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奎霖专利>正文

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979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包括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在所述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柱和两组限制机构,所述连柱的两端贯穿第一梯框设置,两组所述限制机构分别套设在连柱的两端,每一组所述的限制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可调节相连;所述第二梯框远离第一梯框的一端设置为锥腿;本技术设置连接组件,可根据需求实现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的折叠或铺展,折叠时减小自身尺寸,降低其所占据动车的空间,同时便于乘务人员搬移,铺展时,为乘客和乘务人员从动车上移动至地面上提供支撑,改变了人员从动车车厢上往下跳的现状,避免因疏散人员导致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用折叠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


技术介绍

1、随着动车的普及,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虽然动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任何机械设备都有损坏的可能,比如2011年7月23号温州发生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以及2016年8月12号,动车突然断电停车,动车内温度升高事故。

2、在动车出现事故后,动车乘务组需要疏散列车上的乘客,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但是,动车车厢的地板与轨道具有较大的高度差,疏散乘客时,若是动车上未配备相应的设备,需要乘客从动车车门处跳下,同时,轨道上铺设大量石子,落地时,脚部因撞击石子而损伤,甚至因重心不稳导致人员摔伤。

3、市场上存在用于动车的逃生器件,比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115031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便捷式高速动车组逃生梯,其包括逃生底座、逃生梯连接座、逃生梯顶座,所述逃生梯底座下方设置有所述逃生梯连接座,所述逃生梯连接座下方设置有所述逃生梯顶座,所述逃生梯底座包括第一扶手、电动伸缩杆、支撑座、压力传感器、第一滑道、第一伸缩定位座、第一电磁铁、第一脚踏杆、第一防滑垫,所述逃生梯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扶手。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逃生梯,需要依靠电力才能工作,而安全事故不可预测,无法充分保证电力供应,因此,该种逃生梯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旨在改善现有便捷式高速动车组逃生梯需要依靠电力才能工作,导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包括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在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柱和两组限制机构,连柱的两端贯穿第一梯框设置,两组限制机构分别套设在连柱的两端,每一组限制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可调节相连;第二梯框远离第一梯框的一端设置为锥腿。

3、优选的,限制机构包括第一套管、第一插柱、第二套管和第二插柱,第一套管和第一插柱固定相连,第二套管与第二插柱固定相连,第二插柱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端部螺纹插入第一插柱内。

4、优选的,连柱上设置有环形槽和第一限制槽,两圈环形槽分别设置在连柱的两端,多条第一限制槽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一限制槽分别相通设置在两圈环形槽的外侧;连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柱。

5、优选的,第一套管套设在连柱上,且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卡柱,第三卡柱可在环形槽和第一限制槽内移动,第二套管套设在端柱上。

6、优选的,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通孔,第一梯框的通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柱,第二梯框的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的长度小于通孔的长度。

7、优选的,连柱的端部伸入第一梯框的通孔内,第一卡柱位于第一限制槽内;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分别在通孔的两侧,第一插柱和第二插柱均设置在第二梯框的通孔内,且第二卡柱位于第一插柱的第二限制槽内。

8、优选的,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底柱、内螺纹管和贴合板,内螺纹管螺纹套设在调节螺杆上,底柱设置在调节螺杆的下端,且与贴合板铰接。

9、优选的,第一梯框远离第二梯框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滑槽,内螺纹管的侧边设置有卡扣滑板,卡扣滑板的端部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栓,且设置在卡扣滑槽内,螺栓的端部抵压卡扣滑槽的侧壁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设置连接组件,可根据需求实现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的折叠或铺展,折叠时减小自身尺寸,降低其所占据动车的空间,同时便于乘务人员搬移,铺展时,为乘客和乘务人员从动车上移动至地面上提供支撑,改变了人员从动车车厢往下跳的现状,避免因疏散人员导致人员受伤。

12、2、本技术设置定位组件,可通过改变贴合板的位置使其贴附在动车的底板上,增加了梯子相对动车移动并倾倒的难度,特别是人员在该梯子上移动时,进一步挤压防滑层,进而降低该梯子相对动车倾倒的几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在所述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柱(4)和两组限制机构(5),所述连柱(4)的两端贯穿第一梯框(1)设置,两组所述限制机构(5)分别套设在连柱(4)的两端,每一组所述限制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可调节相连;所述第二梯框(2)远离第一梯框(1)的一端设置为锥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5)包括第一套管(51)、第一插柱(52)、第二套管(56)和第二插柱(55),所述第一套管(51)和第一插柱(5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套管(56)与第二插柱(55)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插柱(55)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螺纹插入第一插柱(5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柱(4)上设置有环形槽(41)和第一限制槽(42),两圈所述的环形槽(41)分别设置在连柱(4)的两端,多条所述的第一限制槽(42)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第一限制槽(42)分别相通设置在两圈环形槽(41)的外侧;所述连柱(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柱(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51)套设在连柱(4)上,且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卡柱(53),所述第三卡柱(53)可在环形槽(41)和第一限制槽(42)内移动,所述第二套管(56)套设在端柱(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通孔(22),所述第一梯框(1)的通孔(2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柱(11),所述第二梯框(2)的通孔(22)内设置有第二卡柱(23),所述第二卡柱(23)的长度小于通孔(2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柱(4)的端部伸入第一梯框(1)的通孔(22)内,所述第一卡柱(11)位于第一限制槽(42)内;所述第一套管(51)和第二套管(56)分别在通孔(22)的两侧,所述第一插柱(52)和第二插柱(55)均设置在第二梯框(2)的通孔(22)内,且所述第二卡柱(23)位于第一插柱(52)的第二限制槽(5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6),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调节螺杆(61)、底柱(62)、内螺纹管(63)和贴合板(64),所述内螺纹管(63)螺纹套设在调节螺杆(61)上,所述底柱(62)设置在调节螺杆(61)的下端,且与贴合板(64)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远离第二梯框(2)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滑槽(12),所述内螺纹管(63)的侧边设置有卡扣滑板(65),所述卡扣滑板(65)的端部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栓,且设置在卡扣滑槽(12)内,所述螺栓的端部抵压卡扣滑槽(12)的侧壁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在所述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柱(4)和两组限制机构(5),所述连柱(4)的两端贯穿第一梯框(1)设置,两组所述限制机构(5)分别套设在连柱(4)的两端,每一组所述限制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梯框(1)和第二梯框(2)可调节相连;所述第二梯框(2)远离第一梯框(1)的一端设置为锥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5)包括第一套管(51)、第一插柱(52)、第二套管(56)和第二插柱(55),所述第一套管(51)和第一插柱(5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套管(56)与第二插柱(55)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插柱(55)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螺纹插入第一插柱(5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柱(4)上设置有环形槽(41)和第一限制槽(42),两圈所述的环形槽(41)分别设置在连柱(4)的两端,多条所述的第一限制槽(42)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第一限制槽(42)分别相通设置在两圈环形槽(41)的外侧;所述连柱(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柱(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组便携式可移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51)套设在连柱(4)上,且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卡柱(53),所述第三卡柱(53)可在环形槽(41)和第一限制槽(42)内移动,所述第二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霖刘波杨文献刘浩刘鹏飞李晗李程
申请(专利权)人:王奎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