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气家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
技术介绍
1、在公告号为cn209677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按压式充气坐垫,包括由橡胶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若干个气囊腔体,每个所述气囊腔体通过通道连通,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一端置于主体外部、另一端置于气囊腔体内。
2、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充气家具,其利用若干个气囊腔体来储存气体,并结合主体的材料的柔软,来实现支撑与缓冲的作用,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感觉;同时,多个气囊腔体互通,进而不需要设置多个充气端头,便可以实现整体充气。
3、现有的充气床垫或坐垫等支撑人体,提供坐卧等功能的充气家具,为了保证与人体接触时不同人体位置所需要的不同支撑性能,通常会设置多个充气体,设置充气体的常见方式有三类,包括若干个小接触面独立充气体组合、若干小接触面一体连通充气体以及多个大接触面独立充气体组合。
4、若干小接触面独立充气体对人体构成近似点状支撑,其使用的舒适度最佳,但由于接触面积小,所需布置的充气体数量较多,且需要独立的气路以独立控制每个充气体的气压,其制造与使用成本较高;若干小接触面一体连通充气体同样具有点状支撑的效果,其气路相连通,故其气压控制相对简单,但由于气路的完全连通增大了若干充气体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程度,如支撑人体最重部位的充气体受力,空气被推入其他充气体内导致其他充气体的内压增大可能造成支撑力度过硬,降低了整个充气体对人体不同位置支撑的适配性;多个大接触面独立充气体由于其支撑面积大,所需充气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具有方便气路控制且提升人体不同位置支撑适配性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包括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在支撑方向上的支撑强度与第二支撑充气体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包括若干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支撑单元。
4、当需要使用充气组合体时,将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进行组合,根据使用时需要对人体进行支撑的部位与位置进行排列,支撑强度相对较大的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相对较小的部位进行支撑,如人体平躺时的头部与脚部;支撑强度相对较小的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相对较大的部位进行支撑,如人体平躺时的背部与臀部。由于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由多个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支撑单元构成,当人体重量直接施压在第一支撑充气体或第二支撑充气体上时,直接接触并承载重量的支撑单元受到压力,其内部气体流入同一充气体内其他未直接承载重量或者承载重量较轻的支撑单元中,通过气流的有限迁移实现同一支撑区域内支撑效果的自调整,在保证对人体承载位置具有稳定支撑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直接承载人体重量处的柔软触感。两种不同支撑强度充气体的组合式设计不仅方便了气路的控制,也提升了人体不同位置支撑适配性且具备自调整性,进一步提升人体在充气组合体上使用的舒适度。
5、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和第二支撑充气体中,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边和至少一气道,所述气道位于连接边的上侧或下侧,两个支撑单元通过气道连通;所述连接边的长度小于支撑单元的两侧。
6、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一连接边和两气道,两气道设于连接边的两侧。
7、上述连接边的设置可以保证支撑单元气路相互连通气路的通畅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
8、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
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支撑充气体和第二支撑充气体中,连接边较长的支撑充气体的相邻支撑单元之间连通的气路较小,且支撑单元外形上的支撑作用力方向与人体重力施加的方向一致,具有更强的支撑强度。
10、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的宽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的宽度。
1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支撑充气体和第二支撑充气体中,连接边宽度较大的支撑充气体在支撑方向上的支撑作用力被分散,相较于另一支撑充气体,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低,触感柔软,更适合对人体施加重量较大的部位进行支撑。
12、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包括转角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位于转角单元处弯折;所述转角单元两侧通过连街边连接支撑单元,且通过气道与支撑单元连通。
13、所述转角单元的宽度小于支撑单元的宽度。
14、转角单元的设置方便充气后的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根据需要进行折弯,保证组合后充气组合体整体形状的美观与稳定。
15、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总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总长度;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单元的宽度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单元的宽度不同。
1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受到支撑面传来的人体重量时,长度较短的支撑充气体受到压力而迁移的气流可移动的空间范围小于长度较长的支撑充气体,故平均分散后气流所产生的支撑强度较大,从而实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差异。
17、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支撑单元宽度较小的支撑充气体,其连接边的数量增多,在支撑方向上的支撑结构增多,支撑效果增强,从而实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差异。
18、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内气压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内气压。
1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充入气压的大小实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差异,气压较大触感较硬的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轻的位置进行支撑,气压较小触感较软的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重的位置进行支撑。
20、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
2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选用不同硬度的材质实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差异,材质硬度较大,充气后触感较硬的第一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轻的位置进行支撑,材质硬度较小,充气后触感较软的第二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重的位置进行支撑。
2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选用相同材质但不同厚度规格实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强度差异,材质厚度较大触感较硬的第一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轻的位置进行支撑,材质厚度较小触感较软的第二支撑充气体用于对人体重量较重的位置进行支撑。
23、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相互连接且连通。
24、使用时连接且连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在支撑方向上的支撑强度与第二支撑充气体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包括若干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和第二支撑充气体中,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边和至少一气道,所述气道位于连接边的上侧或下侧,两个支撑单元通过气道连通;所述连接边的长度小于支撑单元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一连接边和两气道,两气道设于连接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包括转角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于转角单元处弯折;所述转角单元两侧通过连接边连接支撑单元,且通过气道与支撑单元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单元的宽度小于支撑单元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总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总长度;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单元的宽度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支撑单元的宽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内气压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内气压。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相互连接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在支撑方向上的支撑强度与第二支撑充气体不同;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与第二支撑充气体均包括若干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硬度;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材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和第二支撑充气体中,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边和至少一气道,所述气道位于连接边的上侧或下侧,两个支撑单元通过气道连通;所述连接边的长度小于支撑单元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连通的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一连接边和两气道,两气道设于连接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不同于第二支撑充气体的连接边总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隆,刘士农,郑炳炎,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