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890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包括至少2个控制柜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循环系统设置有压缩机、冷凝管和至少2个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制冷单元设置有制冷剂电磁阀和蒸发管,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管的入口,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制冷剂电磁阀的入口,制冷剂电磁阀的出口连接蒸发管的入口,蒸发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每个控制柜设置有进风柜体,进风柜体内设置有进风风扇,进风柜体的出风口与进风风扇之间,设置所述蒸发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减少控制柜组冷却的设备成本,降低能耗,同时可以在极低的能耗下进行持续性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柜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制造、运输、安装方便,单个充电桩控制柜的体积不宜过大,而为了满足更多人同时且不同电压等级的充电需求,一般会通过增加充电桩控制柜的数量来满足需求,而现有的充电桩控制柜为了散热,每个充电桩控制柜均设置有独立小空调,首先成本昂贵,其次耗电量巨大,且散热均匀性和持续性也不够优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电控柜组的冷却成本,同时保持冷却性能。

2、为达到上述目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为:包括至少2个控制柜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设置有压缩机、冷凝管和至少2个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制冷单元设置有制冷剂电磁阀和蒸发管,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管的入口,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制冷剂电磁阀的入口,制冷剂电磁阀的出口连接蒸发管的入口,蒸发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

3、每个控制柜设置有进风柜体,进风柜体内设置有进风风扇,进风柜体的出风口与进风风扇之间,设置所述蒸发管。

4、通过共用1个压缩机和1个冷凝管,避免每个控制柜均设置压缩机和冷凝管,减少设备成本;同时共用压缩机也可以减少能耗。

5、还包括水冷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设置有冷水箱、增压泵和至少2个冷水管单元,冷水管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冷水管单元设置有第一冷水电磁阀、冷水管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冷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增压泵的入水口,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管的入水口,冷水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箱的入水口;

6、冷水箱内设置有1个所述蒸发管。

7、共用的压缩机还进行冷水制备,然后使用冷水进行降温,通过控制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既可以实现冷水循环降温,也可以实现冷水保持降温,冷水保持降温能耗极低,降温持续性好。

8、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至少2层模块支架,每层支架上模块化安装有1排组合模块;

9、所述冷水管包括第一干线管路90、第二干线管路91和至少2片支线管路96,第一干线管路90的1个出水口与第二干线管路91的1个进水口之间,连接1片支线管路96,第一干线管路的进水口作为冷水管的入水口,第二干线管路的出水口作为冷水管的出水口;

10、每排组合模块对应1片支线管路。

11、通过每排组合模块对应1片支线管路,大大加强其散热效果,且散热均匀性也更好。

12、所述柜体的侧壁设置有支线管路。

13、通过柜体的侧壁设置支线管路,更进一步加强水冷散热的效果。

14、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设置有集水箱和抽水泵,所述冷水箱还设置有补水口,每个控制柜的进风柜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蒸发管冷凝水的集水器,集水器连接集水箱,集水箱连接抽水泵的入口,抽水泵的出口连接冷水箱的补水口。

15、通过利用每个控制柜蒸发管冷凝水,自动对冷水箱进行补水,避免人为加水,提升使用便捷性。

16、所述每个控制柜内设置有控制柜温度传感器和分布式控制器,控制柜温度传感器连接分布式控制器,进风风扇的控制端连接分布式控制器,分布式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

17、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冷水箱液位传感器和冷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集水箱液位传感器,冷水箱液位传感器、冷水箱温度传感器和集水箱液位传感器连接中央控制器;

18、中央控制器连接第一冷水电磁阀、第二冷水电磁阀、制冷剂电磁阀、压缩机、抽水泵的控制端。

19、冷水箱液位传感器和集水箱液位传感器能够保证冷水箱液位高度,同时避免集水箱没水时抽水泵空转。

20、所述中央控制器设置有持续模式、水冷模式、制冷模式和高温模式。

21、根据不同的温度情况运行不同的模式,能够减少能耗,实现更优良的散热效果。

22、一种电控柜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的下列步骤:

23、s1:分布式控制器获取控制柜内温度信号,中央控制器获取集水箱的液位信号、冷水箱的液位信号和冷水箱的温度信号;

24、s2:分布式控制器控制进风风扇运行,中央控制器控制冷水箱温度和液位;

25、s3:分布式控制器将采集的控制柜内温度数据发送给中央控制器;

26、s4:中央控制器根据获取的各个控制柜内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各个控制柜进入持续模式、水冷模式、制冷模式和高温模式;

27、所述步骤s2,具体步骤为:当控制柜内温度高于t12,运行进风风扇,当控制柜内温度低于t11,停止进风风扇;当冷水箱温度大于t14,开启冷水箱内蒸发管对应的制冷剂电磁阀,运行压缩机,当冷水箱温度大于t13,关闭冷水箱内蒸发管对应的制冷剂电磁阀,停止压缩机;当集水箱内液位高于l12,且冷水箱液位低于l13,运行抽水泵;当集水箱内液位低于l11,或冷水箱液位高于l14,停止抽水泵;其中t11小于t12,t13小于t14,l11小于l12,l13小于l14;

28、所述步骤s4中,当所有控制柜均未进入持续模式、水冷模式、制冷模式和高温模式,停止压缩机,否则运行压缩机;

29、所述持续模式,包括下列步骤:

30、s101:开启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运行增压泵;

31、s102:定时t1后,关闭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停止增压泵;

32、s103:定时t2后,开启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运行增压泵;

33、s104:重复步骤s102和步骤s103;

34、s105:当退出持续模式时,关闭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停止增压泵;

35、所述水冷模式,包括下列步骤:

36、s111:开启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运行增压泵;

37、s112:当退出水冷模式时,关闭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停止增压泵;

38、所述制冷模式,包括下列步骤:

39、s121:开启制冷剂电磁阀;

40、s122:当退出制冷模式时,关闭制冷剂电磁阀;

41、所述高温模式,包括下列步骤:

42、s131:开启制冷剂电磁阀,开启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运行增压泵;

43、s132:当退出高温模式时,关闭制冷剂电磁阀,关闭第一冷水电磁阀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停止增压泵。

44、通过不同的模式切换,实现不同能耗的降温效果,用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降温需求。

45、步骤s4中,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1且小于t82,进入持续模式;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2或小于t80,退出持续模式;

46、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2且小于t83,进入水冷模式;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3或小于t80,退出水冷模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包括至少2个控制柜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循环系统设置有压缩机、冷凝管和至少2个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制冷单元设置有制冷剂电磁阀和蒸发管,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管的入口,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制冷剂电磁阀的入口,制冷剂电磁阀的出口连接蒸发管的入口,蒸发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设置有冷水箱、增压泵和至少2个冷水管单元,冷水管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冷水管单元设置有第一冷水电磁阀、冷水管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冷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增压泵的入水口,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管的入水口,冷水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箱的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至少2层模块支架,每层支架上模块化安装有1排组合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壁设置有支线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系统还设置有集水箱和抽水泵,所述冷水箱还设置有补水口,每个控制柜的进风柜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蒸发管冷凝水的集水器,集水器连接集水箱,集水箱连接抽水泵的入口,抽水泵的出口连接冷水箱的补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柜内设置有控制柜温度传感器和分布式控制器,控制柜温度传感器连接分布式控制器,进风风扇的控制端连接分布式控制器,分布式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控制柜,所述中央控制器设置有持续模式、水冷模式、制冷模式和高温模式。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下列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1且小于T82,进入持续模式;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82或小于T80,退出持续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T91且小于T92,计算其温度上升变化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包括至少2个控制柜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循环系统设置有压缩机、冷凝管和至少2个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制冷单元设置有制冷剂电磁阀和蒸发管,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管的入口,冷凝管的出口连接制冷剂电磁阀的入口,制冷剂电磁阀的出口连接蒸发管的入口,蒸发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设置有冷水箱、增压泵和至少2个冷水管单元,冷水管单元之间相互并联,每个冷水管单元设置有第一冷水电磁阀、冷水管和第二冷水电磁阀,冷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增压泵的入水口,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一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管的入水口,冷水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入水口,第二冷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冷水箱的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至少2层模块支架,每层支架上模块化安装有1排组合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柜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壁设置有支线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周孝琴邱强陈昌贵岳利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美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