刮除。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机构以及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斜屋面板的下方,沿斜屋面板的斜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的外加强条可对称发生偏转。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可伸缩活动部的顶部设置固定的透明罩,其与斜屋面板的非可伸缩活动部齐平并连接,透明罩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板,所述可伸缩板跟随外加强条的偏转可伸出或者缩进到相邻的斜屋面板的非可伸缩活动部;当可伸缩板缩进到非可伸缩活动部时,可露出所述吸热单元层,当可伸缩板伸出非可伸缩活动部时,整个斜屋面板完全遮盖所述吸热单元层。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斜屋面板的左右两侧均沿斜屋面板的斜度方向设置排水管道,所述外加强条偏转时其下端可伸到所述排水管道处;所述屋檐部分的两端均与所述排水管道相连通。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屋檐部分的上沿通过第一抗风杆与所述斜屋面板固定连接,半圆筒形式的屋檐部分的外凸圆弧处通过第二抗风杆与建筑物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风杆和第二抗风杆的两端均为铰接结构。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斜屋面板的下部通过抗风固定机构与内支撑檩条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檩条嵌套在所述结构层内,所述结构层的外表面包覆有散热材料。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抗风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加强板、支撑加强块和支撑弹簧,所述斜屋面板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卡套,其套设在支撑加强块上;支撑弹簧有两个,均设置在底座上,支撑弹簧的顶部与支撑加强板连接,支撑加强块设置在支撑加强板的上方,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檩条上。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热单元层网格状结构,网格状结构内设有发泡聚氨酯;吸热单元层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结构层外表面包覆的散热材料连接,所述热传导结构由导热硅胶制成。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抗风杆和第二抗风杆均为可伸缩结构,半圆筒形式的屋檐部分与斜屋面板的下部可转动连接。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屋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的同时,能够通过排水管道以及屋檐部分及时将屋面体上的雨水排出,减少雨水流下对行人造成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耗;轻质高强,可抵抗风力破坏,满足现代建筑的多种需求,可适应性强。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内支撑檩条和外加强条的夹持紧固配合、抗风固定机构的使用以及第一和第二抗风杆的加强,保证了屋顶构造整体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其抵抗风力破坏的能力,保证了屋顶构造的使用寿命。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加强条的偏转,可实现引导雨水和清除屋顶积雪的效果,保证了屋顶的防水和自动引导排水功能、减小了屋顶荷载提高屋顶的安全性;并能带动可伸缩活动部的伸缩活动,实现在夏季时斜屋面板遮挡阳光,避免建筑物内的温度升高,冬季时可保证阳光直接照射在吸热单元层上,充分吸收热量,并通过热传导结构以及散热材料的传导散热,保证建筑物内的温度升高,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屋脊(1)和两侧对称设置的斜屋面板(2),斜屋面板(2)的下面依次设置有吸热单元层(3)、防水层(4)和结构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条(6)为U型槽结构,且U型开口紧贴斜屋面板(2),并在外加强条(6)发生偏转时所述U型开口朝向屋脊(1)的方向;所述外加强条(6)以其长度的中心位置为转动轴进行偏转,当降雨时,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可对雨水进行引导,当在冬季降雪时,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可对斜屋面板(2)上的积雪进行刮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以及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斜屋面板(2)的下方,沿斜屋面板(2)的斜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的外加强条(6)可对称发生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活动部的顶部设置固定的透明罩,其与斜屋面板(2)的非可伸缩活动部齐平并连接,透明罩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板,所述可伸缩板跟随外加强条(6)的偏转可伸出或者缩进到相邻的斜屋面板(2)的非可伸缩活动部;当可伸缩板缩进到非可伸缩活动部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屋面板(2)的左右两侧均沿斜屋面板(2)的斜度方向设置排水管道,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时其下端可伸到所述排水管道处;所述屋檐部分的两端均与所述排水管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檐部分的上沿通过第一抗风杆(7)与所述斜屋面板(2)固定连接,半圆筒形式的屋檐部分的外凸圆弧处通过第二抗风杆(8)与建筑物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风杆(7)和第二抗风杆(8)的两端均为铰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屋面板(2)的下部通过抗风固定机构与内支撑檩条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檩条嵌套在所述结构层(5)内,所述结构层(5)的外表面包覆有散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固定机构包括底座(9)、支撑加强板(10)、支撑加强块(11)和支撑弹簧(12),所述斜屋面板(2)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卡套(13),其套设在支撑加强块(11)上;支撑弹簧(12)有两个,均设置在底座(9)上,支撑弹簧(12)的顶部与支撑加强板(10)连接,支撑加强块(11)设置在支撑加强板(10)的上方,底座(9)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檩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单元层(3)网格状结构,网格状结构内设有发泡聚氨酯;吸热单元层(3)通过热传导结构与结构层(5)外表面包覆的散热材料连接,所述热传导结构由导热硅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风杆(7)和第二抗风杆(8)均为可伸缩结构,半圆筒形式的屋檐部分与斜屋面板(2)的下部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屋脊(1)和两侧对称设置的斜屋面板(2),斜屋面板(2)的下面依次设置有吸热单元层(3)、防水层(4)和结构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条(6)为u型槽结构,且u型开口紧贴斜屋面板(2),并在外加强条(6)发生偏转时所述u型开口朝向屋脊(1)的方向;所述外加强条(6)以其长度的中心位置为转动轴进行偏转,当降雨时,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可对雨水进行引导,当在冬季降雪时,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可对斜屋面板(2)上的积雪进行刮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以及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斜屋面板(2)的下方,沿斜屋面板(2)的斜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的外加强条(6)可对称发生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活动部的顶部设置固定的透明罩,其与斜屋面板(2)的非可伸缩活动部齐平并连接,透明罩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板,所述可伸缩板跟随外加强条(6)的偏转可伸出或者缩进到相邻的斜屋面板(2)的非可伸缩活动部;当可伸缩板缩进到非可伸缩活动部时,可露出所述吸热单元层(3),当可伸缩板伸出非可伸缩活动部时,整个斜屋面板(2)完全遮盖所述吸热单元层(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屋面板(2)的左右两侧均沿斜屋面板(2)的斜度方向设置排水管道,所述外加强条(6)偏转时其下端可伸到所述排水管道处;所述屋檐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张梓莹,刘玮璐,刘瑞蕊,付智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